指導專家
陸穎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健康時報大講糖》欄目是由健康時報與喜馬拉雅聯合出品。想收聽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下載喜馬拉雅APP,搜索“健康時報”,點擊“健康時報大講糖”即可。
2017年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吃鹽太多會增加2型糖尿病發病率!
下面小編為您帶來控糖5妙招,相信您一學就會哦~
1、每天只吃一蓋鹽
每天多攝入一克鈉(或者2.5克食鹽),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3%,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增加73%。糖友同樣要注重控鹽。
每天吃大概一個啤酒瓶的蓋子大小的鹽,去掉那層膠墊,裝滿鹽正好是6克。現在很多礦泉水、飲料瓶的瓶蓋,都削薄了一半,這種瓶蓋盛滿了,就是4~5克。這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2、吃完菜把湯倒掉
吃完菜把菜湯倒掉,這樣能減少對食鹽的攝入。有些人喜歡喝菜湯,或是把菜湯倒入飯里泡飯吃,炒菜時很多鹽分都溶化在了菜湯里,所以菜湯里的鹽含量是最高的。
3、菜熟了再放鹽
烹調菜肴時,先不放鹽,等菜熟待食用前把少量鹽末直接撒在菜上。這樣味蕾可直接受到鹽的強烈刺激,鹽量可以放少些。
4、注意隱形鹽
生活中還有一些隱形鹽如醬油、香腸、咸菜、零食等,所以也要注意控制隱形鹽的攝入。不吃或少吃咸味或鮮味的小食品、零食、方便面、蘇打餅干等(含大量鈉),尤其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浮腫患者更應限鹽。
5、巧用低鈉鹽
采用低鈉鹽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低鈉鹽當中的鈉要比普通碘鹽中的鈉低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選用低鈉鹽就可以減少20%至30%的氯化鈉的攝入。
從味道上來說,低鈉鹽的咸味兒跟普通精制鹽的咸味兒是差不多的,因為低鈉鹽中增加了氯化鉀和氯化鎂的量,氯化鉀也是有一定的咸味兒,而且鉀和鎂對人體也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尿毒癥、腎功能受損等腎臟病患者排鉀能力差不適宜吃低鈉鹽。
本文主要的參考資料:健康時報1492期《糖友控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