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為了避免繼承人為了財產而爭來爭去,漸漸的喜歡用遺囑來分配好財產。但因為遺囑的存在,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你原本也可能獲得一筆財產就這樣沒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是不是有了遺囑就肯定沒兄弟姐妹的事了,我們可以不用管了嗎?今天,法務幫告訴你們,就算有遺囑,你也可能有資格繼承財產!
為什么呢?因為有遺囑不代表就是有效的,這個問題法務幫在前天的文章《繼承篇一》中已經詳細地給大家講解了立遺囑的注意事項,不符合立遺囑條件的都是無效的,根據《繼承法》第五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所以遺囑無效后的財產將按照法定繼承順序處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遺囑無效后,法定繼承的順序是如何的?我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參與財產的分配?
一、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人是配偶、子女、父母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這里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1、子女先于遺囑人死亡的,可代為繼承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例如:
孫某與孟某有3個子女,分別為A、B、C,小何是A的女兒。孟某于1992年1月8日去世,孫某于2011年3月9日病逝,A于2004年3月7日死亡。孫某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屋一直由B霸占,小何認為自己有權分割該房屋,于是多次與B協商,均未果,遂起訴至法院,要求依法繼承訴爭房屋相應份額。
本案中,A早于其母親孫某死亡,原告小何作為A的兒子,是A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代位繼承A應繼承的遺產份額,完全符合法律關于代位繼承的規定。法院經審理,判決訴爭房屋歸被告B所有,但B需分別給付原告及其他繼承人房屋折價款相應折價款。
注意,代位繼承中,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等晚輩自然直系血親都可以繼承,不受輩數的限制。
2、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可以繼承公、婆或岳父、岳母的財產
法律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該條款的意思也即為避免有人利用此惡意取得他人財產,兒媳和女婿是無權繼承公、婆、岳父、岳母的財產的,因為其不屬于被繼承人的直系親屬,若有權繼承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性。但是有例外,若已喪偶兒媳對公、婆或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法律規定他們可以作為第一順序人繼承相應的財產,可以體現出法律偏向于獎勵有孝義的一方,也符合人們的道義思想。
3、不屬于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但依靠被繼承人撫養的生活有困難的人,可以獲得財產
《繼承法》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二、法定繼承的第二順序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這里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很多人認為一般都會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輪不到第二繼承人,有這個想法的先看看法律怎么說:根據《繼承法》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因此,若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有以上行為的,其將喪失繼承權,就算遺囑有效并指定他繼承,也可確認遺囑無效,這時可由第二繼承人依法獲得財產。
注意:
1、 依法履行了《婚姻法》第二十八、二十九條義務的形成第二順序繼承人;
2、 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系兄弟姐妹關系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3、 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因收養關系成立而不視為兄弟姐妹,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4、 繼兄弟姐妹之間,因撫養關系而形成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關系,但是,沒有扶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5、 繼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繼承了遺產,不影響其親兄弟姐妹之間的第二順序繼承權的發生。
附:《婚姻法》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學習法律知識,就在法務幫!免費的法律咨詢請私信“法務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