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修剪整形,可以剪除病枝、弱枝、過密枝葉,使株形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高低適中,形態優美,提高觀賞價值,而且,及時剪掉不必要的枝條,可以節省養分,調整樹勢,改善透光條件,借以調劑與控制花木生長發育,促使生長健壯,花多果碩,減少病蟲害。
一、修剪整形的最佳時間:
花卉植物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花木,適宜修剪整形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修剪以觀花為主的花木時,要掌握不同花木的開花習性。凡春季開花的,如梅花、碧桃、迎春等,它們的花芽是在頭一年枝條上形成的,因此冬季不宜修剪,如果在早春發芽前修剪,則可能會剪掉花枝,應在花后1-2周內進行修剪,既可促使萌發新梢,又可形成來年的花枝。如果等到秋、冬修剪,夏季已形成有花芽的枝條就會受到損傷,影響第二年開花。凡是在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如月季、扶桑、一品紅、金橘、佛手等,應在冬季休眠期進行修剪,促其多發新梢,多開花,多結果。
藤本花卉植物,一般不需修剪,只剪除過老和密生枝條即可。
以觀葉為主的綠色植物,修剪整形的時間講究不大。可以在植物的休眠期,也可以生長期進行修剪。一般在初春和秋末修剪整形較為普遍。
二、修剪整形的方法
花卉的生長期修剪方式有:
1、折裂:
為了防止枝條生長過旺,或為了形成一定的藝術造型,常在早春芽略萌動時進行折裂處理。粗放的手法是用手將枝條折裂;精細的手法是先用刀切割,然后小心將枝條彎折,并要在切口處涂泥,防止傷口水分蒸發過多。
2、除芽(抹芽):
通常將枝條上萌發的側芽或多余的芽除去。
3、摘心:
將新梢頂端摘除2-5厘米,抑制新梢生長,使養分轉移到生殖生長。當新梢上部的芽萌生二次梢時,可以等它長出幾個葉片時再進行一次摘心。
4、捻梢:
即將新梢扭轉但不使其斷離母枝,多在新梢生長過長時應用。捻梢的目的是阻止水分、養分向生長點運輸,削弱枝條生長勢,有利于花枝的形成。同時由于生產的刺激較小,不會產生副梢。
5、曲枝(彎枝、縛枝、盤扎):
即對枝條或新梢施行彎曲、縛扎或扶立等措施,控制該枝梢或其上芽的萌發,也可用來將花木塑造成各種藝術造型。
6、摘葉:
通過適當摘除過多的葉片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7、摘蕾:
為了獲得大而艷的花朵,可以通過摘除側蕾,促進主蕾的生長。
8、摘果:
有時為了使枝條生長充實,避免養分消耗過多,常常將幼果摘除;有時為了獲得大而品質好的果實,進行疏果;有時為了使花朵能連續開放,也常將果實摘除。
花卉休眠期的修剪方式有:
1、截干:
即對干莖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進行截斷。截斷粗大側枝時,先用鋸在粗枝基部的下方由上而下鋸入1/3~2/5,然后再由上而下鋸斷,可以避免劈裂。最后用利刃將刀口削平,并涂上防護劑以防病蟲害或水分蒸發。
2、疏剪:
將整個枝條自基部剪除,不保留基部的芽。疏剪能使枝條分布合理勻稱,改善樹冠膛內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疏剪的對象主要是病蟲枝、傷殘枝、膛密生枝、干枯枝、并生枝、過密交叉枝及干擾枝等。
3、剪截:
將一年生枝條的一部分剪去,保留基部的幾個芽,目的是刺激剪口以下的側芽萌發,抽生新梢,增加枝條數量,促使多發葉、多開花。同時能縮短枝葉與根的距離,便于養分的運輸。
4、縮剪:
是對多年生枝條的剪截,多用于枝組或骨干枝的更新,或緊縮樹冠等,回縮時剪口下要留強枝、直立枝,傷口要小。主要是讓枝條向心更新,從而更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