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大雪節氣。此時陰氣已盛,陽氣衰微,大雪養生在飲食調理方面宜增苦味忌咸味,補理肺胃。
1、
大雪節氣飲食養生必知2、
大雪節氣五大養生藥膳食療方3、
大雪節氣養生要注意“七宜十防”4、
大雪養生:腳部保暖 一年不受寒推薦:
大雪節氣 養生保健重在“藏”“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但是進補也有一定的原則,比如,進補要適量,不可盲目進補,以免過于燥熱而有損健康。另外進補過程中也要注意五味調和,不可過于偏嗜某一味,而導致體質偏頗,要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適當進補。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大雪時空氣中的寒冷度和濕度都會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內,因天地之間的氣仍然較虛,所以養生的主題跟小雪節氣一樣,以溫補為主。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整個冬季都是以進補為主,大雪時更應該進補。進補要因人而異。并且食療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應該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來達到養生進補的目的。也就是說除了食補,還可以進行藥補、酒補以及神補。
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但應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像面紅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皸裂、皮膚干燥、毛發干枯等陰虛之人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主,可食用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熱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如果經常面色蒼白、四肢乏力、易疲勞怕冷等陽虛之人,應食用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懷山藥、桂圓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