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志愿的設置、填報策略與技巧,這些東西不會不要緊,小鹿教你如何在平行志愿下做到填報十拿九穩!
今年的本一線比往年略高,本二線比往年略低。本一線提升主要是因為大家的考分比較高,而本一院校的招生規模基本穩定;本二線降低主要是因為今年新增部分本二院校,這個批次的招生規模有所擴大。
考生填報志愿時,要淡化分數,重視位次。系統錄取時,首先把考生的投檔分從高到低排出位次,再按“遵循志愿”原則,依次檢索每一個考生填報的a、b、c、d等若干個“平行志愿”,以此確定是否出檔。高校在錄取時一般都會很慎重,經過3次溝通、2次模擬才投檔。
拿文史類、理工類本一批和本二批來說,實行的是平行志愿,意味著不再一輪一輪地設置志愿,而是在第一輪就同時設置了幾個院校的欄目,這些欄目之間是一種并列的關系。也就是說,原來只有一個第一志愿,現在有了多個第一志愿,考生的“命中率”大大提高。
雖然是“平行志愿”,也不能隨心所欲地“亂報”。要想命中心儀高校,“梯度配置”很關鍵。
實用的策略就是第一志愿沖一沖,第二志愿穩一穩,第三志愿保一保,第四志愿墊一墊。平行志愿雖然對于考生而言機會大大增加,但還是有各種風險的。考生要避免填報自己身體受限的專業。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是不少考生糾結的問題。考生心里要先想清楚,要有所取舍,選學校和選專業有不同的填報策略。如果考生對某些專業有興趣愛好,或者對于今后的就業已經心中有數,那就選專業為主,如果沒有具體的指向,就選學校為主。
選學校,就要注意每所院校的6個專業志愿都要填滿,可以采用“沖一沖”的方式,“沖”一下更好的學校,不過要注意冷熱搭配,還需同意專業調劑比較穩妥。這個調劑不是簡單的調劑,有的學校會打電話征求你的意見。
選專業,要注意不能太冒險,最好要有把握。
填志愿要尊重考生的興趣愛好,家長不要包辦代替,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建議考生和家長轉變觀念,多考慮省外的高校,比如西南、東北、西北也有一些名校,錄取分數相對沒那么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建議考生勇敢走出去看看,增加自己的人生歷練。
讀大學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只盯著熱門。
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志向,不要太功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天賦都有差異,要正視這個差異。如今新興的職業越來越多,社會給每個人的成長空間也越來越廣闊。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去闖,向他們灌輸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不要讓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而要將個人的學習和未來的前途,與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需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考生
填了服從調劑,會不會調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上?
有可能。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這所高校所有的專業你都愿意服從,或者說被錄取到任何一個專業你都愿意去上,但是高校提供給考生的專業往往很多。有的學校會在調劑之前提前打電話與考生溝通調劑專業,但有的學校不會。你要是喜歡這個學校,是沖著這個學校去的,可以大膽地填上服從專業調劑。
考生
理工科本二線下2分,填報本科院校有沒有錄取的可能?
有可能。這類考生被錄取有兩種可能性,有一些特殊專業會加分錄取考生,比如政策規定的農林類的專業享受加分政策。其次,在本科二批的招生高校征求志愿錄取后,線上生源不足時,學院可針對該批次降分錄取。
考生
填報內陸的高校是否還可以報考港澳的高校?
可以。港澳大部分高校都是自主招生,只要是國家統一招生錄取計劃本上沒有的港澳臺高校都可以報考。不過,香港地區的錄取有個特殊情況,如果你一旦被香港高校錄取,就不能“腳踏兩條船”再被內陸高校錄取。其他地區則不受此限制,考生可以在同時錄取的高校中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