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 精準、 精彩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一個根本措施。如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更加有效,使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煥發更加燦爛的活力和光芒,是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標,其實教無定法,筆者認為無論采取何種措施與方法,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教學、落實到學生身上,在實踐中筆者始終以做到“三精”為目標,努力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一、精心 1、課前精心準備。 課前準備充分與否,是提高直接課堂效率的前提條件。如果教師對教材理解不透徹,忽視了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忽視了材料在建構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將最終導致課堂教學低效的現象。(1)備教材。物理教材是課堂教學中主要的文本資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之一,教師備課首先要備教材。備課,不是把教參上的目標進行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要認真閱讀教學內容,深刻理解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揭示隱含于其中的精彩而獨特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制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關鍵點和所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在備課時,首先要思考本節課在本章乃至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在整個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明確本節課與已學知識、將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它與上一節課和下一課之間的聯系。(2)備學生。課堂教學落腳點在于學生。承認差別,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個別學生與全體學生的和諧發展。課前準確了解學生現狀,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一堂課學生要有所發展,首先要明白學生的起點在何處,有哪些已有的知識,有哪些已會的技能。學生的知識基礎是有差異的,忽視了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無法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收獲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認知的起點,才能更有效地實施教學,才能對學生的實施有意的影響;才能為學生搭建合適的臺階,使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有所發展。
2、精心選擇教學模式 在上海市二期課改理念提出以來,幾乎全部的公開課、示范課、研討課都是探究類課型。誠然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理念之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能暴露學生思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感悟、體驗、發現中使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發展實踐、合作、創新能力。并且在學生自我表現和課堂交往互助經歷的有效體驗中,其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學習成就、平等意識都得到提升。這些都說明探究式的教學是最能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但通過我們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多數的探究課都存在一定的形式化,首要的表現就是為探究而探究的現象普遍存在。1)老師讓學生探究的問題或課題,或者是學生已經知道的或者是學生通過簡單思考就能得出結論,但教師還是認真的指導學生交流、討論、實驗等活動,很難想象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會有什么發展。2)探究的問題和內容難度較大,一節課熱熱鬧鬧過去后學生得不到什么結論。讓學生只經歷了風雨而沒有見到彩虹。 3、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減少低效、無效環節 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統籌規劃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到教學環節,從情景的創設到提問從教學方法到教學手段、策略等,都應有明確而具體的方案。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要理解《物理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要掌握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形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客觀過程。設計的教學過程,應突出知識重點和中心環節,應有難點內容突破的措施和方案,應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啟發性的思考題、例題及訓練題,還應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性問題及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到優化,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精準 1、目標制定要準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它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在方向上對教學活動設計起指導作用,為教學評價提供標準和依據。”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是布魯姆的教學目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認知、技能、情感。要求教師必須明確每一節課要使學生學習在知識和技能,方法和情感方面有哪些收獲。這三個方面的明確,依賴于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情況等原有的認知條件、情感態度等的了解;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的需要深入研究。制定教學目標,就好像一個電影導演,在影片開拍之前做的案頭工作一樣,對劇本反復推敲、思考,對每一個演員在場地的調動,對每一個分鏡頭的設計,都是為了保證電影開拍之后的順利進行。案頭工作做得越充分,開拍后的麻煩就越少;案頭的工作做得越粗糙,倉促上馬,開拍后浪費的時間和膠卷就越多。所以制定好教學目標。對這項工作要求得越嚴格、越細致,在課上出現的問題就越少。 2、教材把握要準 教材是部分教學專家在一定的環境下,在一定時間內對教學思想和課程標準的詮釋,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教材也是課程標準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它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學生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和依據 。我們要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要理解編者的意圖,理清編者的思路,把握住教材的特點。首先要從整體上認識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把握每個部分的地位與作用,明確每一章節的編排意圖。要學會從教材內容中去把握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學重點是針對教材而言的,是構成每個教學階段的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教學難點是針對學生主體而言的,是教材中比較抽象、比較隱蔽、需要用新方法去認識、學生理解有困難的學習內容。教學關鍵是指教材中需要理解、掌握的某一部分知識或需要解決的某一類問題的突破口,是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的中介與橋梁。 三、精彩 1、導入精彩 導入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為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運用啟發性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必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F舉一例:在左手定則的教學中時,導入階段我演示了兩個實驗。磁鐵能“吸住”鋁片,一般情況下磁鐵是不能吸住鋁片的。在上課時我給鋁片通電后,磁鐵能“吸住”通電鋁片。通過投影展現,給了學生很大的沖擊力。 2、實驗精彩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學。因此,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許多物理實驗很精彩,如飲水鳥、輝光球、鏈式反應等人們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可以創設一個教與學的愉悅環境,增加教學信息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梢孕蜗蟮脑佻F各種事物及其現象、情景、過程,模擬各種自然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聯系,發展學生智力??梢源龠M學生多種感官的共同運用,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主編《課程與教學概論》第60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 |
文章作者: 松江區第四中學 姚遠峰 文章出處:教師進修學院研訓部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