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友你好,我是懟姐。哈哈,這兩天家里來了長輩,忙著陪客。耽誤了日更,繼續。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逼婚的事。
前兩天家庭聚會,親歷逼婚現場。
母親姊妹六人,一共生養了9個孩子?,F在我們這一輩中,就剩下小姨的兒子——在前排行倒數第二的表弟還未婚。
最小的表妹都已經有孩子了,而表弟今年27歲,家里早幾年就準備好了婚房,可他在省城工作,不愿回老家,雖然有穩定的女友,卻從不為結婚的事著急。
前幾年當兵退伍的他,趁著年輕,放飛自我,仗著自己帥氣的外表,先是做了幾年演員夢,去影視城跑龍套,后來還參加了一個騎行拉薩的拍攝項目。
那幾年他折騰了家里不少錢,好在后來也就慢慢醒悟過來,開始走上正軌。
表弟極有女人緣,外形好、嘴甜、還體貼。綜合條件并不算特別出色的他,吸引的女朋友條件一個比一個好。
生活在一個城市的表兄妹們,大抵清楚他的狀況。畢竟現在城市里,大齡青年多了去了,見怪不怪,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再說他的情況又不是找不到?,F在交往的女友,似乎還不到法定婚齡吧,著什么急呢。
去年他本來動了結婚的心思,都領回見家長了,可后來卻出了一些意外的情形,不了了之。這讓性情還算豁達的小姨有點著急了。
眼看身邊差不多年齡的人,兒女們有的都生二胎了,明明左鄰右舍都曉得兒子領回女朋友了,為啥又沒成呢?他們的心態漸漸失衡。
這回恰好我們家思想最傳統的大舅來了,于是有了開頭的一幕。
席間大舅端著酒杯,站在表弟和他女友面前,語重心長地叮囑:“華華,現在全家都在關注你的問題喲,你媽這次專門委托我來給你說這個事。今年下半年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辦了!”
表弟的女友局促地站在一邊,臉飛紅了。而表弟則厚著臉皮應付著大舅:“嗯,曉得,我曉得。”
轉過來,大舅又小聲給我們交待:“你們幾個當哥哥姐姐的,也要給他提點醒哦?!?/span>
不好意思,剛才為大局著想,一直憋著話沒說的懟姐我,這下忍受不了了:”老舅,結婚這事,瓜熟蒂落,順其自然,你們長輩催個啥呢?表弟雖然年紀不小,但根本思想就不成熟,一味地逼迫他結了婚,不是既禍害自己,又禍害別人嗎?”
大舅聽了我的話,不樂意了,瞪了我一眼:“啥叫順其自然?你曉得你小姨他們有多著急不?我先說哈,其他事我管不了,這件事你可以不參與,但不要阻攔哈!”說完把眼神看向了其他幾位表兄妹。
表兄妹們也紛紛勸解:“大舅,你們莫著急嘛,華華從來沒缺過女朋友,他現在還不成熟。到了想結婚的時候他各人曉得。”
舅舅眼睛向上一翻:“你們這些娃兒,曉得個啥!成熟?都27歲了,還要好久才成熟?想當年,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你弟弟都快上小學了!”
懟姐快人快語,我明白自己是宮斗劇里活不過半集的角色。但在經歷了多年的抑郁后,懂得了過不了心的事一定要馬上處理的道理,決不能壓抑在心頭讓它慢慢發酵來折磨自己。
有什么不合理的事我會馬上懟回去,懟天懟地懟空氣,在真理面前,長輩也避免不了被懟的結局。不過我們家族環境比較開明,還算言論自由。
我家兩位舅舅,大舅年輕時習文練武,不僅會舞文弄墨,經常寫些古體詩自娛;還擅長輕功,腰里扎一條長腰帶,從平地一躍,能跳上遠處很高的石階。
幼時的我們,把大舅看作英雄一般的人物,成天屁顛屁顛地跟在他身后。后來不過剛剛成年,他就在家里的安排下娶妻,很快便有了表弟表妹,他身上的光環也逐漸黯淡,成日里為生活所累,淪為一名為生計而奔波的平凡人。
舅媽跟舅舅年紀相當,各方面無可挑剔,但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什么文化。后來兩人因為文化的落差,生活中產生了不少齟齬。
有一段時間他們的矛盾鬧得相當大,要不是家族的阻撓和子女的束縛,估計早就分道揚鑣了吧,難道這么快就忘記了嗎?
如果當年不是被家人逼迫,在婚姻之事上從長計議,慢慢地尋找到意趣相投的伴侶,人生至于這般鬧騰嗎?
還有幺舅,不也是一樣的模式?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結了婚,可沒過幾年就過不下去了,為了各種大事小情爭執不休,不到三十就離了。不也是因為缺乏戀愛基礎!苦了我的小表妹,從小顛沛流離,很少體味到幸福的滋味。
所以呢,是悲劇沒看夠嗎?還是有自虐傾向?或是痛不在自己身上,感覺不到?這樣的事,我可不愿眼睜睜地看它再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了!
我對舅舅說:“如果當初你再晚幾年結婚,找個更懂你的人,也不至于后面鬧那一出了吧!小舅如果不被逼婚,也不至于離婚吧!”
舅舅不說話,努力組織著語言,固執的他可不能就這樣投降了,他喃喃自語道:“我們······情況不一樣了,主要是你小姨著急?!?/span>
哈哈,小姨我很了解,她生性樂觀,從來沒有多少自己的主見,一定是看到周圍的人著急她才跟著著急的。
可這事,是急得來的么!
話題漸漸聊到其它方向了。我家這次逼婚風波算是暫時平息下來,但不曉得下一次是什么時候。也不曉得同一時間,社會上其他家庭上演著多少出相似的劇目!
見過太多逼婚的事,沒有幾樁是以幸福收場的。
真心不明白為何這些人會熱衷逼婚?人們以為早點讓孩子結婚,就是走上正軌,就等于幸福在握?殊不知幸福的第一要訣就是自主選擇。
其實真的父母相愛,在婚姻里過得很好,根本不用操心子女的婚戀問題。倒是很多自己婚姻有問題的人,子女會從內心產生對婚姻和家庭的抵觸感,這不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么!
目睹父母在婚姻里苦大仇深、如坐針氈的樣子,誰又愿意睜著眼往火坑里跳呢!
倒不是說父母婚姻有問題,子女就一定經營不好自己的婚姻,只是上一代婚姻狀況有問題的話,下一代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適應、去準備。
逼婚的下一步往往就是逼生娃。在心理能量還不具備的情況下就匆匆地走入婚姻,常常讓關系不得善終。除了婚姻的兩個直接當事人,還有雙方家庭以及更無辜的第三方——孩子也會受到牽連,那些逼婚的人,不是在親自導演一出大型悲劇連續劇嗎?
如果不想走到逼婚這一步,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是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與家庭!一對和諧、充滿愛的夫妻,孩子會身不由己地渴望家庭,會自然地具備愛人的能力,會自發地進入婚戀,也多半會擁有屬于自己的美滿關系。
懟姐關注心靈,專注原創,只為渴望自由和幸福靈魂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