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正在門口垃圾筐旁削絲瓜皮,對門的胖大娘走出來和我搭訕。我隨口問了一句,她閨女走了不,卻引來老太太許多話語。
她住濟寧的閨女前幾天來了,來時給她買了七八十塊錢的排骨。記得上次來時,她閨女就給她買了牛肉和雞。老太太不知是埋怨閨女還是向我炫耀其女孝順,頗多話語:“你說說,我越不叫她買,她偏買。你看這又吃不了,除了放冰箱里。上回來時買的雞,現在剛剛吃完;現在又買這么些,放冰箱里又不好吃。這小閨女就是不聽話。她又過得不是多好,又有孩子上學花錢,就是不會過,不知道咋著為好!”
我覺得做兒女的不管過得好孬,回家看望父母,總要盡點孝心買點好吃的東西,這應該值得贊許而無可厚非的事情,便和老太太說:“那是您閨女孝順!你閨女來時,帶著菜來;而你兩個兒和兒媳來時,你慌著上街買這菜買那菜,忙得暈轉向的,還不能說啥。這里面又有什么說道?”
老太太又抱怨她兒說:“他不是到練歌房里唱歌,就是整天出去喝酒,還說攢不下錢。好吃好喝的要是攢下錢,那就出邪氣了!”
“就是呀,這樣多不公平,你和老頭的錢都給了兒子,閨女沒撈著一分。閨女還隔三差五地來看你,買這又買那;而兒子呢,一年來不了兩趟,偶爾魚翻花似的來了,你又是打酒又是買菜!你品品,是閨女好,還是兒子好?”我又打趣她說。
老太太和老頭性格相悖,有時吵了嘴一連幾個月互不通聲氣,各吃各的,各睡各的。即使在一塊吃,飯桌上也是鴉雀無聲,沒風沒火的。老太太和老頭一輩子做夫妻是失敗的。老頭為避免和老太太發生正面沖突,一早一晚,吃過飯就向外跑,整天在河堤溝涯,樹蔭水邊,轉悠玩,直到上夜影了才不情愿地回家。
老太太無人說話,便不時到我家和我說三話四,以解憂悶。她有什么事,不管是閨女的或是兒家的,或是自家買了啥希罕東西,也愿意和我嘮叨嘮叨。我知道老太太的心事,便順著她的話頭說,讓老太太心里高興。
人們常說少來夫妻,老來伴。而她呢,少不成夫妻,睚眥頻起,橫目相向,老來還是戰爭不斷,煙云彌漫,其心中悲苦又何堪也!我曾私下里問過老頭,個中因由。老頭搖頭苦笑,無法言說。我也就不便深究過問其家事了。
老頭是位有文化且技藝嫻熟的人。老不服老,前兩年又買了電腦,練習打字,說是鍛煉大腦,以延緩衰老。最近又玩起了空竹,玩得不亦樂乎,每千辛萬苦學會一種高難技巧動作,見了我就會說說。說人要學藝,千萬要早學,歲數大了,學點東西真難呀!我知道他的話外之音,但也不便挑明,只有嘖嘖贊嘆而已。因為家庭不睦,沒有關愛和溫暖,老頭只有把晚年樂趣完全放在玩上了。
我覺得他們做了一輩子夫妻是非常不幸的。先不說有沒有愛情,連最起碼的相濡以沫的親情也沒有。如果老夫妻倆能互相包容點,和睦相處,風雨與共,也不失一段其樂融融的晚年幸福生活呀!況且,三個子女都不在身邊,兩個兒子在鄒城,一個閨女在濟寧,都在百里以外,鞭長莫及,危急難顧,而夫妻倆又互不融洽,實令人扼腕嘆息,不勝其悲了。
我衷心地祝愿一對老人家有一天能互相諒解,互相寬容,求同存異,互相依靠著溫暖地度過幸福的晚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