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湯三角蜂
此菜與酸湯肥牛的口味接近。制作酸辣湯的方法是:取凈鍋放油,下酸菜節、姜米、蒜米、黃燈籠醬和野山椒節,炒香并摻入鮮湯熬出味后,濾渣便得到。
把三角蜂宰殺治凈,投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飛一水便撈出。另取凈鍋摻入酸辣湯,加小米椒節燒開后,下三角蜂改小火煨,其間加鹽、白醋、味精和雞精調味,出鍋盛入墊有青筍片的窩盤里,即成。
二、韭香酸湯肥牛
這道菜在酸湯肥牛的基礎上加入了韭菜末,故成菜在酸辣味道基礎上又多了一股韭菜的清香。
鍋里放色拉油燒熱,下黃椒醬、野山椒末、酸菜碎、姜米、蒜米等先炒香,待摻入鮮湯煮出味后,打去料渣并加鹽、味精、雞粉、酸辣鮮露等調好味。
把上好漿的肥牛片下入酸湯鍋里煮至剛熟時,盛入墊有已經汆熟的金針菇盤內,撒入韭菜末以后,另外點綴些蔥絲和紅椒絲,即成。
三、酸湯黃骨魚
這道菜用十幾種特色調料熬煮成底湯,以新鮮黃骨魚為制作主料,即煮食之,入口有濃厚的酸、辣味,開胃,魚鮮嫩爽口。
原材料:
主料:黃骨魚500克(每條重50-80克)
輔料:A料(潮州泡菜40克,泡小米椒、泡酸姜各30克,湖南剁辣椒100克,辣妹子醬50克,紫蘇15克),新鮮的番茄碎、色拉油各50克,B料(鹽、味精各5克,胡椒粉2-3克),清湯600克,香菜葉5克
做法:
1、黃骨魚宰殺治凈,沖去血水,放入盤中。
2、鍋上火,倒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A料小火煸炒出香,下入清湯,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25分鐘,然 后下入番茄碎,繼續用小火熬制3分鐘,用B料調味,出鍋裝入可加熱的小火鍋內,撒入香菜葉。
3、底湯和黃骨魚一起上桌,上桌后將黃骨魚放入湯內,大火燒2 分鐘,即可食用。
四、酸湯海鮮雜
成菜酸洌,微辣帶鮮,海鮮的鮮味完全被酸帶出,足以作為餐廳主打特色菜推出。
材料:
原料:鮮魷魚、北極貝各200克,蝦仁100克,菜心片10克,水發海參50克,金針菇60克,魔芋絲75克,酸菜50克。
調料:A料(野山椒10克,雞汁12克,鹽9克,味精15克,雞精8克);雞油35克,酸湯300克。
做法:
1、鮮魷魚洗凈打花刀;北極貝一開二治凈,與蝦仁、菜心片、海參、魔芋絲、金針菇一起焯水,撈出過涼。
2、鍋入雞油燒熱,下酸菜炒香,入酸湯燒開后,下菜心片、海參、魔芋絲、金針菇、鮮魷花燒30秒,然后放入北極貝,入A料調味,出鍋即成。
五、酸湯三鮮海鰻丸
此菜有一個小技巧就是用干淀粉攪拌,魚丸就能韌而有彈性,如用水淀粉攪拌,軟而滑嫩,彈懷稍差。
材料:
原料: 海鰻一條(約1000克),鮮蝦仁100克,五花豬肉200克,韭菜末2克,小米椒圈3克。
調料:A料(清水500克,精鹽4克);香油10克,精鹽10克,干淀粉60克,酸湯800克,胡椒粉2克,味精5克。
做法:
1、海鰻殺好,用刀刮出魚蓉,盛入盆中,將A料分5次添入魚蓉中,每加一次,用手往一個方向起勁攪動,使魚肉泡漲起勁,再加入淀粉調勻,至魚蓉捏成小丸放入水中能浮起即成。
2、蝦仁洗凈,剁成泥;豬肉剁成茸,同放一碗中,加精鹽2克、味精1.5克攪勻,分捏成一個個小餡丸。
3、炒鍋放中火上,盛入清水,用左手抓起魚蓉攤在掌心,右手挑入一個餡心,隨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壓,用魚蓉包裹餡心,再從指縫中擠成包心魚丸,用小匙舀入鍋中,這樣制成一個個浮于水面的魚丸,然后改用旺火燒沸,把丸子氽熟,撈入湯碗中。
4、另行起鍋,置旺火上,倒入酸湯,加入味精、精鹽燒沸,撇清泡沫,盛入湯碗中,再撒上少許韭菜末、小米椒圈、胡椒粉、香油即成。
注意:
1、制作魚丸的魚肉,一定要是新鮮的,魚丸的成敗主要由魚的新鮮度和魚肉的纖維所決定的。
2、掌握好魚肉、鹽、水三者的比例,鹽和水如過少,魚蓉會無粘性,湯易渾濁,反之,魚丸易變硬沉底,浮不起來。
六、酸湯鮑片
鮑魚做法很多。清湯鮑魚是河南十大名菜之一。此菜是以洛陽水席為基礎,并以活鮑魚創作而成,融合了貴州酸湯菜肴的制作方法。成菜酸辣開胃,更能顯示出菜肴口感。
原料 活鮑魚(8頭鮑魚)3只,鮮金針菇、番茄各100克,鮮紅椒50克。
調料 白胡椒粉5克,鹽3克,清湯200克,家樂雞汁2克,蔥花、小米椒圈各4克,色拉油5克。
制作 1.將活鮑魚片成薄片;番茄用開水燙后,去皮切丁;鮮紅椒去籽后加入50克清湯,用打汁機打成鮮紅椒汁。
2.白胡椒粉用清水煮成胡椒水,用細紗布去凈雜物,留胡椒水。
3.將鮮金針菇焯水,墊入底部;鮑魚片焯水后放在金針菇上。
4.鍋內放入色拉油,炒香番茄,下入紅椒汁,加入清湯和鹽。用剩余調料調成酸辣味汁,澆在菜上,撒蔥花、小米椒圈即可。
七、新式酸湯肥羊
這道菜跟其他的酸湯菜有些不同,采用四川泡菜、貴州酸湯、白醋和川香油等調料熬成色澤紅亮、口味酸中帶辣的湯料浸煮肥羊,給客人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新口味。
原材料
主料:肥羊300克,鮮筍、白玉菇、金針菇各50克。
調料:川香油、四川泡菜丁、川妹子貴州紅酸湯各50克,高湯600克,小米椒末、白醋各20克,雞汁、鹽、味精各5克,花椒油15克。
工藝流程
1.肥羊入冰箱內冷凍成塊,用刨片機片成片;鮮筍切成柳葉條;
2.筍條、白玉菇、金針菇分別焯水,撈出放入容器內墊底;
3.鍋內放入川香油,熬至四成熱時,放入四川泡菜丁、小米椒末,中火炒香,下入除花椒油之外的調料,大火燒開,下入肥羊片,小火浸煮至肉質成熟,出鍋倒入墊有配菜的容器內;
4.鍋內放入花椒油,燒至八成熱時,出鍋澆在菜肴上即可。
川香油:
1.干辣椒放入水中浸泡1天,取出剁成蓉;
2.鍋內放入菜子油、色拉油各10千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辣椒蓉500克、香料(白豆蔻、桂皮、花椒各20克,香葉10片,山柰、香茅草、紫草、草果各10克)、大紅袍花椒150克、蔬菜料(干蔥頭、生姜各500克,大蒜子1千克,圓蔥塊250克),小火熬至辣椒水分盡失,離火,蓋上蓋子,放置24小時以上即可使用。
八、鍋仔酸湯雜菌
創意 菌菇做菜一般多是咸鮮味的,我們借鑒酸湯肥牛的制作方法來烹調菌菇,食客品嘗之后都說好!
初加工
1.水晶粉100克用清水浸泡至軟;杏鮑菇切小塊250克,油菜、白玉菇、鮮香菇、金針菇各100克分別用清水洗凈。
2.所有原料分別焯水,然后將金針菇和水晶粉放入鍋仔內墊底。
熟處理
鍋內放入蔬菜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米辣椒圈、黃燈籠辣椒醬各15克,蔥末、蒜末、蒜末各5克炒香,放入二湯600克燒開,改小火熬制2分鐘,撈出料渣,放入焯水后的雜菌,小火燒2分鐘,用調料(鹽5克,味精、雞精、雞汁各3克,白糖2克,白醋20克)調味,出鍋裝入鍋仔內,用油菜圍邊,上桌后加熱食用。
蔬菜油
1.胡蘿卜10千克、生姜500克、圓蔥2千克洗凈后切成塊,再放入絞肉機里絞碎。
2.鍋內倒入色拉油15千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蔬菜料,小火煉至蔬菜料變成金黃色,過濾取油。
九、酸湯脆皮豬腳
成菜色澤鮮艷,湯濃味鮮,酸冽開胃,豬腳軟糯入味,可作餐廳主打特色菜推出。
材料:
主料:豬腳整只3斤左右。
輔料:西紅柿,土豆片,豆芽,宜州酸筍,蒜頭,姜片。
佐料:秘制香料,宜州米醋,宜州特色糟辣醬,宜州腐乳,白糖,鹽。
做法:
1、精選整只農家土豬腳,經高壓鍋壓制兩分鐘,然后用宜州米醋和食鹽抹勻,稍微晾一下皮,入油鍋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即可撈出斬件待用。
2、鍋內加入清油,依次放入宜州糟辣醬,秘制香料,西紅柿,宜州酸筍,姜片酸頭熬香,加入清湯,按比例加入宜州腐乳,米醋,白糖,鹽,然后加入豆芽、土豆片和斬好的豬腳煮2分鐘即可食用。
十、酸湯牛肉豆腐
這是由貴州酸湯風味菜演變而來。制作時,先把牛肉末下到放有少許油的熱鍋里,加蒜末、姜末和鹽炒香便盛出待用。另把內脂豆腐切成薄片。
取凈鍋上火放油,下番茄醬炒香再摻入鮮湯,加白醋、鹽和木姜油調好味,下入內脂豆腐稍煮后,勾芡并起鍋裝碗,撒上炒香的牛肉末和香菜末,即成。
十一、酸湯江團
主料:江團1條重約750克
配料:西紅柿250克,芹黃15克,青紅椒10克,野山椒10克,蒜片10克,檸檬1個,蔥姜各10克,雞湯1000克,內脂豆腐1盒。
調料:白醋10克,白酒5克,鹽4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雞精4克,酸菜汁5克,番茄醬10克,色拉油20克。
制作:1、將江團宰殺、洗凈,改刀成薄片。鍋內下底油入蔥姜煸香,下魚骨煸炒烹入少許白酒,下雞湯中火熬約5分鐘,至湯色乳白去渣即可。西紅柿切片。內脂豆腐切片。
2、鍋內放底油燒至六成熱,下野山椒、蒜片、番茄醬、西紅柿200克、芹黃略煸,倒入1中熬好的魚湯中火翻滾5分鐘后調入酸菜汁、鹽、雞精、味精、胡椒粉、白醋,下入內脂豆腐魚片小火煮3分鐘出鍋。
酸菜汁:取四川產的酸菜300克,用豬油15克炒一下炒出香味,然后加清水500克熬成湯,至微綠發黃,過濾留汁即可。烹制中酸菜汁不能放太早,否則魚的本味還沒出來就被蓋住了,而且里面的醋酸容易揮發掉。
特點:魚肉鮮嫩、咸鮮酸辣、紅亮誘人、營養豐富、亦湯亦菜。
十二、酸湯燴牛肉
這是一款豫東宴席不可缺少的湯菜,把湯菜加以改良,加入黃花菜、木耳,菜式懷舊,但又有創新。加之位上形式的裝盤,低成本、高檔次。
材料:
原料:A料(熟牛肉粒30克,木耳、黃花菜、豆腐各20克,紅蘿卜10克),生花生碎20克。
調料:鹽、香菜各2克,胡椒粉10克,陳醋20克,芝麻油3克,生粉、蔥花各5克,清湯150克。
制作:
1、將A料焯水。
2、鍋上火,倒入清湯燒開,放入A料,將鹽、胡椒粉、陳醋與生粉攪勻成混合調味汁,倒入鍋中,放入花生碎,繼續攪拌,出鍋后放入用芝麻油拌勻的蔥花、香菜裝飾即可。
十三、明爐酸湯桂魚
這道明爐酸湯桂魚屬川菜制作菜系,桂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
原材料
主料:桂魚1條約750克,綠豆寬粉、小米椒各50克,野山椒20克,蔥、姜各10克。
調料:特制酸湯750克,鹽10克,魚露5克,料酒10克,白糖3克,雞精5克,香醋10克,色拉油10克。
制作步驟
1、將桂魚清洗干凈,起肉切片,加蔥、姜、鹽、料酒碼味約10分鐘;綠豆寬粉用水泡軟備用。
2、將碼好味的桂魚肉上籠旺火蒸2-3分鐘至剛熟后取出裝盤。
3、鍋放油燒至六成熱,鍋內放入野山椒小火炒香,加入特制酸湯、寬粉、鹽、魚露、香醋、白糖、雞精調好味道,大火燒開,淋在蒸好的魚上,撒上小米椒即可、上菜時在盤底點上酒精爐,既能使寬粉軟滑,能增加氣氛。
特制酸湯:
鍋內放少許色拉油,七成熱時下入蒜片、蔥結、西紅柿片300克、番茄醬150克,小火翻炒2分鐘,加入熱水500克,大火燒開,放味精、雞精、紅醋(增酸提色)、白醋(增酸),打去料渣即成。
十四、酸湯三雜鍋
這道酸湯三雜鍋是集多種菜系融合而成的菜品,酸湯并不稀罕,隨處可見,但是要賦予一道菜品新意就需要廚師們發揮想象,這道菜主料采用了雞雜,熟豬肚條,大腸塊食材爽口,口味酸香,值得一試。
原材料
主料:雞雜片、熟豬肚條、熟豬大腸塊各300克
輔料:西紅柿片、黃豆芽各50克,姜片、大蔥節、蒜瓣各30克,金鉤20克,時令蔬菜6盤。
調料:A料(五香粉、花椒粉各5克,胡椒粉6克,雞精8克,味精4克,醬油、白糖各10克,料酒15克,陳醋、鹽各20克)熟豬油50克,菜子油100克,紅油25克,凱里紅酸湯(干鍋用湯200—300克,火鍋用鮮湯1200克)。
制作步驟
1、鍋下熟豬油燒至六成熱,下姜片、大蔥節、蒜瓣炒香;
2、摻入酸湯燒開,下西紅柿片、黃豆芽、金鉤及A料調好味,點火上桌;
3、先吃三雜,再煮蔬菜,配蘸料食用。
蘸料:
熟辣椒面2克,折耳根末、水豆豉、酥黃豆、醬油各3克,豆腐乳10克,精鹽、味精、香菜末、姜末、蔥花各1克(一份量)。
十五、酸湯富貴肘
肘子必須先炸一下,可以使肉質變緊,鹵制的時候不容易碎爛。這道菜肥而不膩,酸香開胃。
原材料:
主料:肘子一個(約600克),野山菌50克,土豆粉100克
輔料:大蔥100克,芹菜250克,香菜50克,胡蘿卜300克,川鹵水1500克,高湯300克,南瓜蓉50在,黃燈籠椒醬5克,白醋10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將肘子汆一下水洗凈,放入七成熱的油中炸至外皮發緊、色焦黃撈出。
2、把炸好的肘子放入川鹵水中,大蔥、芹菜、香菜切段,胡蘿卜切塊,蔬菜均放入鹵水中一起鹵制兩個半小時。
3、取過濾出來的鹵水原湯300克加高湯攪勻,放入南瓜蓉、黃燈籠椒醬、白醋、胡椒粉調勻燒開。
4、野山菌和土豆粉均汆透,放入做好的酸湯中,再將肘子放在上面,撒青、紅椒圈、小米辣椒圈、青花椒點綴即可。
十六、沙鍋酸湯魚片
酸湯菜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我們的這道招牌菜很有特色,因為我們用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三種不同的調料混合調味,做好的成品酸爽味特別濃郁,而且很有層次感。
原料 草魚1條(重約750克),綠豆芽100克。
調料 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各50克,高湯500克,蔥油10克,味精3克,A料(鹽、味精各5克,蔥姜水50克,紅薯粉30克)。
制作
1.魚宰殺后取肉,切成厚0.2厘米的雙飛片,用清水沖漂30分鐘,吸干水分后加入A料拌勻,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2.黃燈籠辣椒醬、四川泡菜、川式泡蘿卜放入粉碎機內,充分粉碎,倒入沙鍋內,加入高湯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5分鐘,過濾雜質,放入魚片,小火煮至七成熟,用笊籬將魚片撈出,放入綠豆芽后再放入魚片,燒開后用味精調味,淋入蔥油,離火上菜。
小貼士:三種酸味調料粉碎后最好用熟豬油略微炒制,這樣菜肴的酸爽味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
十七、酸湯排骨煲(10份量)
我們用酸菜和番茄燒制排骨,做好的菜肴酸爽開胃,帶有濃郁的清香味,很容易吊起食客的胃口。
初加工
1.仔排5千克洗凈,切成大小均勻的麻將塊,放入冷水鍋內,下入蔥段、姜片各50克,料酒10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加熱5分鐘,撈出沖洗干凈。
2.番茄2千克洗凈,用熱水燙皮后切成小丁;酸菜1千克用清水略微沖洗,切成長3厘米的段。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酸菜段和番茄丁,小火煸炒至番茄丁全部變為蓉泥,下入排骨和骨頭湯(沒過表面),大火燒開,改小火煲40分鐘,放入鹽60克、雞粉50克調味,撒入白胡椒粉20克離火。
起菜
客人點菜時,將一份排骨(排骨和湯汁總重約700克)裝入沙煲內,燒開后用香菜葉3克點綴,上菜即可。
十八、酸湯駝峰
原料:駝峰350克羅漢筍100克青筍絲100克青紅椒圈25克泡菜碎50克泡蘿卜粒、泡姜粒各25克黃燈籠醬20克鹽、蔥姜水、料酒、味精、胡椒粉、白糖、美極鮮醬油、辣鮮露、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駝峰切成片,加鹽、姜蔥水、胡椒粉和料酒拌勻腌漬2小時后待用。另把青筍絲投入沸水鍋,稍汆便撈出來瀝水,然后放入窩盤墊底。
2.鍋里放色拉油燒熱,投入泡菜碎、泡蘿卜粒、泡姜粒和黃燈籠醬,炒香后摻入鮮湯并小火熬1.5小時,撈去料渣即制成了酸湯。
3.鍋里摻入酸湯,加鹽、味精、白糖、美極鮮醬油和辣鮮露調好味,下駝峰片汆熟后,出鍋倒在墊有青筍絲的窩盤,最后倒入炒香的青紅椒圈,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