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這五種食物最最養生,看看你每天都有吃到嗎?中醫認為,夏季最易產生濕邪,尤其是在南方。南方經常下雨,常常炎熱又潮濕,人在這種環境生活久了的話,就容易被濕邪入侵。因此,夏季養生重在清熱除濕。
夏季濕性最重,濕易困脾,使陽氣受損,夏天要多選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滋陰潤燥的食物和水果。
1. 荷葉
荷葉味苦澀,性平,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選荷葉1 張,洗干凈備用,大米100 克,加水煮粥,待六成熟時,把荷葉放入粥內一起熬煮,直至粥熟時,將荷葉挑出食粥即可。荷葉粥味道清香,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 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2. 西瓜
西瓜味甘,具有清熱解暑、消煩止渴、養心安神、利水消腫等作用。西瓜性寒,凡脾胃虛寒、脘腹寒極冷痛、便溏及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3. 苦瓜
歷代名醫皆認為苦瓜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作用。李時珍說:“苦瓜氣味苦,寒,無毒,具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如防中暑, 可用苦瓜一段,剖開去子,切片,浸入鹽水中,撈起做苦瓜湯或菜來食用。
苦瓜生食性寒,脾胃虛弱者應慎食。如需要食用,可將其煮熟。可以做一道苦瓜排骨湯,美味又去濕。準備排骨500克、苦瓜一個、黃豆一把、老姜5片,將排骨用清水清洗干凈,鍋中加水,放入排骨和老姜兩片,大火煮開后撈出排骨。將苦瓜切成小塊,黃豆提前用水泡發,然后將所有食材放入湯煲中,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煲2小時左右,關火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就可以啦。
4. 烏梅
性平、味酸、澀,歸肝、脾、肺、大腸經。具有解熱除煩、生津開胃、澀腸止瀉、斂肺止咳、驅蟲等功效。烏梅代茶飲,加入冰糖調味,是夏季理想的飲品。
5. 綠豆
綠豆味甘,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潤肺止咳、消腫止癢、收斂生肌、解毒的功效。李時珍曾高度評價綠豆為“濟世之良谷也”。綠豆武火急煎使湯呈綠色,加白糖少許,西瓜翠衣適量,再煮片刻, 去渣留汁,每日2 次,連服3 日,有防暑降溫之功效。
以上有關夏季養生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是由小編精心整理匯編而成,希望對廣大養生者有所幫助,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