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弗吉尼亞·伍爾夫《墻上的斑點》
“集中注意力是極難的事情”
“我們的意識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狂熱地集中一段時間后又發現更新鮮的事物,就好像一群螞蟻涌向一根稻草,抬著它走了一段就丟棄了。
我想就這樣靜靜地思考,從容不迫,天馬行空,不會被打擾,也不用從椅子上站起來,思緒流轉之間沒有對立也沒有障礙。我想就這樣沉靜下去,深深地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那些生硬的個別事物上。”
我們的潛意識里,天生就有一種容易分心的傾向。不聽話的思緒很容易被奇怪和新鮮的事物吸引,然后開始心猿意馬的游走。比如看到墻上的一粒斑點,我們或許會忍不住浮想聯翩,等到注意力回到原點時,時間已經狠心地溜走了。
要克服潛意識這種任性妄為的特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本來就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更何況,在這個繁華有趣的世界里,能夠讓我們分心的事物實在太多了。
2
尼古拉斯·卡爾《淺薄》
“這是一個讓人分心的時代”
“互聯網所做的似乎就是把我們的專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拋到一邊。無論上網還是不上網,我現在獲取信息的方式都是互聯網傳播信息的方式,即通過快速移動的粒子流來傳播信息。
以前,我戴著潛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緩緩前進。現在,我就像一個摩托快艇手,貼著水面呼嘯而過。”
互聯網是讓我們分心的最大推手。以前我們可以靜心閱讀一本書,或一篇很長的好文章,充分吸收里面的養分。當然也可以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反反復復以至于完美的境界。現在我們哪會有這樣的閑情逸致?
“平心靜氣,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這樣的線性思維正在被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取代,這種新模式希望也需要以簡短,雜亂而且經常是爆炸性的方式收發信息,其遵循的原則是越快越好。”
我們驕傲地說,現在是信息時代,是碎片化閱讀時代,是高效的時代,我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獲取海量的信息。但是僅僅是獲取而已,我們沒有興趣深入和鉆研,也就沒有辦法專注和深刻。在不經意間,我們逐漸變得浮躁、功利、淺薄。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人性,無可厚非。但是要知道,很多人抱怨時間不夠的同時,仍然改不掉看手機刷朋友圈的習慣,改不掉上網工作時隨意點開廣告鏈接的毛病。如果我們甘愿被信息俘獲,享受這種摩托快艇手在水面上呼嘯而過的快感,那么我們還抱怨時間不夠,感慨自己一事無成,是不是有些可悲可笑了。
3
丹尼爾·戈爾曼《專注》
“無論干什么事,都不要漫不經心。”
“我們度過滿當當的一天后發現空空如也,因為所有的信息只是扯動一下我們的注意力,大搖大擺地路過我們的大腦,一天結束時即會發現,所剩無幾卻又身心俱疲。”
所謂的迷惘空虛,就是因為心中無物,被紛亂的外界影響而失去了內心真實的感覺。村上春樹說得好,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仿佛睜大眼睛卻什么也看不見。
情商大師丹尼爾·戈爾曼這本書里,對想獲得專注力的人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用意志力強行正念。正念練習增強了專注力,特別是執行控制力、工作記憶能力以及保持專注力的能力。每天20分鐘的小練習,連續4天,就能看到效果。當然訓練時間越長,效果越持久。
一旦你覺察到自己走神了,就要把專注力帶回原來的聚焦點,保持專注力。如果再次走神,重復相同的步驟。一直如此,循環往復。
第二,保持積極的心態,關注優勢。人在情緒高昂、活力充沛時,大腦左前額葉區就會被激活。這里包含了在我們最終實現夢寐以求的目標之時,提醒我們應該感到格外興奮的神經回路。
積極情緒對表現有極大的作用,它激發我們的活力,使我們的專注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靈活、韌性更強。
關注優勢促使我們為夢想而努力,并且對新觀念、新朋友和新機會抱持著接納的態度。關注劣勢的作用剛好相反,它引發了義務和內疚的防御感受,使我們閉目塞聽。
第三,適當的放松和自我調節。在安靜的環境中放松休息,能緩解專注力疲勞和生理疲勞。恢復專注力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停止工作。
只要在大自然中待上一段時間,我們就能恢復專注力。處于公園或任何多姿多彩的自然環境,即便散步幾分鐘也可以。這樣可以適當地激發自下而上的注意,允許自上而下神經回路補充能量。
4
瑟倫·迪蒙《專注力訓練手冊》
如果覺得丹尼爾·戈爾曼的建議太過抽象,下面的專注力訓練或許會更加實用,我們摘選了其中三種方法。
一、視覺專注訓練。
坐在一把椅子上,在桌子上放一個帶有秒針的時鐘。秒針走動時,眼睛隨著秒針移動。這樣堅持5分鐘,腦子除了秒針什么也不想。只有幾分鐘空閑時,如果能做到將意識流中的其他念頭都服從于這一念頭,那么這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由于秒針沒有特別好玩的地方,因此做到這一點很困難,但是,如果成功做到這一點并再加把勁,這種練習便會展現其價值。進行這種練習時,要始終努力保持平靜。
二、閱讀專注訓練。
讀一些短故事,然后用一句簡略的話將故事梗概寫出來。在報紙上找篇文章來讀,看看怎樣才能用最少的詞表達其意。讀一篇文章而只掌握其精髓,需要完全專心致志。也可以不寫,而是口頭表達。到屋子里去,將它說出來,就像你在對著某個人說話。專注力越強,描述的語言就越準確。
三、思想集中訓練
選好某個念頭,看著能將思想集中在上面多長時間。開始最好有個時鐘,以觀察時間。每天保持一定時間來練習,如10分鐘。不斷練習,直到能做到除了它什么也不想。
【最后】
這是一個讓人分心的時代。高速的互聯網、各種手機應用程序、電子郵件、讓人沉迷的電子游戲,無時無刻不在沖擊著我們的大腦。你會發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你已經很難專注于做某一件事了。
但是專注卻始終是成就卓越的力量和前提。我們其實不缺時間,缺的是專注,以及由專注帶來的認真、熱情、高效、深刻。
馬克·吐溫佩服人的思想,他覺得只要專注于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
這方面,日本的壽司之神是一個聞名遐邇的例證。
我們總想著一蹴而就地獲取成功,甚至在多個不同的領域功成名就。沒有專注,這些想法都只是空中樓閣吧。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專家給什么建議,書本提供什么訓練方法,其實都不如先鍛煉出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很多人逼自己看成功學的勵志書籍,也參透不了利用時間和高效專注的奧秘,正是因為缺少意志力和執行力,以及屬于自己的信仰。
希望錦囊的回答對你有用,下期我們再會。
編輯 Wilson B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