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鐘,視賞梅為一件雅事。探賞之時情之所至,或吟詩填詞,或揮毫潑墨,以抒胸臆,并因此留下許多詠梅杰作、寫梅墨寶和尋梅佳話。今人雖少做詩詞、鮮有書畫,卻仍視賞梅為一雅樂之事。每逢賞梅時節,或約三五好友,或攜妻挈子,或扶老攜幼同往附近之賞梅勝地,拍照、拍照、拍照,而后附以發自肺腑之感嘆發送朋友圈。
然,梅雖較耐低溫,但骨子里還是性喜溫暖,故多生長于南方,即使南方也并非隨處有梅可賞。因此,對于大部分石友而言,出演“踏雪尋梅”這一美好故事的男一號或女一號并非易事。但想在隆冬季節并且今天正逢小寒節氣,趕個時髦、賞賞梅也不是沒有辦法,誰要咱是石友呢!為滿足廣大非梅花產地石友強烈的賞梅愿望,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了各種不同的梅花,讓你足不出戶、賞盡天下好梅!
梅(泰山石)
對于賞梅,古人總結了很多經驗可供參考。如“花是將開未開好”;如賞梅“貴疏不貴繁,貴合不貴開,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新”;如“梅的枝干以蒼勁嶙峋為美,形若游龍,遒勁倔強的枝干,綴以數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層薄雪,正所謂‘古梅一樹雪精神’。”
雪梅(長江石)
古梅(長江雨花石)
鐵骨爭香(長江石)
墨梅(長江石)
梅(長江綠泥石)
暗香(長江梅花石)
凌寒獨自開(長江石)
寒梅傲骨(白靈石)
寫意梅(臨朐五彩石)
李白賞梅(雨花石)
紅梅吐艷(雨花石)
古梅報春(長江石)
大千遺墨(長江石)
傲寒斗艷(雨花石)
一枝獨秀(青花石)
傲雪怒放(長江雨花石)
紅梅(長江石)
梅花歡喜漫天雪(長江石)
梅花贊(長江梅花石)
梅璞(長江紅)
紅梅盛開(雨花石)
紅梅迎春(梅花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