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好幾位抑郁的朋友問我這樣的問題:“這是錯誤的性格造成的嗎?”
我便向他們解釋:“之所以會抑郁,是一個人情緒出了問題,而非性格。因此,不要過度糾結于性格。一個人即使性格內向又自卑,只要情緒穩定,TA也不會抑郁。”
后來,我逐漸接受了愛與接納的觀點,這才開始有點明白,為什么抑郁的朋友們如此在意性格的問題。
我想,這還是和我們的某種固有思路有關:總覺得如果自己有哪個方面不好,把它“打倒”就萬事大吉了。我們并不習慣于首先去接納。
然而,在治愈的路上,“打倒”某種不良的習慣可能于我們還有些裨益,若想要“打倒”的是某種“不好”的性格,恐怕只會是徒勞無功。
實際上,我們的性格是中性的,并沒有什么絕對的“好”“壞”之分。好比某個人“內向又自卑”,其實這也不是什么錯誤的性格。
最明顯的例子,“內向又自卑”的人,也有大把健健康康的;而“外向又陽光”的,也有不少得了抑郁癥。
性格外向的朋友往往這樣說:“我說我得了抑郁癥,我的朋友們都不相信,他們說,‘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得抑郁癥,唯獨你不會。因為你是我見過的最樂觀開朗、外向陽光的。你怎么可能得抑郁癥?’”
由此可見,抑郁癥其實無關乎性格,解決之道也絕不是“打倒”你身上攜帶的某種“錯誤”的性格。
其實,關鍵不在“性格”,而在“情緒”。
正是由于長期忽略、長期不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致使負面情緒長期累積,才最終釀成了疾病。
親愛的朋友,
從今天開始,來學習人究竟有多少種情緒吧!
從今天開始,來學習如何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吧!
從今天開始,來學習如何去善待自己的情緒吧!
以下內容節選自《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臺] 張德芬。
“情緒!”我故意提高音量說,“現代每個人都面對的難題!情緒問題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我畫了一個人形圖,然后問她:“什么負面情緒最困擾你?”
她想想,“憤怒、悲傷、焦慮、恐懼……”
“一個一個來。”我笑著說。“好,你的憤怒,當你感覺憤怒的時候,它是在你身體哪個部位?”
她想想,跟丈夫吵架的時候,她的胃最不舒服。
“好,”老人邊說邊在人形圖的胃部寫上了“憤怒”。然后是“悲傷”,寫在肺部的位置;“焦慮”,寫在喉部……就這樣一個一個地加上去,這個人形圖上立刻有很多負面情緒的標記。
“這些情緒都是一種能量,尤其對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失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說到這兒,我嘆口氣,低聲地說:“壞就壞在父母對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動能量的態度。
“一旦孩子有負面情緒,大人不是想要幫助TA消除(買糖給你吃哦,別哭了/再買一個給你就是了,別傷心/明天我帶你出去玩,別氣了),就是否定她的情緒(這有什么好哭/好氣/好怕的),要不然就是打壓(不準哭,再哭就揍你/不準發脾氣,小孩子憑什么生氣)。無論采用哪一種策略,孩子的情緒從來沒有被認可、被接受,所以,它們也從來沒有離開。
“所以,這些被否定、壓抑的情緒,像你的悲傷和恐懼,就滯留在我們的身體里,像是被籠子鎖住一般,卡在我們的身體中。
“這些能量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痛苦之身(pain body)’。”
溫馨提示
⊙ 如有感受、心得,或是治療的好方法等,想要和大家分享,歡迎發送至食尚小米個人微信號:mina18605252484,可分享至公眾平臺。
⊙ 歡迎加入微信群,可添加食尚小米微信號mina18605252484,申請加入。
⊙ 歡迎原創投稿,可發送至郵箱2729582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