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每月存500元,儲蓄和基金定投的收益會有什么不同么?”“銀行畢竟還會保本,基金定投說不定還會賠本,我為什么要去基金定投呢? 這是很多理財人士心中的疑問。說白了,就是為什么要把銀行的儲蓄挪到基金來? 負利率傷力 我們把錢存到銀行的目的是什么?很簡單,就是讓錢保險??墒鞘裁床沤斜kU?很多人卻沒有思考過。 沒錯,銀行的定期存款是一種保本增值的金融工具,定期存款的種類很多:個人通知存款、零存整取、定活兩便、整存整取、存本取息。這些定期存款都是有不同規(guī)則的,而且收益也各不相同。其中的零存整取和基金定投的方式有所相似,都是在每月固定時間,存入固定金額的投資。(基金定投也可每季每年存入)。 但是,把錢存到銀行事實上也是有風險的。 因為,銀行給我們的利率,叫做名義利率,用這個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才能得到實際利率。當這個實際利率是負數(shù)的時候,就是負利率狀態(tài)。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存進銀行的錢,只能拿到極少的利息,不能抵消物價通脹作用,反而造成存款的損失。 我們算一筆賬。假如說銀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為2.25%,那么在CPI為3%的情況下,1萬元存進銀行,1年后就只值現(xiàn)在的9925元,有75元白白“蒸發(fā)”了。 定期存款和基金的另一個區(qū)別在于:定期存款的利率是不變的,而基金定投的收益率根據(jù)你選擇的基金公司的盈利水平高低以及股市的漲跌有些不同,N年期的定期存款說白了目的也就是為了抑制通脹,但是基金的投資目的是為了取得收益。 富國基金理財師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假設每月投資500元,標的基金年收益8%。投資人張富國初次投資年齡25歲,他的投資年限是10年,總投資額為60,000元人民幣,到了60歲退休復利總額則為626450元。而投資人李晚投,初次投資年齡35歲,他的投資年限是20年,總投資金額為120000元,60歲退休復利總額則為432732.12元。 正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復利!”定投基金的優(yōu)勢正在于此。而這一點是普通的定存和零存整取達不到的效果。 定投基金抗拒市場風險 很多人不愿意把錢從銀行拿到基金里是因為還比較擔憂定投基金的市場風險。 因為基金畢竟是投資股票市場為主,投資者擔憂股票市值縮水相應的基金凈值縮水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就談到定投基金和單筆基金投入的區(qū)別。 應該說,定期定額投資基金起到的就是聚沙成塔的效果,雖然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回報率在牛市中比不上單筆投資。但在震蕩的投資環(huán)境中,確實能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并獲得穩(wěn)定的投資回報,是一種可以助你逐步完成理財目標的投資方式。 由于定期定額是平均成本、長期投資、積少成多的投資方式,因此不需要太在意開始投資的市場時點,投資過程中市場表現(xiàn)一定會有高低起伏,但由于高點低點都買的緣故,還是會讓投資成本趨于平均的。長期投資之后,只要尋找一個相對好的時機賣出基金,獲利的機會應該是很大的。 在說明定期定額抗拒市場風險的功效時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香港JF東方基金在1996年至今的10年間,香港市場先后經(jīng)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泡沫等大的市場波動,基金凈值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上下波動,也曾有過大幅縮水的記錄。 但對于采取定期定額方式的投資者而言,根據(jù)晨星資訊(亞洲)有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這10年間堅持繳款的投資人仍在該基金上獲得7%左右的年復利回報,這一回報率足以幫助投資人輕松實現(xiàn)退休養(yǎng)老、子女教育等長期理財目標。假如你距離退休還有20年,從現(xiàn)在起每月投資1000元直到退休,以年7%的復利計算,退休前每月投入的1000元能令你在退休后每月支取2000元(連續(xù)支取20年)。 強迫儲蓄的好方法 定期定額進行基金投資,除了有效對抗負利率和市場下跌等風險之外,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強迫儲蓄的好方法。 在媒體工作的小秦今年25歲,大學畢業(yè)已有3年,月薪3500元左右,原以為每個月存些錢沒什么問題,可事實是工資基本花光,遇到大支出還要向父母尋贊助。 理財專家認為,其實像小秦這樣的年輕人真正問題并不都在于收入的高低,而更多的在于用錢的方法。很多年輕人在剛就業(yè)時,很難攢下錢。其實,每天少喝一杯咖啡,每月少買一雙皮鞋,少吃一頓大餐就能成功告別“月光族”。每月從工資中扣除固定金額來做基金定投,不經(jīng)意間就能為自己攢下一筆可觀資產(chǎn)。 基金定投最低申購金額小于一次性基金投資,只需把平時的一些小錢拿出來投資即可,既能強迫儲蓄,又不會造成經(jīng)濟上額外負擔。長期堅持,不光風險會逐漸減小,收益還會因為復利積累而變得巨大,小錢也能變大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