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名稱:傳世伯鉅鬲 藏品說明 原器為伯鉅鬲,俗稱牛首鼎。作于西周早期,鼎形炊食器。一九七四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是北京市開城紀年的標示性器物。器身折沿方唇,直身敞口束頸,袋足。頸部以扉棱分隔為六個單元,每段飾一龍紋。三袋足均作牛角頭形,牛角翹出器表。蓋面紋飾由兩個相背的牛頭組成,牛角翹起,正中的蓋鈕則由兩個立體牛頭組成。此鬲設(shè)計精巧,妙意天成,鑄工精良,是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 鬲,空足且腹與足之間無斷然分界線的鼎形炊食器,既用于烹煮,也用於盛食物。 ![]() 藏品名稱:傳世鼠首龍紋卣 藏品說明 原器為龍紋卣,作于西周早期,一九八零年出土于山西曲沃曲村。器體扁扁圓形,蓋頂隆起,有明顯的折沿,圈形提梁。器身與蓋以子母口接合,鼓腹、圈足。提梁兩端為鼠首,梁面飾規(guī)整的蟬紋。蓋面、口下及提梁面,均飾有龍紋。圈足環(huán)繞兩道弦紋。 卣,盛酒器?;咎蒯鐬閿靠凇⒐母埂㈩i兩端置提梁,圈足,有帶鈕器蓋。 ![]() 藏品名稱:傳世馭馬俑 藏品說明 原件為馭馬俑,作于西漢,一九八一年出土于廣西貴縣,馬由頭、軀干、尾和四肢共九段套和而成。馬作走勢,昂首嘶鳴,右前蹄奮起,其余三腿著地,馬尾上翹,作奔走狀乣此馬沒有夸張的奔走姿態(tài),但其激昂的面部表情已將萬千奔走收于胸中。原配馭者戴冠,跽坐,雙手彎曲向前作控韁姿勢。 ![]() 藏品名稱:傳世蛇紋卣 藏品說明 原器為蛇紋卣,作于春秋時期,一九八八年出土于湖南衡陽,蓋微隆,蓋沿略向內(nèi)斜,蓋頂有四阿形方鈕,并有四條鏤空棱脊,器頸部兩側(cè)置龍首提梁,提梁面遍飾細密鱗紋。蓋面以棱脊劃分為四區(qū),每區(qū)內(nèi)飾相對的兩條蛇紋,對置的兩蛇紋間飾有蛙紋或小蛇紋。器身在以雷紋為地的寬條幾何云紋上飾有對稱的卷體蛇紋,蛇尾上翹,高出器身,中置一對前后對稱,突出器表的蛙形紋飾。此器紋飾精美絕倫,是楚文化青銅器的經(jīng)典之作。 卣,盛酒器?;咎卣鳛閿靠凇⒐母?,頭兩端置提梁,圈足,有帶鈕器蓋。 ![]() 藏品名稱:傳世雙龍玉璧 藏品說明 本件紀念文物為戰(zhàn)國雙龍玉璧的青銅復仿制品。璧面呈圓壁狀,周長三百六十五毫米,寓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青銅鑄成的雙龍相向?qū)?yīng),璧正面為十二組蟠螭龍紋,內(nèi)環(huán)與外環(huán)飾有對稱的兩對兩圈云雷紋,各組紋飾首尾相接,美輪美奐。璧背面為各姓氏源流,郡望及該姓氏著名人物介紹文字,以楷體刻寫。環(huán)內(nèi)嵌有圓形白玉,與青銅璧面相應(yīng)生輝,整個造型表達了群龍護寶《姓氏》,世代祥瑞的立意。 ![]() 藏品名稱:傳世豬尊 藏品說明 原器為豬尊,作于商代晚期,一九八一年出生于湖南湘潭船形山。以豬的實際形象造型,口兩側(cè)獠牙外張,后項有鬃毛豎起作棱脊狀,背中部上開口設(shè)蓋,蓋上以鳳鳥作鈕,首飾云紋,頷下為獸面紋,通身遍飾鱗甲,四肢則是以雷紋襯地的龍紋,龍體卷曲,前后肘部上端橫穿一對圓管,以便移動時穿繩拾舉。此尊形體高大,形象威猛,以野豬作為器形,在現(xiàn)存青銅器中僅此一例。 尊,盛酒器,基本形制特征為侈口,鼓腹,高圈足,形體較寬,但鳥獸形尊不在此例,鳥獸形尊實際上即是以鳥獸形象為造型基礎(chǔ)的盛酒器,如此件豬尊。 ![]() 藏品名稱:傳世狗變形龍紋流鼎 藏品說明 原器為變形龍紋流鼎,作于春秋中期,一九六一年出土于山西候馬上馬村。平蓋,蓋上所置犬形鈕造型生動,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型制特徵為附耳、直口、深腹、圈底、獸蹄足、虎首形流。蓋面飾有兩條凸起的龍紋,其尾部相互交纏。器上腹部為窩曲紋,下腹部飾兩道垂鱗紋。耳飾重環(huán)文。此鼎小巧玲玲瓏,是春秋中期晉地青銅器的典型樣式,用作食具。 鼎,“和五味之寶器也”。用作烹煮器,也用作盛食器。一般的型制特徵為三足兩耳,也常見四足兩耳。鼎是商周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器類,其地位居于眾禮器之首。 ![]() 藏品名稱:傳世銅雞 藏品說明 原件作于商代晚期,一九八六年出土于四川廣漢三星堆。此雞與同出的其它三星堆青銅器之間,在風格上表現(xiàn)出截然相異的特徵,大部分三星堆青銅器造型詭異,想落天外。而此雞卻展現(xiàn)了三星堆人驚人的寫實能力。昂首立于青銅方座上的這只雞,無疑就是一只活生生的、正待引頸高唱的公雞。此雞造型的生動和雄健,在同類作品中,可謂無出其右。 ![]() 藏品名稱:傳世猴邊扣飾 藏品說明 原件為猴邊扣飾,作于西漢。一九五六年出土于云南晉寧石寨山。造型體現(xiàn)了典型的云南風格—生動的動物形象和精巧的樣式,扣飾邊緣的十只金圓雕小猴,首尾相連,成為整個扣飾構(gòu)形的重心,其凸出的立體形態(tài)與扣飾表面呈三個環(huán)形由內(nèi)向外分布的孔雀石面飾面之間,高低錯落,虛實相應(yīng),居于圓中心的紅色瑪瑙珠,為整個以孔雀石綠為基調(diào)的扣飾增添了必不可少、含蓄并且明亮的紅色。 ![]() 藏品名稱:傳世虎紋觥 藏品說明 原器為虎紋觥,作于商代晚期。此器造型生動,氣宇軒昂,集山中之虎的強悍和人間之虎的豪華于一身,是商晚期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⑿伟菏棕Q耳,切齒瞪目。頭有扉棱,空腹與口相通,四肢挺立,短尾上卷。背上有蓋,鳥形鈕。腹下為網(wǎng)絡(luò)紋,四肢根部飾大渦云紋,其他部位則飾雙陰線虎斑紋。 觥,盛酒器?;拘椭铺蒯鐬闄E圓形腹,圈足或四足,前有流後有扳,獸形蓋。 ![]() 藏品名稱:傳世兔形尊 藏品說明 原器為兔形尊,作于西周中期,一九九二年出土于山西曲沃北趙村晉候墓。此尊造型生動,寫實傳神。兔身作匍匐狀,兩耳并攏,腹部中空,與背上突起的喇叭形口相通。足下有一個低矮的長方形底座,兔身兩側(cè)各有同心圓紋飾三周,由里向外依次為火紋、四目相間的斜腳雷紋及勾連雷紋。 尊,盛酒器,基本型制特征為侈口,鼓腹,高圈足,形體較寬。但鳥獸形尊不在此例,鳥獸形尊實際上即是以鳥獸形象為造型基礎(chǔ)的盛酒器,如此件兔尊。 ![]() 藏品名稱:傳世羊首鼎 藏品說明 原器為羊首鼎,制作于春秋中期,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徽壽縣蕭嚴湖魏崗。器物蓋口為子母口,圓腹圓底,扁足外鉤。一側(cè)突出羊首,羊的頸胸與器腹渾然一體,垂而略鼓,但羊嘴無流,上覆平蓋,蓋中置一半環(huán)鈕。與羊首相對的尾部作扇形,上飾雷紋,與之相對的一側(cè)有凹口納入羊頭,蓋沿鑄凸棱一周,可扣入器身口內(nèi)。 鼎,“和五味之寶器也”。用于做蒸煮器,也用作盛食器。一般的型制特征為三足兩耳,也常見四足兩耳。鼎是商周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器類,其地位居于眾禮器之首。本件羊首鼎造型特異,在眾多大鼎重器中別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