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處世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處世之道良莠兼存。我們應該多注意一些社會生活中比較實用的處世智慧和謀略,或許對我們會更有幫助些。
要知道我們的祖先可是把處世之道作為一門學問研究的?!都t樓夢》詩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必須注重社會實際,加以運用古人那些成功的處世高招。
以退為進:忍、讓、退的做法,從暫時看是吃虧,從長遠看并不吃虧,從具體事情看也許吃虧,從整體大局上看未必吃虧。所以《菜根譚》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在許多時候,吃虧并非是吃虧;占便宜未必就是占便宜。
以柔克剛:前文說過,柔更有韌性,柔更有生命力。要善柔、能柔,保存自己,積蓄力量,使自己在弱小時不被對手制勝,最終戰勝對方。這是運用心智的一種處世手段。
以誠取信:誠屬于道德范疇,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誠信可以交友,誠信可以謀利,實話實說也許短期內難以見到明顯的效果,甚至會走一些彎路,但奸詐不能在任何時候蒙蔽任何人,誠信自有誠信的收獲。
藏巧示拙: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都是藏巧示拙、“聰明不外露”的意思。民間有“裝蒜”之說,這種處世智慧可以使對方大意、麻痹,從而保護自己,擊敗對方。
因人制宜: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要求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這種智慧包括:對什么人說什么話,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在不同的情景下采取不同的交往態度。這屬于處世心理學的范疇。
曲線救國:古人在為人處事上講究平、和,為了保證達到平、和的目的,處理許多事情時一般當事者雙方不直接正面接觸,而采取第三者從中說合的方式。生意場上不直接談價錢,而要由經紀人與雙方比指頭;戀愛婚姻男女雙方不見面,任由媒婆從中牽線搭橋;發生爭執沒有明確的條文可以對照處理,只能由雙方認可的第三方出面調解。這種與雙方分別說合調解的做法,有助于事情的盡快解決,雙方溫文爾雅的面子都得以保全,不過中間人怎么蒙騙漁利,當事人怎樣吃虧挨宰就不清楚了。
知己知彼:這是兵法上的話,運用在為人處世上就是要知道自己性格上的長短得失,也根據對方的性格對癥下藥,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一成不變地應對萬事萬物。“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定靜安慮得:就是鎮定、沉靜、安然、思慮、得當的意思。“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能夠做到這幾個字,就能從容不迫地應付天下一切事情,而且自然生成一種溫雅平和的大家氣派。這五個字中所蘊含的心智是一流的、高水平的。
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智謀很多,難以一一列舉。但是從我們開列的這些條款中,應該對古人的處世高招和處世智謀稍有領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