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戲說三大唱片公司:雨果、雨林、柏菲

戲說三大唱片公司:雨果、雨林、柏菲

下面列舉的歌曲很多都沒有聽過。。。如果一一試聽一下 肯定會發現很多好的東西

戲說三大唱片公司:雨果、雨林、柏菲

【注】:內容來自網絡

    (一)雨果唱片

        知道雨果唱片公司已經有12年了,一直對這個公司懷有很深的敬意。當初喜歡上雨果首先是因為它高雅、沉穩而又頗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封面設計。當時的封面多是在銀灰色的背景下有兩個近似隸書而又略帶夸張變形的大字------雨果,封面的正中多為寫意的中國山水畫,專輯的名稱多為行書,顯得十分古樸,具有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當時雨果的英文標志也十分穩重,有些象黑體字。盤脊的hugo十分醒目,放在cd架上可以毫不費力的找到雨果唱片。封面內頁的曲目說明十分詳盡,字體的選擇、版面的設計,以及配飾的黑白插圖照片與封面設計相得益彰。每首曲目都用中英文詳細準確的標明詞曲作者、指揮及演奏者的姓名,這在當時(即便是現在)極度缺乏著作權、版權意識的中國大陸來說尤顯突出。同時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它詳細列名了錄制人員、錄音器材、錄音地點、錄音時間,在其發燒系列甚至列明了錄音位置圖,這在中國的錄音制品中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的。雨果制品的封底也是用中英文列出曲目、每首曲目的時間以及整張專輯的時間,處處體現制作的嚴謹細致。當時雨果的壓片多在日本完成,質量相當不錯,感覺碟片的重量也比其他國內公司的重一點、厚一點,碟片正面的印刷與封面如出一轍,而且還配備一張由粗棉纖維制成的保護紙,這一點在商業氣息較濃的南方,應該是難能可貴的。        其次喜歡它的選曲,多為錄制優良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如古琴系列、中國彈撥樂系列、拉弦樂系列以及重新混音處理的中國傳統錄音系列。這些題材在當時的中國音像市場極為罕見,而制作嚴謹、錄制精良、說明詳細的制品更是罕見中的罕見。當時中國大陸的音響發燒還處在萌芽狀態,大多數家庭還在使用雙卡立體聲收錄機,AV制品也僅僅限于錄象機,好一點的家庭最多也就是擁有日本的組合音響,品牌多為健伍、JVC之類。93年6月我來到中國最具活力、最為發達的沿海窗口城市-------深圳經濟特區,那里的家用音響設備已經開始普及CD激光唱機和LD 影碟機,而盜版CD也開始逐步盛行。深圳比鄰香港、廣州,優勢得天獨厚,但商業氣息濃厚,缺乏根深葉茂的文化土壤,當時銷量最大多為港臺流行音樂,而廣州則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流行音樂的成長重地,當時涌現出一批象張咪、楊玉瑩、毛寧、李春波、林萍、甘萍、李進、林一倫等較有影響的歌星。浮躁的快餐文化生產出的制品也多為粗制濫造的“垃圾”。因此,雨果公司的制品更顯彌足珍貴。其實雨果公司的當家人易有伍先生還是一個思維活躍、觀察敏銳、既能找準文化切入點又不流于媚俗的人,他率先推出的奇異果系列開創了中國NEW AGE音樂先河:《變》、《彩云追月》、《初一到十五》、《黃孩子》、《一意孤行》等專輯的誕生引導了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結合的探索之路,劉星、姜小鵬、何訓田、武亦文等一批有才華的中國音樂人逐步得到世人的關注與認可。音樂欣賞總是由淺入深,發燒友在不斷提高藝術修養、藝術鑒賞力時最終還是要回到傳統的中國民族音樂與經典的古典音樂上,因此老易在二十年前就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義無返顧的辛勤耕耘了二十年,推出了一張張很有文化內涵的唱片。有些唱片或許并不一定能夠取得商業上的利潤。雨果公司一方面扎根傳統,另一方面立足當代,已出版了300多張形式各樣的專輯,其傳統民樂系列幾乎囊括了當代所有最具影響力的演奏家,如閔惠芬、王國潼、劉明源、宋飛、杜沖、張維良、劉英、蔣才如、陸春齡、朱文昌等,網羅了當今最為優秀的國樂樂團,如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廣州民族樂團、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高雄市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等,同時也高度關注我國優秀的古典音樂演奏家、指揮家、交響樂團的成長與發展,使他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如薛偉、許裴平、陳佐湟、麥家樂、錢舟、許忠、莫華倫、葉詠詩等,它在宏揚中國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普及古典音樂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世紀90年代,我還在上大學,老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今晚八點半”推出“老易談雨果”節目,談一些錄音的奇聞軼事,那時成了我每晚必聽的節目,伴我度過了很多令人懷念的大學時光。向老易致敬!(近日看到老易的照片,真的有些老了!)。        近年來,雨果公司每年推出的制品少了,老易的興趣似乎投入到攝影方面多了,也許是商業方面的壓力,盡管近年推出的唱片質量仍有一定的水準,可不得不承認商品多了而精品少了。自從與國內正大公司合作發行開始,雨果唱片封面的設計越來越花哨,可格調卻不如過去高雅,放在唱片架上不仔細看幾乎分辨不出與其他一些雜牌公司制品的區別。與廣州音像公司合作后,制作更顯粗糙,封面內頁紙張選擇隨意,有時厚厚的一本閱讀完就很難在放回盒內,象《九月的故事》、《胡琴傳奇》等就是這樣,內頁字體選擇也很隨意,缺乏整體感,錯漏屢見不鮮。插圖由黑白的換成彩色的,許多背景設計流于庸俗,昔日嚴謹細致的文化風格逐步讓位于商業炒作的五彩斑斕。碟片正面設計也變的光怪陸離,錄制的方式到是多了,什么LP、 XRCD、HDCD、SACD等等,又是精裝版又是豪華版,真不知這一切是離時代近了還是離文化遠了?!黃紅英的《初次嘗到寂寞》、《九月的故事》、《俄羅斯之旅》盡管在發燒友間爭議很大,但個人認為還是屬于格調高雅的制品,黃紅英的演唱有自己的特點,配器非常講究,在選曲方面花費了不少心血,與其他公司出版的翻唱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而同期出版的張杏月《望春風》等兩張專輯則對老易的眼光不敢茍同,這張專輯聽過一遍后就沉在箱底了。張杏月的演唱音色一般,嗓音比較緊,有些小氣,幾首經典老歌被她唱的不倫不類,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演唱在感情投入方面不夠,無法打動聽眾。其實雨果公司在聲樂方面最出色的是它的民歌系列,如《蘭花花》、《沂蒙山小調》、《瞧情郎》等,演唱者雖不一定聲樂技巧很高,但都頗具地方風味。尤其是《瞧情郎》中的茉莉花,百聽不厭,也是特別考究器材的一首曲子。我并不贊成一味地保持原汁原味,藝術來自民間不假,但藝術畢竟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探索既不失去民族神韻又結合科學的聲樂技術應該是民族聲樂發展的方向。因此,我認為雨果的著眼點應該再寬廣一些,比如對戲劇方面,雨果推出了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經典越劇《紅樓夢》,也出版了一張現在連雨果產品目錄上都找不到的京劇唱段《京曲選粹》后,幾乎再就沒有推出過相關的戲劇唱片。其實我國的地方劇種豐富多彩,經典劇目無數,如果認真挖掘,整理錄制一批有影響的戲劇唱片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另外千姿百態的曲藝節目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京韻大鼓、北京琴書、天津時調、西河大鼓、單弦、評彈等各種形式的優秀作品急需雨果這種嚴肅認真的唱片公司發掘整理。許多喜歡傳統戲劇、曲藝等節目的發燒友苦于找不到好的錄音版本,這一點恰恰與鋪天蓋地的西洋歌劇唱片形成鮮明的對比。好的文化需要好的包裝,去年雨果公司推出的陳玲玉《祥林嫂》粵曲專輯在發燒友中熱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老易又在番隅建立了新的錄音棚,在內陸注冊了新公司-------金麥,推出的第一張碟實在無法恭維,也許要維持公司的運作,不賺錢是不行的,只是希望它不要重復象太平洋影音公司等唱片公司的老路,淪落為不被人注意的標簽。       衷心希望雨果公司越來越好。    

(二)雨林唱片

        雨林唱片公司是2000年前后誕生的一家小型唱片公司,初識雨林還是從那張著名的八只眼演唱組的“青葉城之戀”。這張專輯引發了后來數不清的男聲四重唱組合紛紛推出專輯的熱潮,一時間神州大地仿佛最時尚的音樂是人聲組合,大家一股腦的都不聽獨唱而改聽重唱了。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冷眼看這一突現的文化現象,感覺國人的心態日益浮躁,唱片公司也越發惟利是圖,原本一件很好的事情一扎堆便成泛濫之勢,最后受傷害最深的是中國的音樂事業。不過這張專輯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繼“青葉城之戀”之后,雨林陸續推出了“三色馬”、“北斗星”、“忘不了”,普羅藝術推出了“老泥車”,直到最近星文公司推出了“吸鐵石”等等,但在我看來還沒有超過“青葉城之戀”的專輯。這張專輯最富魅力的應該是他們演繹的西部著名歌曲《達板城的姑娘》,四個人通過無伴奏的形式,多聲部的將這首充滿濃郁新疆風味的名曲演唱的極為精彩,充分表現出了男聲四重唱的魅力。這首歌的錄制也確定了雨林公司的錄音風格:人聲醇厚、定位準確、配器洗練。雨林公司在關注男聲組合的同時,也著眼于女生組合,“青燕子”、“廣州愛樂少女”等,盡管她們比起老牌組合“黑鴨子”還顯稚嫩,可她們甜美清醇的歌聲還是給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也為她們中的陳潔麗、毛柯、許嵐嵐推出個人專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雨林2001年推出的“聆極物語”系列是該公司一個相當不錯的系列,主唱為許樂、陳潔麗、黃韻等,這個系列選曲十分謹慎,錄音效果相當出色,平衡度非常好,至今我還經常聆聽。后來在這個基礎上推出的許樂、陳潔麗二重唱系列“閑情雅樂”、“舊夢難尋”等在各方面均無所突破,加之此時柏菲、太平洋影音公司等公司相繼推出類似的翻唱專輯,雨林的產品逐漸流于平庸。如果說雨林的組合專輯再度上升到一個不錯的高度,那么它在2004年推出的“青燕子交響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產品。盡管它依然逃不脫老歌翻唱,但它在編曲方面下足了功夫,使得這張專輯非常清新而富有靈氣。老歌翻唱的通病在這張專輯中盡管也體現的十分明顯,但它貴在并不過分夸張,始終保持一種淳樸的特質在里面。老歌翻唱特別是經典的主旋律歌曲、傳統民族歌曲翻唱的主要問題首先是演唱者沒有唱出歌曲中包涵的意境、情感。每一首經典的革命老歌都有她特定的時代背景、有著特定的時代情感與時代語言,她曾激勵過一個時代的人,她不同與一般的情歌酸曲,她是一個時代的聲音,甚至是一個時代的號角,而現在的許多翻唱將這些歌曲賦予了太多的柔情蜜意,遠離了創作者的初衷。而民歌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無論是高亢嘹亮的信天游還是低吟婉轉的江南曲,應該在翻唱中保留住它的地域特征、民族性格。其次是很多翻唱者為了顯示自己演唱風格的與眾不同,脫離模仿前人的印象,將這些經典老歌或將原曲改編得面目全非、或將歌詞改的詞不搭意,比如那英翻唱的《珊瑚頌》、孫楠翻唱的《萬泉河水清又清》等就是如此。最后是對這些經典歌曲編曲的肆意篡改,無論是配器還是節奏都與原曲已經差之天地,比如王力宏翻唱的《龍的傳人》。        雨林推出的個人專輯應該是近兩年風起云涌的翻唱大潮中比較好的,2003年陳潔麗一張清甜的翻唱專輯《一水隔天涯》著實在發燒市場上火了一把,幾乎占據了各大音響展和各家音響店鋪,使得幾乎同期上市的雨果黃紅英的《初次嘗到寂寞》、柏菲李爍的《假如我是真的》等都相形見拙。陳潔麗的聲音不錯,如雨后掠過田野的清風沁人心脾,如今她已然成為雨林的當家花旦,但我總感覺在歌曲的情感處理方面比蔡琴等人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雨林推出的另一個值得贊賞新人應該是毛柯,它渾厚的女中音比起古璇更象一杯綿長的紅酒,回味無窮。        雨林的樂器演奏系列還是在水準之上,雖然與雨果、風潮等公司的音樂唱片比較來看還顯得選材單一,可還是有相當的可聽性。藝術性最強的當屬《雪底游魂》,胡琴大師余其偉的演奏真可謂繞梁三日。其后推出的《風之獵》、《餓馬搖鈴》、《蘇南小調》也很有藝術水準,成為繼雨果、風潮等公司之后又一民樂發燒錄音公司,對宏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大有裨益。雨林的音樂小品系列如張毅的小提琴專輯《戲弓》、伍國忠的笛子專輯《戲竹》以及二胡《有誰共鳴》等都是休閑時隨意欣賞的佳作。雨林的樂器系列也保持著它人聲系列的風格,每種樂器的音色采錄的非常自然真實。        雨林的另一大貢獻應該是它整理了一部分經典老唱片,經過重新混音后出版,如《紅色娘子軍》、《長征組歌》、《草原兒女》、《沙家浜》、《紅燈記》等,使我們能用比較好的音質欣賞當年的經典劇目。算而今,雨林唱片公司依然屬于小型公司,這種蚊型唱片公司在海內外還是不少的,象香港的音樂堡、一聽鐘情等都是,這類小公司往往因其面臨市場的競爭與利潤的壓力,每推出一張唱片都非常審慎,因此往往制作出質量不俗的唱片。比起海外的公司,雨林還是有一定的欠缺,盡管它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我還想談談它的不足:       1、出盤的速度過快、質量高低不一。       雨林公司的出碟速度幾乎每月1到2張,就那么幾個人的制作班底,如何能保證制作的質量。俗話說“蘿卜快了不洗泥”,如果只將重點放到量上早晚會被聽眾所拋棄。而象音樂堡、一聽鐘情等公司一年都出不了幾張,而且每一張制作都非常精良。其音樂性和可聽性都非常高。       2、選擇歌手、作品的面較窄,作品雷同。        雨林公司的歌手差不多都是一個類型的,所選擇音樂作品風格也了無新意,歌曲幾乎都老歌翻唱,而伴奏配器幾乎都是一樣,往往獨唱完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象《舊夢何處尋》與陳潔麗的《一水隔天涯》、《金達萊》與《朝鮮》《樂海留聲》等;小提琴、二胡、笛子、古箏等專輯也大多是如此,統一首樂曲笛子奏完二胡奏,古箏奏完小提琴奏,曲目重復太多。而現在以類似風格制作的唱片多如牛毛,購買保留的意義越來越小。因此,雨林公司應該充分依賴內陸人才濟濟的優勢,大力挖掘有資質、有潛力新人、新作品,出版一些不同音樂風格的多元化的唱片。同時應更加關注一些著名歌唱家、歌手、戲曲表演家,為傳承優秀的民族音樂做出貢獻。因為他們往往具有非常出色聲音條件與演唱技巧,還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與深厚的藝術修養,但卻沒有好的錄音,從而影響人們對他們的欣賞。     3、應更加懂得尊重藝術、尊重聽眾。      雨林公司成立以來,除了一張《雨林制造》可稱為真正的原創音樂專輯,其他那種所謂的“原創填詞”實屬投機取巧、愚弄聽眾。這些填詞在藝術水準上與原詞往往有較大差異,尤其是一些外國歌曲填詞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因此,雨林公司若想有大發展,還是應該腳踏實地認真對待藝術、對待聽眾。      4、唱片的包裝、設計應向精品化發展。       雨林公司的唱片包裝大多比較一般,設計粗糙,不符合時尚精美的標準,里面的攝影水準不高,大多流于媚俗。因此,應該提高其產品的包裝質量,向雨果、風潮等公司學習,在設計與文案上多下些功夫。        希望雨林公司的藝術之路常青。   

(三)柏菲唱片公司

        同樣是在廣州的柏菲唱片公司,幾乎是與上次提過的另一家蚊型唱片公司-----雨林同時誕生,也正是它們的出現掀開了大陸地區以個人音樂工作室制作出版“發燒”唱片的序幕。糾其根本,這種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蚊型唱片公司對繁榮市場、普及音樂、引領“發燒”音響產業的發展的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推出的唱片形式過于類似,各公司大多是網羅幾位有一把好嗓的歌手翻唱一些口水歌,以至于呈現出泛濫之勢。        我是通過《HI-FI風情﹡一杯香茶》、《HI-FI﹡海港之夜》兩張專輯開始認識柏菲唱片公司的。發現這兩張唱片純屬偶然,主要是被它的包裝設計吸引,灰黑底色的紙盒上細致的分別印著兩張泛黃的遠景樹林照片,到是右上角柏菲公司的標志顯得相當突兀,破壞了封面的整體協調。看到《HI-FI風情﹡一杯香茶》封面的鉆天楊林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這是一張新疆民歌風情的專輯,演唱者是昔日全國歌手電視大獎賽的冠軍陳汝佳,與后來成為柏菲公司當家花旦之一的伽菲珈而以及另一名歌手陶曉蓓。沒有想到的是此專輯竟然成為陳汝佳留下的絕唱,一年后便傳出他駕鶴西去的消息,引起大陸流行樂壇不小的震動。陳汝佳的音色比較純凈,真假聲轉換自如,當初大獎賽上演唱的《黃昏放牛》、《故園之戀》堪稱經典,他的唱法在當時應該屬于比較先進的。《HI-FI﹡海港之夜》是一張前蘇聯歌曲專輯,也許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對前蘇聯歌曲情有獨鐘,象《海港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共青團員之歌》、《遙遠的地方》、《山楂樹》、《燈光》、《紡織姑娘》等都是令人百聽不厭的作品。這兩張唱片奠定了柏菲唱片的特點,錄音清晰、通透,合成器的運用比例比雨林的要豐富,營造出很強的HI-FI感,比較討好聽眾。        其后柏菲公司推出了極具影響的兩張專輯《璇曲蔓地*古璇(一)(二)》,一下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女中音迅速竄紅,成為各大音展與試音室的新寵,并被許多網友、音響媒體炒作為幾乎與蔡琴齊名的金嗓子。姑且不論古璇、蔡琴是否具有可比性,單說這兩張專輯的影響的確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柏菲公司在發掘特色歌手方面有其獨特的眼光。古璇的聲音醇厚、松弛但不失張力,有相當的可聽性。兩張專輯的歌曲選材個人看來并不成功,以古璇的聲音特點與歌曲駕馭的水平看,她比較適合演繹《長庭外》、《鼓浪嶼之波》等舒緩的小型慢歌以及《打起手鼓唱起歌》、《尼羅河畔的歌聲》等輕快而起伏不大的快歌,而對于《革命人永遠是年輕》、《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我愛祖國的藍天》、《二月里來》等充滿激情與力量的大型歌曲則明顯感覺到她聲音沖擊力的匱乏,《懷念戰友》、《送別》、《駝鈴》、《秋水伊人》等情感起伏劇烈的歌曲時則突顯她對這些歌曲理解上和處理上的單薄。(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聽聽百利公司推出的《秋水伊人》李谷一獨唱專輯中李谷一的演繹,真可謂繞梁三日。)隨后推出的《璇曲蔓地*古璇(三)》則使古璇終于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歌曲,雖然里面有兩首演繹的不倫不類的歌曲《你怎么舍得我難過》、《把根留住》,但總體看來是成功的,尤其是那首梅艷芳的名曲《女人花》被她演繹的很有味道。        個人認為柏菲公司推出的流行歌手專輯中最為出色的應該是竇鵬的《深情難了》。流行歌曲的演唱最重要的是具有獨特的風格,無論是樂隊還是個人,遍覽港臺大陸,歐美日韓,能在流行樂壇揚名立傳的無不是獨樹一幟。竇鵬那極富磁性的聲音就有其獨特的魅力,他演唱的《翠湖寒》、《愛的代價》、《深情難了》、《因為寂寞》等都比之原唱增添的不少自己的風格,深情中有一份灑脫、纏綿中不失豁達。這或許與他長期擔任鍵盤手與音樂人有關,在歌曲的理解與處理上技高一籌。而與昔日羽壇四大天王之一同名同性的趙建華推出的《為你鐘情》,可圈點之處并非其聲音的獨特與技巧的高超,而是其中的原創性歌曲。在翻唱風盛行的今天,該專輯的原創歌曲竟有四首之多,而且其中三首是趙建華自己作曲,比之雨林公司動不動就標明一個“原創填詞”要貨真價實多了。        伽菲珈而的《向往》、李爍的《君在何方》、姜蘇的《讓我們看云去》、李躍君的《寂寞公路》以及子皓、雯雯的二重唱專輯《男左女右》的推出,匯入了當今的翻唱大潮中,而且無一例外地染上了翻唱的通病。光靠一把不錯的嗓子而毫無感情的演繹,最終會淪落成發聲的機器。伽菲珈而、李爍、姜蘇一個賽一個的比拼著甜膩柔嗲,摧殘著一首首風格迥異、曾經感動過許多人的歌曲,演繹得如林妹妹般的“弱柳扶風”。編曲的手法也相當雷同,盡管包括香港《音響技術》在內許多樂評盡情鼓吹,但依然掩蓋不了內涵的淺薄。HI-FI不是萬能的,臉蛋也不是永恒的,只有用心去歌唱才能贏得長久的聽眾。鄧麗君的魅力在于她完美聲音里對人間真情的詮釋;蔡琴的魅力在于她唱出了歷練人生的感懷;可這些甜膩柔嗲帥哥靚妹們又憑的是什么呢?今天的社會,浮躁之風日甚,真正能潛心鉆研做事的少之又少,每每看到電視歌手大獎賽上那些妙齡歌手們對一個個日常生活常識、簡單樂理知識懵懂無知的時候,那種金質其外、敗絮其中的感受是如此的鮮明。藝術是需要積累的,這種積累來源于方方面面,我不知道當帥哥靚妹們整天游走于各地音展時他們積累的難道只是金錢嗎?        柏菲公司推出的藝術歌曲系列還是不錯的,《花開原野*萬山紅》、《在那遙遠的地方*肉孜阿木提》、《人間天堂*曲比阿烏》以及《崔崢嶸*中國經典聲樂作品專輯》等。萬山紅是我國優秀的戲劇女高音,音色優美、嘹亮,感情真摯、細膩,可塑性很強;而崔崢嶸的美聲唱法具有明顯的學院派特征,發聲方法相當規矩,氣息通暢,音色醇厚細膩,對歌曲內涵的把握比較到位,可惜的是里面歌曲的錄音電頻不統一,《飛吧,鴿子》、《燭光里的媽媽》等幾首歌曲的伴奏過于強調HI- FI性,有先聲奪人的傾向,對作品的整體協調性造成負面影響,而由廣州交響樂團伴奏的《我愛你中國》、《松花江上》等卻體現了柏菲公司不俗的錄音水準。知道肉孜阿木提是通過中央電視臺的一些文藝晚會上,他屬于抒情男高音,音色柔和。他的演唱具有濃郁的新疆韻味,這一點是漢族歌手很難做到的。他的缺點也是聲音的穿透力不夠,如《懷念戰友》顯得過于柔情。曲比阿烏是一個相貌嬌美的彝族歌唱家,她演唱的《情深誼長》、《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月琴彈起來》等歌曲非常有味道,我在現場親耳聆聽過她的演唱,音色甜美明亮。這兩張專輯的問題也在配器伴奏上,如何既使民歌保留原有的韻味,又能結合時代的特點,我認為應該在伴奏配器方面多下功夫,不要一味的二胡、竹笛加架子鼓,伴奏應該從歌曲本身的內容出發,為烘托作品的內容營造氣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柏菲公司與太平洋影音公司共同出版的《知音梁品》梁玉嶸個人專輯相當不錯,羅文的《幾許風雨》、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徐小鳳的《每一步》、《香江暖流》以及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等名曲,在梁玉嶸的演繹下相當動聽。梁玉嶸有著深厚的粵曲功力,聲音運用上非常講究,平實之中蘊藏著無窮的回味。此外,柏菲公司推出的《滄海一聲笑》紀念黃沾先生的專輯也很有可聽性,黃先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作品的確令人感動。黃沾在香港詞壇的地位怎么追捧都不為過,他的確是粵語歌詞的泰斗,聆聽他的歌,想想他的那篇《其實人間盡耳聾》的評述,看看四周浮躁的樂壇與音像市場,多少有些振聾發聵的意味。        柏菲公司出版的《水晶花園》是一張相當不錯音樂小品專輯,音樂均選自熱播的韓國影視作品,旋律優美動人,長笛、小提琴、大提琴、吉他、排蕭、口琴等樂器的錄音質感很好,作為床頭音樂或背景音樂相當不錯。   柏菲公司的出碟速度比不過雨林,質量上差不多,形式也比較雷同,蚊型唱片如何面對市場求得生存確實是一件值得探討的事。不過,畢竟柏菲公司已經形成自己的錄音特色,今后歌手的選擇上應該注重那些真正具有音樂才華,用心去做音樂的人。        衷心希望柏菲公司一路走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燒友必備HIFI試音碟
【歌曲】群星《雨林青澀HQCD》2019年4月[正版原抓MP3/WAV+CUE]
絲絲入扣·首首入味~非一般的女聲演繹馬小倩《追夢人 DSD》[WAV+CUE|115]
「雨林唱片」年度最暢銷唱片TOP10盤點
梅庵琴韻
伽菲珈而 -《響往》XRCD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镇赉县| 监利县| 斗六市| 金华市| 萨嘎县| 凯里市| 光泽县| 三都| 新竹市| 德令哈市| 景德镇市| 中卫市| 孝义市| 平阴县| 杂多县| 岳阳县| 拜城县| 图们市| 彭阳县| 涿州市| 钟祥市| 固原市| 九台市| 连平县| 迭部县| 合肥市| 澄迈县| 吐鲁番市| 秦皇岛市| 龙岩市| 五河县| 古田县| 华安县| 德昌县| 大方县| 莎车县| 新竹县| 元谋县| 宜兰县|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