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形容中國的時候總會說中國歷史悠久,事實也確實如此,從廣義上來說中國一共歷經了83個朝代,這些朝代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雖然其中很多朝代并不為人們所熟知,但是它們對華夏文明的傳承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研究歷史,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現在人們對于漢朝、唐朝以及清朝的歷史更加感興趣,就連外國人也對這幾個朝代有著一定的印象。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中,給西方國家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這些朝代,而是元朝。

元朝和清朝以及遼國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中少有的少數民族政權。而說到元朝很多人都會想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人們公認的一代天驕,他的軍事才能非常出色。如今很多人認為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應該是中國人。所以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國的,還是中國的呢?現在終于說清楚了。

我們先來說一下中國,中國這個說法最早要追溯到西周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主要指的是西周勢力范圍內管理的土地以及人民。這些人民當時傳承著同一種文化,后來漢朝建立以后,就將傳承這些華夏文化的人稱為漢人,這以后便出現了漢族的概念。也就是說西周時期的中國并沒有少數民族的存在。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很多少數民族開始融入中國。雖然遼國、元朝以及清朝被我們稱為少數民族政權,但是他們最后都融入到了中華文明中,我們也可以說這些少數民族被漢化了。
這就意味著那些少數民族同樣是中國人。而成吉思汗的民族雖然是蒙古族,但他確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元朝雖然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但是它依舊延續了之前幾個漢族王朝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并且在生活中也出現了漢化的情況。
雖說當時有不少人是反對漢化的,但是在時間的作用下元朝的少數民族開始習慣漢人的生活,再加上當時漢人的人口規模也遠遠大于少數民族,這些都導致元朝的少數民族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被漢化。所以說成吉思汗確實是一個中國人。

我們去閱讀中國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中國發展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民族融合。如果沒有經過這一步,中華文明不會如此的絢爛多姿。也正是因為中國融合了多個民族的智慧,所以中國的發展才能夠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