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羯族的崛起、衰落過程
2021-07-25 21:34活力創作者

所謂的“五胡”,雖然各領風騷一時,但他們的人口數量終究屬于“少數派”,文明體系也比較落后,所以最終的結局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在曠日持久、持續百年的戰爭中被消耗掉,具體方式有戰死、被屠殺;

第二,通過學習、通婚,在文化、制度、血緣上完全融入中原;

第三:遷徙,被吸收進周邊的其他少數民族。

至于最終走向了哪種結局,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其實還是在于“五胡”統治者本身。人類社會的規則說來復雜,但其實也很簡單:種什么瓜、得什么果——

政策相對溫和、促進融合與和解、擁抱先進文明的,最終將被吸納,并為后續的歷史發展作出貢獻,如氐、鮮卑;

相反,那些殺害、欺辱別人,并且自己內部也互相殘殺的,最終一定沒好果子吃。比如唯一一個被采取了針對性大規模屠殺的部族——羯族。

關于羯族的來源、特點,如今的史學研究已經有了清晰的概念。我們首先從“五胡”的來源說起。

兩漢是我國歷史首個巔峰期。作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大一統王朝,兩漢武力與文化的多重擴張,征服、歸化了許多少數民族(最典型的就是匈奴);而在兩漢末期,由于戰爭導致的人口銳減,中原統治者時常采取吸納周邊人口的方式來補充勞動力缺口。比如東漢名將馬援就曾在擊敗羌人后,遷徙了大量歸降人口于關中;曹魏也曾吸收氐族來抵抗蜀漢的進攻。

經過上百年的推移,到了西晉初年,中原統治區域內已經形成了五大少數民族群體,即所謂的“五胡”:居住于遼東、遼西的鮮卑各部,與漢人混居在關中地區的羌、氐,主要集中在并州(今山西省)的匈奴各部,以及匈奴的一支——居住在并州上黨武鄉羯室(山西遼縣)的羯族。

《晉書·石勒載記》稱:“石勒字世龍,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匈奴這一名稱,其實并不代表著某個單一民族。最初的匈奴起源于中原北邊;西漢初期,達到極盛階段的匈奴人東征西討,控制區域極盡遼闊,觸角甚至達到了中亞。那些被他們征服的游牧人口也被稱為“匈奴”,只是根據特征分屬各部。

“羯族”這一名稱源于這支匈奴人所居住的地點。他們之所以獨為一“胡”,也許源于他們獨特的來源:據考證,他們原本是中亞康居人,兩漢時期被匈奴征服;隨著匈奴被漢王朝擊敗、招降,部分康居人跟隨匈奴南遷、內徙于并州上黨一代。

因此,羯人在長相上與東亞人的普遍特征不太一樣。史書中的細節透露出以下兩點:

其一,他們深目,比如太子詹事孫珍(羯人)向侍中崔約(漢人)請教治療眼病的辦法,結果對方以“用眼窩裝尿”來取笑他眼窩太深;同樣具備這一特征的太子石宣知道后,深深地感受到了歧視,于是暴怒地殺了崔約一家。

其二,他們鼻梁高挺、胡須濃密。冉閔頒布殺胡令時,“高鼻多須濫死者半”,很多鼻梁高挺、胡須濃密的非胡人也被誤殺。

在那個時候,由于中原王朝過于強大,在這些內遷的胡人面前擁有絕對的優越地位。因此,一方面,雖然西晉朝廷將這些少數民族視同普通子民,讓他們承擔與漢人百姓同等的義務,即“服事供職,同于編戶”;但在另一方面,這些胡人卻備受欺辱,就像《徙戎論》里提及的那樣:“士庶玩習,侮其輕弱”,結果就是讓他們“怨恨之氣毒于骨髓”。

長相“丑陋”的羯族就更不怎么地了。雖然內遷時日已久,但他們仍保留著部落組織,石勒家族就是“小率”。西晉時期,他們大部分人已經放棄游牧、從事農耕,但絕大多數只能充當漢人地主的傭工,生活比較困苦。連擔任部落小帥的石勒也同樣如此,年輕時的他曾長期為地主郭敬、寧驅打工,對方的照顧曾讓他感激涕零,干活時特別賣力。

由上可以看出,當時西晉朝廷在民族融合方面做的確實不怎么地,所以即使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期間,也經常爆發內遷少民的起義。不過那時的西晉王朝國力強大、武力爆棚,解決起來沒啥壓力。

不過在司馬炎死后,一切都搞砸了。由于國家武裝力量都掌握在藩王手里,“八王之亂”已不再是單純的皇族爭權,轉而升格為一場空前的浩劫,它不僅摧毀了中央朝廷的公信力,還消耗掉了不計其數的精兵強將,導致完全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力。

而在任何時期的戰亂中,最大的受害者永遠是老百姓。西晉的土地兼并本就嚴重,此時的戰爭、災害、疫情疊加,還有一位“何不食肉糜”的皇帝高高在上,造成了餓殍滿地、流民遍野的慘狀。

羯族人自然也逃不掉這場劫難。當時的并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為了籌集軍費,直接派人在轄區內抓捕胡人,其后賣到山東。石勒和他的大量族人被抓,由佃農淪為了奴隸。沒多久,石勒干脆直接下海,當起了強盜。

與此同時,享受了系統漢文化教育、卻又保留了游牧民族強悍的匈奴貴族劉淵趁機起兵,他打著漢室外孫的旗號、建立漢國,掀起了以推翻晉朝為目的的武裝反叛。由于劉淵名聲大、圈子廣,中原大量武裝勢力前去投靠,既有漢族武裝頭領王彌,也有羯族流寇石勒。

幾乎整合了北方所有反叛力量的匈奴漢國,很快成了西晉王朝無法應對的強悍敵人,其中,軍事天才得到充分展現的石勒表現得尤為突出。

以匈奴漢國“都督山東征討諸軍事”身份,石勒率軍橫行中原,也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自己的雙面性。

一方面,他曾在攻城略地之后大行屠戮,在鄴城、趙郡、中丘殺害了大量晉軍、乞活軍將士;

另一方面,在攻陷壺關、魏郡、頓丘等地后,他卻也能約束隊伍、秋毫無犯,得到了當地人的愛戴,“百姓懷之”。

此外,石勒還獲得了大量中原漢族士人的支持,并且由其中的一些文人組成了“君子營”,成了他的智囊團。

在為劉氏效力的過程中,石勒的實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手下的各族將士達到了十余萬。我們要注意的是,根據史料來看,當時的羯人并非只為石勒效力,除了漢人的乞活軍外,中原各股武裝大多都是各民族將士混合。

公元311年,石勒抓住西晉東海王司馬越病死的戰機,率輕騎奔襲、殲滅了十多萬晉軍主力,并在隨后參與攻破洛陽城、俘虜晉懷帝;公元312年,他放棄進軍江南,掉頭北上,以“北據鄴城之險,以經營河北,逐鹿天下”,開始了實質上的自立門戶。

在接下來的數年里,石勒先后擊敗了東晉并州刺史劉琨、幽州刺史王浚,幾乎完全占據了河北地區;到了公元319年,當匈奴漢國內亂、劉曜稱帝后(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石勒正式在襄國自稱趙王(史稱后趙),一個由羯族人建立的政權從此建立。

到了公元329年,石勒滅亡前趙,基本統一了北方,自己也在下一年正式稱帝。由羯族奴隸到中原皇帝,石勒的逆襲在中國歷史上很讓人津津樂道。

在位期間,石勒的表現可以一分為二的看:

一方面,他起用漢人士子、參照魏晉王朝建立各種政治制度,重視教育、設立學校,對傳統儒家經學較為提倡;同時,他嚴明法規、嚴懲貪腐,同時還核實戶口、勸課農桑、減輕租賦,在很大程度上對安定社會、恢復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在另一方面,后趙實行“胡漢分治”政策,分別派官員主管胡、漢事務,并且稱羯人為國人、漢人為趙人,禁止人們提及“胡”這個字(自卑),但也禁止胡人欺侮漢人。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卻難以嚴格落實,比如石勒鄭權中的參軍樊坦,就曾在半路上被羯人搶去了衣物,石勒雖然對其進行了補償,但卻未能在制度上杜絕這種風氣。

整體而言,就皇帝這個身份來說,石勒雖稱不上優秀,但也不是太差。他統治期間,北方暫且得到了安寧。

到了公元333年,石勒死,儒雅的太子石弘接班。然而,石勒侄子、悍將石虎輕松地攫取了權利、自己取而代之,開始了其殘暴的統治。

石虎在之前的征戰期間就顯得比較兇殘,石勒一度想將其鏟除;但最終由于愛惜其軍事才華,且寄希望于能隨著閱歷的增長改變脾性,未能及時消除這一隱患。如今,石虎果然一手毀滅了后趙,他堪稱史上排得上號的暴君:

石虎窮兵黷武,雄心勃勃地要東攻前燕、西擊前涼、南滅東晉。為此,他毫無節制地增加人民負擔,他曾下令有免兵役特權的家族,五丁取二,而沒有特權的家族則所有丁壯都需服役;還曾下令全國上交軍需品,不交者格殺勿論,無數百姓不得不賣兒賣女應對;

石虎極盡驕奢淫逸,他酷愛大宴群臣、外出游獵,為此還把河北大片良田開辟為獵場,膽敢闖入者被處以死刑;各級官員利用這一規則欺壓、勒索百姓,大量老百姓家破人亡;

石虎曾從民間掠奪3萬多名妙齡女子,甚至公然強搶有夫之婦,敢于反抗者悉數被殺,一大批家庭夫妻離散。為了容納這些美女,石虎在各地興建宮殿,征調用人力40萬。

在石虎的殘暴統治下,后趙大地生靈涂炭,無數百姓缺衣少食、賣兒賣女來應對朝廷的殘暴征斂,就這樣還無法完成任務,只好全家自縊而死。據稱一些城邑道路兩邊的大樹上掛滿了尸體,一眼望不到邊。

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石虎殘暴,他的兒子們也有樣學樣。公元337年,他的太子石邃想效仿冒頓弒父奪位,石虎得知后,將石邃全家處死;

然而,到了公元348年,他的第二位太子石宣不滿石虎偏愛石韜,竟然派人刺殺石韜、密謀弒父奪位。暴怒的石虎將親兒子石宣虐待致死、挫骨揚灰,隨后將其全家處斬,東宮數千無關人員全被車裂,十余萬人東宮衛士謫戍涼州,由此引發了戍卒大起義。

而在公元349年,當石虎死后,后趙迅速陷入了類似于“八王之亂”那樣的內斗,經過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搏殺,石虎的養孫——石閔奪取了權力。

石閔是漢人,本名冉閔。在血洗宮城、幽禁皇帝石鑒后,他為了辨別支持者與反對者,在鄴城下令:“與朝廷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于是百里之內的漢人都紛紛涌進城,而那些胡、羯也搶破頭想跑出城,以至于城門被堵得死死的。

石閔明白胡人不愿為己所用,于是下令所有漢人:凡是斬殺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殺胡令”。

有功名利祿的誘惑,再加上平時早有宿怨,一天之內,數萬胡人尸首分離;隨后石閔更是親自出馬,幾天內,共有20多萬羯胡被誅殺,鄴城內外堆滿了尸首,淪為了財狼的食物。同時,石閔還密令各地駐軍中的漢人將領清除羯胡。一時間,后趙境內血雨腥風、一片尸山血海。

不過,當時的羯人并沒有被滅族。當時,后趙有大量各族將領不服從石閔,他們紛紛裂地自守,各自擁兵數萬;石氏宗室石祗占據襄國,石琨奔往冀州,這些人都跟石閔互相攻伐。

第二年初,石閔將尚在鄴城內的28位石虎子孫全部殺死,石氏幾乎被滅族。沒多久,石祗死于部下之手,兵敗的石琨逃向東晉后也被處死,石氏被滅。

而殘余的羯人,要么歷經九死一生逃回故土,要么投奔其他勢力、繼續茍延,徹底失去了作為一個群體而存在的可能性。

而在近一百年后,南北朝時期的頂流梟雄爾朱榮、侯景也被人稱呼為“兇羯”。不過,根據官方史書來看,這二人并不是羯人,極有可能是多民族混合的雜胡而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羯族|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后趙政權,成為北方游牧民族政權之一
羯族消失一千五百年后,后裔被發現,其至今仍有顯著特征
還原歷史真相,為民族英雄正名——冉閩天王!
文明與野蠻系列——淺談歷史上華夏文明與北方民族千年的碰撞(三)
他為抵抗外族入侵血灑疆場,歷史卻不能給他一個公道
五胡亂華有多殘酷?為什么史書不愿提及?這些你都知道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大埔区| 郑州市| 兴安盟| 奇台县| 台中县| 顺义区| 从化市| 祥云县| 罗源县| 治多县| 三原县| 鞍山市| 织金县| 阳春市| 西和县| 宜章县| 化隆| 彭泽县| 烟台市| 阿勒泰市| 青岛市| 开化县| 巴彦淖尔市| 天台县| 吕梁市| 临汾市| 达日县| 隆林| 旺苍县| 平江县| 濉溪县| 崇仁县| 涿州市| 息烽县| 石门县| 库伦旗| 萨嘎县| 九江县| 勃利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