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上中篇鏈接:
古都按名勝古跡留存程度排名,誰才是中國的歷史第一古都?(上)
古都按名勝古跡留存程度排名,誰才是中國的歷史第一古都?(中)
歡迎大家閱讀。
6.幸運的杭州和北京
這四座是主要的被毀掉的古都,也有兩座古都幸運保留了下來。
第一個就是杭州。
北宋一開國,中原百廢待興,然而,休養生息近百年的吳越王國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經過百年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
當中原地區還在經濟恢復時,吳越王國的經濟車輪仍然飛速運轉著,和渤海國、高麗國、大越國交往的船只一刻也沒有停歇。
此刻的杭州,已是一副“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的興旺景象。因此,北宋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余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于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杭州開始了富甲天下的歷史。
靖康之變之后,經歷了數十年大戰和簽訂合議,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但是南宋朝廷很快就忘記了半壁江山的恥辱,開始日日歌舞,這也極大促進了南宋時期杭州的繁榮。
南宋時代的臨安城在錢王修筑的羅城基礎上建筑,在布局上開創了“南宮北市”的先河,把皇宮放在了南方,之前所有的都城,皇宮都在北方,民居在南方,臨安城卻沿襲了錢王王宮的設置,宮城在南邊,可能跟南宋朝廷認為這不是都城,都城在汴梁有關吧。
臨安最繁華的就是御街,兩旁集中了數萬家商鋪,臨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今天杭州城的清河坊還有這條御街的痕跡,大家去杭州可以去看看。
南宋臨安城
南宋偏安一隅,這個南宋皇城也是面積最小的
南宋朝廷醉生夢死的景象被詩人林升詬病,他寫下《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時代的臨安城十分繁華,然而南宋最終還是被元朝滅亡了。宋亡后臨安城多災多難,南宋皇宮被存疑的民間失火燒毀,雖然元朝時期馬可波羅還稱贊杭州是世界上最華美的天城,但是臨安已經不及宋時。不過杭州人無所謂,他們不稀罕皇宮,有西湖就夠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杭州也并沒有被毀掉,毀掉的只是一個和西湖格格不入的小皇宮,但是只要西湖在,杭州就會在。
古都保留最完整的就是北京。
北京正好位于華北平原和燕山山脈中間,還有京杭大運河的補給,既有農耕區源源不斷的補給,又有燕山山脈阻隔北方。可以說,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北京地處農耕區、游牧區的交界處,如果一個政權能夠同時統治農耕區和游牧區,那么,北京就可以同時控制住這兩大區域。
所以,北京對于擁有草原的元朝和清朝來說,是巨大的優勢。對于今天來說,同樣是巨大的優勢。
雖然元大都并不是今天北京的位置,但是四四方方的規劃也是影響了后世的北京城規劃。
元大都
也唯有北京能同時控制住農耕區和游牧區這兩大區域。
那么,為何金朝不行呢?因為金朝只有半壁江山,大運河又經過戰亂年久失修,金朝既不能控制農耕區的南宋,又不能控制游牧區的蒙古,又沒有大運河的糧食補給,當然不行。
但是大一統的王朝就可以,這就是元朝定都北京的理由,忽必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定都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繼續疏浚、開挖更直接的京杭大運河。這條大運河保證了元明清三朝的糧食供應,畢竟中國的糧食大多來自于江南,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康熙皇帝重視的除了三藩,便是漕運。
朱元璋定都南京,憑借著江南經濟的開發,成功北伐,得到了元大都,但是朱元璋并不想定都北京,因為定都北京意味著要能完全控制農耕區和游牧區才可以。
朱元璋曾經想遷都長安、洛陽或者開封,看到這三座古城都十分殘破,放棄了念頭,明朝建造的西安府讓長安得到了新生,雖然長安喪失了作為首都的資格,卻獲得了新生,今天的西安依然繁華。
在徐達北伐,攻入大都的時候,鮮為人知的是元朝曾經在大都有一座“元故宮”。
其實元朝皇宮的存在是肯定的,元朝既然定都大都,肯定有皇宮,元朝皇帝再愛草原,也不會天天住在蒙古包里啊。
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載了元朝宮城和皇宮,他說元大都的城墻是白色的,皇宮頂是藍色的,這個很令人詫異,今天我們知道,城墻大多是灰色的,故宮的頂是金色的,說明元故宮和后來的故宮完全不同。
事實上,忽必烈定都大都之后,就命令劉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兒建造皇宮,所以這座皇宮很有異域風情和蒙古特色,是在金朝離宮的基礎上建造的。
蒙古文化源流園復原的元皇宮
可是,元朝皇宮哪里去了呢?1368年,北伐的徐達勢如破竹,攻克大都,元朝滅亡。隨之消失的就是元朝皇宮,統治中原百年的元朝肯定有一座皇宮,歷史學家認為,這座皇宮可能被徐達根據朱元璋旨意燒毀了,或者說拆毀了。
因為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并不是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大家覺得元朝皇宮只是被燒毀了。
最后是考古給了答案,考古人員在故宮隆宗門一帶居然發現元代宮殿器物,這些器物主要以陶瓷為主,并且是當時最著名的磁州窯黑梅瓶殘片。由此證明這一帶,確實存在元代宮殿遺址。而故宮研究所所長李季講解,故宮屬于在遺跡之上建筑宮殿,這種特殊地層在隆宗門一帶獨有。
這說明元朝皇宮可能并沒有被完全燒毀,而是拆除了,木材和石塊用來修建燕王府或者故宮了。
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讓北京重新成為了國都,因為朱棣知道,定都南京無法控制游牧區,明朝必然短命。只有遷都北京,才能控制游牧區,明朝才能長治久安。
朱棣耗費了數十年營建了北京故宮,不久遷都北京,而朱棣也知道,要想安穩定都北京,一定要控制農耕區和游牧區,所以多次北伐蒙古,但卻未能徹底消滅北元。
朱棣對北京最大的貢獻就是規劃了北京城,今天的北京城道路十分寬闊,每個區域都四四方方的,就來自于朱棣的規劃。
明清北京城一直保留至今
朱棣沒能徹底消滅北元,導致明朝在面對蒙古威脅的時候十分危險,大多數昏君玩脫的時候就命懸一線,比如說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皇帝都被俘虜了,幸而于謙北京保衛戰力挽狂瀾。嘉靖皇帝時期,也有庚戌之變,俺答汗差點攻破北京。
只不過,到了清朝,這樣的威脅就不存在了,滿蒙一家,而且清朝本來就來自于關外,只不過康熙時期,噶爾丹又強盛了起來,甚至到了北京附近,康熙甚至親征噶爾丹,經歷康雍乾三朝,清朝才消滅準噶爾。
今天,北京是六大古都中唯一保留了古代皇宮的古都,中國也有其他城市保留有皇宮,比如沈陽有沈陽故宮,長春有偽滿皇宮等,但是它們畢竟偏居一隅,北京的故宮是中國唯一保留的大一統王朝皇宮,這是毫無疑問的。
之所以詳細講述各古都的歷史,是希望大家能有個大致的印象,不至于排名的時候一頭霧水。
好了,說了這么多,開始給古都排名了。
排名之前我綜合了各個朋友的觀點,主要有兩個看法。
第一個,按照名勝古跡留存程度來排,古都自然要有古都的特色,像鄭州,幾乎沒有古跡留存的,就完全沒有古都味道,這也是本文起初的觀點。
第二個,按照古都存續的時間來排,這也是最廣泛的看法,古都肯定是作為皇城最久的最牛,最短的自然王氣最短。
綜合這兩種看法,我決定用兩種標準來衡量,兩個各50分,總分100分,最后兩個相加,就是它們的分數。
7.古都名勝古跡留存程度排名
古都,意為古代的都城,應該滿足這五個條件,以下列出五個條件,每個10分,滿分50分,滿足得全分,不滿足得三分之一:
1、要有皇族的宮殿,皇城和古城最大的不同就是皇城有皇宮,作為某一政權都城的城市,一定要有皇宮,都城組成要素遺存的完整程度,首先要看皇宮。明清北京故宮相對完整,得分無疑就高。有皇宮的得10分,皇宮被毀、只剩下部分的得5分,只剩下廢墟的得3分。
2、要有皇族的宗廟和陵墓,皇城除了供皇帝居住外,還有供奉列祖列宗的宗廟,以及祖先的陵墓,在附近城市的也可列入其中,王陵和皇陵是都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城之郊,陵寢建筑林立,陵區煙霧繚繞,哀樂低回,營造出一種亡靈之城的氣氛。宗廟和陵墓保留的得10分,被毀、只剩下部分的得5分,只剩下廢墟的得3分。
3、要有主要的城市建筑痕跡,比如城墻。古都除了皇城,還有居民所居住的地區,一定要有城墻,保留了城墻的得10分,部分保留、被毀、只剩下部分的得5分,只剩下廢墟的得3分。
4、要有一定的名勝古跡地面設施,比如亭臺塔樓,比如鐘樓、鼓樓等,或者著名古建筑,地面設施相對完整的得10分,被毀、只剩下部分的得5分,只剩下廢墟的得3分。
5、要有一定的文化遺產,看不見的文化就是城市的古都歷史底蘊,看得見就是世界遺產,擁有世界遺產的得10分,沒有世界遺產的不得分。
廢話不多說,來打分。
一、北京
北京是保留最為完好的古都了,古代王朝滅亡,一般都被后來者燒毀了都城,北京很幸運,清朝遇到了現代文明。
1、北京明清宮城保存基本完好,即故宮,得10分。
2、保留有天壇,周邊有明十三陵,得10分。
3、城墻部分保留,新中國拆除了一部分,得5分。
4、有大量古建筑保留,比如頤和園等,得10分。
5、北京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即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明清皇家陵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京杭運河,在中國各省市區名列前茅,得10分。
綜上所述,北京得分45分,是保留最為完整的古都,如果不是古城墻被拆,應該可以得滿分。
二、南京
南京損毀嚴重, 明代宮城、皇城傾廢,但世界第一大城都城城垣風光依舊。但是南京的名勝古跡陵墓偏多,建筑物偏少,導致南京陰氣太重。
1、保留有皇族宮殿,南京只有總統府和天王府,至于明故宮等,已經沒有留存,只有遺址,得3分。
2、保留有明孝陵,六朝帝陵等基本完整,得10分。
3、南京明城墻基本保留,且是世界最大城墻,得10分。
4、有部分古建筑保留,比如雞鳴寺等,總的來說,比例不是很大,古建筑偏少,遺址偏多,得5分。
5、南京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即明孝陵,得10分。
綜上所述,南京得分38分。
三、西安
西安是強漢盛唐的都城,但是千年古都地面建筑幾乎蕩然無存,可是幸運的是,雖然秦帝國首都是咸陽,秦始皇的陵墓卻在渭河南岸的西安。秦漢隋唐三十余座帝陵, 構成了渭南渭北獨特的墓葬文化。
1、保留有皇族宮殿,此項西安自然沒有保留,不管是未央宮還是大明宮,都化作了灰燼,今天只有遺址公園,得3分。
2、保留有秦始皇陵、西漢陵墓和唐朝陵墓,基本完整,得10分。
3、城墻基本保留,也是明城墻的代表,得10
4、有大量古建筑保留,比如大雁塔、西安鐘樓等,但是比例不是很大,古建筑偏少,遺址偏多,得5分。
5、西安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即秦始皇陵、未央宮遺址、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其實只有兩項,后面5處都是“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得10分。
綜上所述,西安得分38分。
四、洛陽
洛陽,損毀比西安更為嚴重,不光有戰亂,也有黃河等自然災害,生在蘇杭,葬在北邙,邙山陵墓文化是特色。
1、保留有皇族宮殿,洛陽興廢多時,早就沒有宮殿遺存了,得3分。
2、葬在北邙,保留有邙山陵墓,東漢皇陵、曹魏皇陵和北魏皇陵,大部分帝陵完整,得10分。
3、隋唐洛陽城的城墻,因為太過于久遠,只有極少部分保留,幾乎等同于遺址,得3分。
4、洛陽大部分都是遺址,只有龍門石窟是古建筑,古建筑較少,得3分。
5、洛陽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即龍門石窟、洛口倉、含嘉倉、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漢函谷關遺址,其實只有三項,洛口倉和含嘉倉屬于大運河項目的組成部分,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漢函谷關遺址都屬于“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組成部分,得10分。
綜上所述,洛陽得分29分。
五、開封
開封是損毀最為嚴重的古都,城摞城之下,地面建筑物幾乎蕩然無存、喪失殆盡,嚴重影響了古都特色和得分,今天開封的旅游主要靠新建的“清明上河園”,很少有古跡,就可見一斑。
1、保留有皇族宮殿,開封已經城摞城了,自然沒有宮殿了,得3分。
2、開封附近無皇陵,大多被黃河水淹了,北宋帝陵在附近的鞏義市,但也可以算是開封的遺產,得5分。
3、開封清代城墻是中國現存的僅次于南京城墻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目前部分保留,得5分。
4、開封并沒有大量古建筑保留,大多被黃河淹沒,只有鐵塔保留了下來,得3分。
5、開封并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畢竟大部分淹沒于黃河底,附近的登封有“天地之中”建筑物,少林寺和嵩山屬于此,但不屬于開封,開封是七大古都中唯一沒有世界遺產的城市,得3分。
綜上所述,開封得分19分。
六、杭州
杭州更多是作為和蘇州一樣的名城,而不是古都存在著,沒有留下一處皇宮建筑。西湖是南宋以來杭州的驕傲,有西湖就有杭州,但是和古都就關系不大了。
1、杭州并沒有保留南宋宮殿,而是被元軍焚毀,得3分。
2、杭州附近無陵墓,南宋帝陵在附近的紹興市,和洛陽一樣,可以算作部分文化遺產,得5分。
3、杭州城墻未能保留,只有臨安城遺址,得3分。
4、有部分古建筑保留,比如靈隱寺等,但是古建筑的比例不是很大,得5分。
5、杭州有1處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即西湖,有2處世界文化遺產,京杭運河和良渚遺址,得10分。
綜上所述,杭州得分26分。
七、安陽
安陽其實作為古都很多人不服氣,特別是覺得鄴城不應該歸屬于安陽,不過此項評分不影響,因為鄴城今天也只有遺址了,被漳河沖毀了,就算鄴城屬于安陽,也無法給它加分。
1、保留有皇族宮殿,無論是殷還是鄴,距今都太過于久遠,只有廢墟保留了,故為殷墟,得3分。
2、保留有曹操高陵,最近剛剛挖掘,但只有部分,大多數被黃河沖毀,得5分。
3、未能保留城墻,得3分。
4、沒有大量古建筑保留,不管是殷墟還是鄴城都是遺址,得3分。
5、安陽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即殷墟,得10分。
綜上所述,安陽得分24分。
好了,七大古都打分完畢,下面是分數:
北京,45分。
南京、西安,38分。
洛陽,29分。
開封,19分。
杭州,26分。
安陽,24分。
排名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陽>杭州>安陽>開封。
8.古都按照建都時間長久排名
可是,如果這么排名,不少人有意見,因為這只是對古都今天的留存進行了排名,歷史上強大的漢唐明清讓北京和西安排名靠前,恥辱的靖康之恥最終讓開封墊底,當然開封墊底主要是黃河水患的緣故。
因此,還必須有第二種排名法,按照古都建都時間長久來排名,這也是最簡單的一種,誰當得久,誰就是第一。
問題又來了,以什么標準呢。比如有大一統朝代的首都,也有割據王國的首都,身為不同的古都,得分應該是不一樣的。
同樣,除了歷史承認的王國、王朝,還有很多臨時的政權、農民起義的首都,這些得分和正規的朝代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設定如下標準:
1、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此項滿分20,超過20分不累加。
2、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超過10分不累加。
3、做過臨時政權、農民起義首都的,有1次加1分,此項滿分10,超過10分不累加。
這三項滿分40了。還有10分在哪里呢,就是延續程度,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此后多少年得多少比例的分,如400年得4分。
有這幾項規則,下面來好好算下這七大古都作為都城的時間。
這里要特別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宋朝,宋朝是局部統一,北宋不能算作“大一統王朝”,雖然北宋是正統王朝,不和南宋一樣偏安一隅,但是委屈北宋了,和南宋一樣算“割據王國”,這個沒辦法。
第二個就是時間截止問題,這里沒有夏朝的問題,因為沒算鄭州,所以這里是從殷商開始,到清朝截止,不包括民國。
第三個問題就是不算陪都,不然歷史上的都城就太多了,但是遼金是五京制,不算陪都,都是正式京城,遼金是算的。
下面來排名。
一、北京
北京是近一千年的帝都,那么歷史上北京做過哪些古都呢?
1、大一統王朝:元朝、明朝、清朝,3次。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15分。
2、割據王國:戰國燕國、十六國的前燕、遼國、金國,4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安祿山的燕、五代桀燕、大順,3次,有1次加1分,3分。
4、北京作為都城時間,戰國燕442年(燕國800年,一半在薊)+十六國前燕5年+安祿山燕3年+五代桀燕2年+遼國181+金國61年+元朝96年+明朝223年+大順1年+清朝268年,一共1282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
綜上所述,北京總分38分。
二、南京
歷史上,南京以六朝古都著稱,但是不止6個朝代,做過哪些朝代的古都呢?
1、大一統王朝:明朝,1次。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5分。
2、割據王國: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其中還短暫做過南宋的都城,忽略不計,7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桓楚、侯景漢、南明、太平天國,4次,有1次加1分,得4分。
4、南京作為都城時間,六朝共323年,桓楚、侯景漢不累加+南唐38年+明朝53年+南明1年+太平天國11年,一共426年,得4分。
綜上所述,南京總分23分。
三、西安
長安是強漢盛唐的首都,西安做過哪些朝代的古都呢?
1、大一統王朝:西周、西漢、新朝、東漢末年、西晉末年、隋朝、唐朝,共7次,這里不包括秦朝。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此項滿分20,得20分。
2、割據王國:十六國的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共5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新莽時期的更始帝、赤眉軍、十六國時期的西燕(不被承認)、黃巢的齊、大順,5次,有1次加1分,得5分。
4、西安作為都城時間,西周350年+西漢210年+新朝14年+更始帝赤眉軍2年+東漢末年6年+西晉末年3年+前趙13年+前秦42年+后秦31年+西燕10年+西魏21年+北周24年+隋朝37年+唐朝274年+黃巢齊和大順忽略不計,一共1037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
綜上所述,西安總分45分。
四、洛陽
總是和西安成對出現,在漢唐上演雙城記的洛陽做過哪些王朝首都呢?
1、大一統王朝:東周(不算西周的成周)、東漢、西晉、隋朝、武周,共5次,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此項滿分20,得20分。
2、割據王國:曹魏、北魏、后唐、后晉,4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新莽時期的更始帝、李密的魏、王世充的鄭、安祿山的燕,5次,有1次加1分,得5分。
4、洛陽作為都城時間,東周514年+更始帝1年+東漢189年(其余6年在長安)+曹魏46年+西晉47年(其余3年在長安)+北魏41年+隋朝14年+李密王世充1年+武周15年+安祿山燕國1年+后唐13年+后晉2年,一共884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8分。
綜上所述,洛陽總分43分。
五、開封
開封做過哪些王朝首都呢?
1、大一統王朝:沒有說過了,委屈北宋了,和南宋一起,不能算大一統,0分。
2、割據王國:戰國魏、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朝,7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張楚、劉齊、韓宋,3次,有1次加1分,得3分。
4、開封作為都城時間,戰國魏136年+五代共38年+北宋167年+張楚劉齊6年+金朝14年+韓宋8年,一共369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3分。
綜上所述,開封總分16分。
六、杭州
杭州做過哪些王朝首都呢?
1、大一統王朝:沒有,有1次加5分,得0分。
2、割據王國:吳越,南宋,2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得6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方臘,得1分。
4、杭州作為都城時間,吳越71年+方臘1年+南宋141年,一共213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2分。
綜上所述,杭州總分9分。
七、安陽
這里必須算進鄴城了,不然就只有殷商一個王朝了,鄴城是哪幾個朝代的首都呢?
1、大一統王朝:商朝,有1次加5分,得5分。
2、割據王國:戰國衛、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6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滿分10分,得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瓦崗寨,在安陽的滑臺,得1分。
4、安陽作為都城時間,商朝273年+衛國29年(在楚丘,今滑臺,后遷都鶴壁)+后趙16年+冉魏2年+前燕13年+東魏16年+北齊27年+瓦崗寨8年,一共384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3分。
綜上所述,安陽總分19分。
好了,七大古都打分完畢,下面是分數:
西安,45分。
洛陽,43分。
北京,38分。
南京,23分。
開封,16分。
安陽,19分。
杭州,9分。
排名是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安陽>杭州。
可能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古都排名。
前面說了,按照存續程度得分是:北京,45分、南京、西安,38分、洛陽,29分、開封,19分、杭州,26分、安陽,24分。
兩者相加就是最后的總分:
北京:83分。
南京:61分。
西安:83分。
洛陽:72分。
開封:35分。
杭州:35分。
安陽:43分。
最終北京和西安最高,北京存續程度高于西安,建都時間短于西安,最終兩者分數相同,堪稱奇跡和緣分。
排名是北京=西安>洛陽>南京>安陽>開封>杭州。
再回到譚其驤說的,“這七大古都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又有差別,西安、北京、洛陽應列第一等,南京、開封屬于第二等,安陽、杭州屬于第三等。”這個說法對嗎?
我們可以發現,北京和西安屬于第一等,鶴立雞群,并列第一古都。
洛陽和南京屬于第二等。
安陽和開封、杭州屬于第三等,巧合的是開封其實和杭州分數一高。
看來,根據這個排名,還是不一樣的。
北京和西安依然是第一等,這是沒錯的。
洛陽從第一等降低到了第二等,南京依然是第二等。
開封從第二等降低到了第三等,安陽和杭州依然是第三等。安陽分數甚至超過開封,因為鄴城。很多人對于杭州頗有微詞,但現在看來,杭州進入七大古都其實名副其實,分數和開封一樣高。
大家同意此項排名嗎?
9.其他古城有機會挑戰七大古都嗎?
今天對古都進行了排名,不少人頗有異議,對于我不承認鄭州,不少網友覺得,歷史學家決定了的事情,我們豈能多嘴。
不過我自然有一家之言,我覺得,武林盟主不是靠沽名釣譽,而是靠真本事。就像武林高手一樣,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誰不服的,出來打一架,你能打得過他們,那就取而代之。
我覺得,其他古城,可以選幾個候選者,就剛才的標準對幾座古城進行打分,如果它們總分能夠超過七大古都的最低杭州或者開封35分,那就取代杭州或者開封。
中國有哪些古都呢?
如果把春秋戰國所有小國都算進去,那成百上千了,也沒必要。
此外,夏朝因為沒有文字記載,無法斷定具體的時間。
所有,從殷商開始算起,一直到清朝。其中殷商多次遷都,算主要的。周朝只算主要的諸侯國。后世的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均算入。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也算入,除了七大古都之外,還有以下古都(可能有遺漏):
商朝:河南商丘、河南鄭州、山西河津、山東菏澤鄆城、山東曲阜、河南淇縣
西周:陜西寶雞、陜西咸陽
東周:山東曲阜、山東臨淄、河南商丘、河南淮陽、河南淇縣、河南上蔡、山東定陶、山西翼城、陜西鳳翔、湖北江陵、河南新鄭、江蘇蘇州、浙江紹興、安徽壽春、陜西咸陽
秦朝:陜西咸陽
(西漢長安已有,匈奴王庭未知)
東漢:河南許昌
(洛陽已有)
三國:四川成都
十六國:河北邢臺、甘肅榆中、山東益都、遼寧朝陽、山西長子、甘肅武威、青海樂都、甘肅張掖、甘肅酒泉、陜西靖邊、內蒙古和林格爾
(南朝建康已有)
北朝:內蒙古和林格爾、山西大同
隋唐(隋唐長安已有):西藏拉薩、黑龍江寧安、吉林琿春、青海都蘭、青海海南、云南大理
五代十國:江蘇揚州、湖南長沙、福建福州、廣東廣州、四川成都、湖北江陵、山西太原
遼國:內蒙古赤峰、遼寧遼陽、山西大同
宋朝:寧夏銀川、云南大理、新疆高昌、新疆喀什
(開封和杭州已有)
金國:黑龍江阿城
清朝:遼寧沈陽
這里采納了一位群友的觀點,同一時期包括了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的都城,也一并列出。
這么多古都,基本上每個省份都有了,如果一個個打分,估計這文章半個月也寫不完成了。
所以,這里統計下歷次都城出現的次數,發現大多數都城只出現過一次,這樣幾座反復出現:河南鄭州、山西大同、四川成都、寧夏銀川和云南大理,這樣我們計算下這四座都城的分數,看看多少分。
首先按照古跡留存程度排名
一、鄭州
1、鄭州幾乎沒有保留完整的宮殿,只有商城遺址,得3分。
2、鄭州有北宋帝陵,即鞏義的北宋帝陵,得10分。
3、鄭州商代古城墻未能保留,只有遺址,得3分。
4、鄭州幾乎沒有古建筑留存,城區內遺址也沒有,但是轄區的登封古建筑倒是很多,畢竟不是市區的,得6分。
5、鄭州有1項世界文化遺產,即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包括古觀星臺、嵩山、嵩陽書院、少林寺等著名建筑,屬于世界文化遺產,得10分。
綜上所述,鄭州此項得分29分。
二、大同
1、大同幾乎沒有保留完整的宮殿,只有遺址,得3分。
2、大同有北魏方山永固陵等陵墓,北魏初期陵墓保留較為完整,得10分。
3、大同古城墻保留較為完整,是明代數座古城墻中較為著名的一座,得10分。
4、大同有不少古建筑留存,比如云岡石窟、華嚴寺、恒山懸空寺等,且云岡石窟屬于市區轄區內,保留基本完整,得6分。
5、大同有1項世界文化遺產,即云岡石窟,得10分。
綜上所述,大同此項得分39分。
三、成都
1、成都幾乎沒有保留完整的宮殿,連遺址幾乎也沒有,在一個體育館中心被發現了,曾經氣勢恢宏的蜀王宮被炸毀了,得3分。
2、成都蜀王陵等保留較為完整,武侯祠一開始也是劉備陵墓,得10分。
3、成都古城墻保留較為完整,是清代數座古城墻中較為著名的一座,得10分。
4、成都有不少古建筑留存,比如青城山、都江堰、青羊宮、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且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等屬于市區轄區內,保留基本完整,得6分。
5、成都有2項世界文化遺產,即青城山和都江堰,得10分。
綜上所述,成都此項得分39分。
四、銀川
1、銀川幾乎沒有保留完整的宮殿,連遺址幾乎也沒有,今天的西夏王宮是重建的,得3分。
2、銀川有著名的西夏王陵,名氣雖然很大,可惜被盜墓挖掘破壞,部分保留,很可惜,得6分。
3、銀川古城墻已經基本拆除,只有遺址,得3分。
4、銀川古建筑不是很多,只有郊區的西夏陵,更為知名的是拍攝《大話西游》愛你一萬年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得3分。
5、因為西夏陵被破壞,銀川無世界文化遺產,得0分。
綜上所述,銀川此項得分15分。
五、大理
1、大理幾乎沒有保留完整的宮殿,連遺址幾乎也沒有,今天的大理王宮也是重建的,而且是天龍八部影視城的一部分,得3分。
2、大理和南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發現王陵的王國,國王是火化了還是葬在秘密的地方,不得而知,得0分。
3、大理古城部分保留,沒有麗江古城完整,得6分。
4、大理古建筑較多,且多在老城,得10分。
5、遺憾的是,大理還沒有世界文化遺產,得0分。
綜上所述,大理此項得分19分。
總結下這五座古城候選人的分數:
鄭州:29分
大同:39分
成都:39分
銀川:15分
大理:19分
按照建都時間長久排名
一、鄭州
1、大一統王朝:商朝,1次。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有1次加5分,5分。
2、割據王國:戰國鄭國、戰國韓國,2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6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無,0分。王世充國號叫鄭,但是定都洛陽。
4、鄭州作為都城時間,商朝50年+戰國鄭國394年+戰國韓國145年,一共589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5分。
綜上所述,鄭州總分16分。
二、大同
1、大一統王朝:沒有,0分。
2、割據王國:北魏、遼朝、金朝,3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9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無,0分。
4、大同作為都城時間,北魏98年+遼朝287年+金朝89年,一共474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4分。
綜上所述,大同總分13分。
三、成都
1、大一統王朝:沒有,0分。
2、割據王國:蜀漢、成漢、前蜀、后蜀,4次,做過割據王國首都的,有1次加3分,此項滿分10,得10分。戰國之前的古蜀歷史傳說較多,不計入。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公孫述、譙縱、王小波李順、張獻忠,4次,有1次加1分,得4分。
4、成都作為都城時間,公孫述12年+蜀漢43年+成漢46年+譙縱8年+前蜀18年+后蜀33年+王小波李順1年+張獻忠大西2年,共163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1分。
綜上所述,成都總分15分。
四、銀川
1、大一統王朝:沒有,0分。
2、割據王國:西夏,1次,有1次加3分,得3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無,得0分。
4、銀川作為都城時間,西夏189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1分。
綜上所述,銀川總分4分。
五、大理
1、大一統王朝:沒有,0分。
2、割據王國:南詔、大長和、大義寧、大理,4次,有1次加3分,滿分不超過10分,得10分。
3、臨時政權、農民起義政權、不被承認的政權:楊義貞的廣安政權,后來大理復辟,成為后理,得1分。
4、大理作為都城時間,雖然這四個政權互相更替,卻一直在大理,前后515年,達到1000年的得滿分10分,得5分。
綜上所述,大理總分16分。
總結下這五座古城候選人的分數:
鄭州:16分
大同:13分
成都:15分
銀川:4分
大理:16分
加上上一項的分數,結果為:
鄭州:45分
大同:52分
成都:54分
銀川:19分
大理:35分
我們來列出七大古都的分數:
北京:83分。
南京:61分。
西安:83分。
洛陽:72分。
開封:35分。
杭州:35分。
安陽:43分。
把12座古都混合排列,從高到低依次為:
北京83分、西安83分、洛陽72分、南京61分、成都54分、大同52分、鄭州45分、安陽43分、大理35分、開封35分、杭州35分、銀川19分。
結果出來了,前七名是北京、西安、洛陽、南京、成都、大同和鄭州。
所以最無厘頭的就是我文中一開始不承認八大古都,因為有鄭州,結果發現鄭州分數還更高,當然鄭州的20分是下轄的登封市帶給它的,比如嵩山,比如少林寺。事實上,登封的歸屬也是在三地間不停轉換,原來屬于洛陽管轄,1950年歸屬鄭州,1954年歸屬開封,1958年歸屬鄭州,1961年歸屬開封,1983年劃歸鄭州市至今。開封因為黃河水患的緣故,至今沒有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登封的20分加給開封,開封55分,就排在北京、西安、洛陽和南京之后,正好五大古都。但是今天,開封和杭州,大理一樣高,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參考文獻:
1、顧炎武.歷代宅京記.北京: 中華書局
2、陳橋驛.中國都城詞典.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3、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4、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
5、馬可·波羅游記.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
6、朱士光.中國八大古都.北京: 人民出版社
7、陳橋驛.中國七大古都.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