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在華夏天空中留下閃亮一瞬的古國的歷史與傳奇。走進一個個古國,走進一個個曾經輝煌而又神秘的傳奇!曾經存在過許許多多的小國,也屬于中華民族歷史中的一頁,卻很少有人去探尋、了解。

閩越王國
閩越位于今中國福建省。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與楚威王作戰,失敗被殺,越國遂被楚國所滅。失去家園的越人在福建北部定居下來后,與當地原住民逐漸融合成閩越人,建立了閩越國。是當時中國東南一帶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在城村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在漢武帝時期,閩越國被瓦解消失!

大夏王國
大夏國,是元朝末年廣西兩江道宣慰使明玉珍所建立的一個政權。在今重慶建立大夏國。大夏國所轄的疆域覆蓋重慶、四川、陜南、湘西、黔北、滇北等地,統治中心區域位于今重慶、四川一帶,大夏國是第一個在重慶建立首都的政權。1370年,由于內亂、外敵等各種原因,大夏國終被明朝所滅,二世而亡。

樓蘭古國
樓蘭古國屬西域三十六國之強國,公元前后與漢朝關系密切。位于羅布泊西部,處于西域的樞紐,王國的范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現今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跡。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有800多年的歷史。

龜茲古國
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沖,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首先傳入新疆,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龜茲國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軍攻滅龜茲,將龜茲納入統治。

大宛國
大宛服屬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到達西域時,首先到達大宛,大宛早就聽說漢朝富有,期望同漢朝建立直接的聯系,當時大宛大小屬邑有七十多個,人口有幾十萬,是一個農牧業興盛的國家,產稻、麥、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馬著稱。在當時東西交通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巴國
巴國,周朝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姬姓國家,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始于西周時期,巴國與蜀國、楚國為世仇 。其疆域之遼闊,概括了今重慶全境、湖北恩施、川東北部分地區。秦惠文王派張儀在江州筑城,設置巴郡,把巴地納入了秦國的郡縣體制。

古蜀王國
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興起,從原始氏族部落開始,后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及融合,變為蜀人,并轉型成封建制國家。蜀國由蜀部魚鳧氏建立第一個蜀國開始,經歷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蘆(開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稱作古蜀國。后人將這些居住在蜀地的人稱為蜀山氏。

古徐國
徐國,是西周、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國君為嬴姓。又稱徐戎,亦稱徐夷或徐方,為東夷集團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東郯城一帶。在周穆王時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以今安徽泗縣、江蘇泗洪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前512年為吳國所消滅。

東胡古國
東胡,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強盛一時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春秋戰國以來,南鄰燕國,后為燕將秦開所破,遷于今西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燕筑長城以防其侵襲。秦末,東胡強盛,其首領曾向匈奴要求名馬、閼氏和土地,后為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為烏桓;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

夜郎古國
在《史記·西南夷列傳》稱:“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戰國時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君長國。漢武帝時,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國,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議開發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變亂。漢武帝采納了他的建議,在夜郎地區設置郡縣,將夜郎劃入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