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盧浮宮博物館 位于法國巴黎塞納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館之一,盧浮宮的整體建筑外形為“U”字形,分為新館和舊館兩個部分。它原是始建于12世紀末的皇家城堡,經歷了佛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等法蘭西君主的擴建和改造,收藏有世界各國的大量藝術珍品。目前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珍寶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8個門類,被公認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也是世界上觀眾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
在盧浮宮,最著名的藏品莫過于“盧浮宮三寶”: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和勝利女神;此外華人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入口也是盧浮宮的亮點之一。
第二 大英博物館
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于英國倫敦大羅素廣場,于1753年建立,大英博物館主要由博物館和圖書館兩個館共同組成。
作為舉世公認的最古老公共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擁有全世界最珍貴文物藏品800余萬件。目前對游客公開展示的藏品僅占全部館藏的1%,其他700多萬件藏品則沉睡在庫房里。
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幾乎涵蓋了全球范圍有史以來以來,人類發展歷程中積累的最著名文物和文化財富。
大英博物館成立之初,首批藏品全部由愛爾蘭醫生、博物學家漢斯·斯隆爵士捐贈,共計7.1萬件物品,其中以書籍,手稿,動植物自然標本為主。斯隆在他的遺囑中指定將全部藏品交給當時的英國和愛爾蘭國王喬治二世,并力薦為此修建一處專門的場館,供所有好學求知者免費參觀。
依照捐贈人的遺囑,喬治二世國王在同年推動《國會法案》通過,大英博物館應運而生。雖然有了斯隆爵士的藏品作為基礎,但數量太少不足以滿足“豐富和價值”的展示要求。于是,英帝國開始廣泛收購來自民間的各種珍貴物品,其中三個主要來源為:1主要陳放珍貴書籍手稿的Cottonian圖書館;2伊麗莎白家族的私人藏品;以及3舊皇家圖書館館藏。
短短5年里,大英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大幅度增加,并于1759年1月5日向公眾免費開放。但早期藏品以自然標本、錢幣、徽章和手稿書籍為主,僅有少量雕塑藝術品,珠寶和考古文物等。
到了18~20世紀初,英國對外擴張,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許多國家的大門。一時間,日不落帝國在全世界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殖民地,隨之大英博物館藏品空前豐富。
尤其是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國人對世界各國進行掠奪,通過在殖民地國加快攫取金銀、錢幣、玉器、瓷器、織物、珍貴礦石、畫卷、雕塑、建筑構件等文物數量之多,價值之高,令人咂舌!
第三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又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城博物館,位于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上的82號大街,始建于1870年,1880年正式開放。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一群銀行家、商人、藝術家于1870年發起建立,確立建館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和發展藝術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了推動藝術的通識教育,并為大眾提供相應的指導”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廣泛,從古埃及,兩河流域考古文化遺存,到希臘、羅馬文明,歐洲各個時期的繪畫流派作品,以及東亞、印度的古代藝術品,呈現出五千年的世界文化之燦爛。博物館的展覽大廳共三層,一層為美國、非洲、澳洲、南北美洲、歐洲、埃及、希臘和羅馬展館,二層是古代遠東、中國、朝鮮、伊斯蘭、日本和東南亞展館。大都會博物館分五大展廳,分別是: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常年展出幾萬件展品。其中歐洲繪畫和雕塑不勝枚舉,其中包括梵高作品20幅,還有莫奈、德加、塞尚、畢加索等其他大師的作品,堪稱印象派作品寶庫。
第四 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又稱冬宮博物館,位于俄羅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建立之初屬于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直到1922年才正式成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于1764年創建此博物館,1852年開放,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新建的側翼“艾爾米塔什”(名字源自古法語hermit,意為“隱宮”),該博物館由此得名。1922年,國立冬宮博物館與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合并,成為現在的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博物館館為“六宮殿建筑群”,目前有5座建筑對公眾開放,分別是:冬宮(Winter Palace
1754~1762)、小艾爾米塔什(Small
Hermitage1764~1767)、舊艾爾米塔什
(Old Hermitage1771~1787)、艾爾米塔什劇院(Hermitage Theatre1783~1787)、新艾爾米塔什(New Hermitage 1839~1852)。這些建筑物布局協調、氣勢雄偉,是圣彼得堡重要名勝之一。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里珍藏的歷史文物與藝術品,共約270多萬件,主要是繪畫、雕塑、版畫、素描、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錢幣和獎牌。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尊,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約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主要藏品有俄羅斯和各國稀有珍品,古希臘羅馬雕塑,西歐中世紀至近代雕塑和繪畫:斯基泰藝術品,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畫作。藏品中繪畫聞名于世,從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畫,直到現代的馬蒂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畫作應有盡有,共收藏15800余幅 。其中意大利達·芬奇的兩幅《圣母像》、拉斐爾的《圣母圣子圖》、《圣家族》、荷蘭倫勃朗的《浪子回頭》,以及提香、魯本斯、委拉士貴支、雷諾阿等人的名畫均極珍貴 。據說,看完如此多的藏品,要花費一個人27年的時間。
博物館陳列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展品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于350多間展廳,展覽線總長30公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每年觀眾達350萬人次。有金銀、器皿、服裝、禮品、繪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和沙皇時代的臥室 、餐廳、休息室、會客室的原狀陳列。其中彼得大帝陳列室最引人注目,展廳內陳列著彼得大帝生前穿過的服裝、佩帶過的勛章、使用過的武器以及他的畫像等藏品。一些機器和航海用具都為彼得大帝親手制作。彼得大帝展廳中的那尊仿真人坐像,身高2米,用蜜蠟制成,所用的頭發為彼得大帝的真發,重現威震一時、雄霸一方的明君模樣,成為旅游參觀圣地之一。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以其豐富華麗的收藏聞名于世,作為世界著名的美術、歷史、文化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型博物館。每年來自俄羅斯國內外的游客流連忘返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