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統一北方后,鼎盛時期的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部曾越過黃河,推進至秦嶺、淮河,占有淮南。
北魏的興盛,同文成帝拓跋的皇后馮氏和她的孫子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的一系列改革直接有關。馮太后推行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實行均田制。北魏初期,豪強搶占大量土地,并隱瞞大量私占人口,逃避官稅,以致“豪強征斂倍于公賦”。馮太后采納給事中李安世建議,于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頒布均田令,實行均田制。均田制的推行,抑制了豪強搶占土地、私占人口,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促進了經濟發展,國家增加了納稅人口,賦稅收入增加,國力增強。
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后,為了加強對中原的控制,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隨后推行了一系列加深漢化的改革。第一,實行漢族官制。第二,講漢語、穿漢服。第三,改用漢姓。北魏皇室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本人原名拓跋宏,改名元宏。這是一項觸動種族感情最深的改革。第四,實行門閥制度。以世代官位高低評定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門第、并鼓勵胡漢通婚,以建立胡漢貴族血緣關系。
北魏從馮太后到孝文帝元宏推行的這一系列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過程,使北魏的社會經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此后二三十年間,北魏國力達到鼎盛。
六鎮起義是北魏走向分裂、衰亡的轉折點。北方六鎮起義起因如下:北魏早期建都平城,為了防止北方柔然入侵,在平城以北設置了邊防六鎮。鎮守六鎮的官兵,當初征調的都是中原強宗子弟,“國之肺腑”。孝文帝元宏去世后,北魏政權迅速走向腐敗,尤其是鮮卑貴族門閥化帶來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朝廷權貴賣官鬻爵,特權豪門“聚斂無度”,皇親國戚搶占“山海之富,川林之饒”,比闊斗富。相反,北方六鎮的官兵生活則每況愈下,“役同廝養”。他們對內陸鮮卑貴族的奢侈糜爛“無不切齒”。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四月,柔然來攻,懷荒鎮民眾請求開倉發糧,該鎮官員于景不許,鎮民憤怒殺掉于景。接著,沃野鎮的官兵在破六韓拔陵領導下發動了武裝暴動,其他各鎮紛紛響應。起義軍在五原、白道連敗北魏官軍。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北魏勾結柔然王阿那璨,從南北兩面夾擊起義軍。起義軍領袖破六韓拔陵戰死,二十多萬六鎮起義軍官兵向北魏官軍投降。北魏允許“降戶”進入河北冀、定、瀛三州就食。后來,這些被改編的六鎮起義軍舊部被原六鎮下級軍官高歡所利用,成為他創立東魏政權的基本力量。
六鎮起義引發了河北起義、關隴起義。在四方起義浪潮中,山西境內有一支契胡族力量乘勢崛起,其首領就是北魏游擊將軍爾朱榮。他憑借強大的騎兵,鎮壓六鎮起義,討伐其他各部族,被北魏累遷為車騎將軍、大都督。北魏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孝明帝元詡不滿母親胡太后專權,密詔爾朱榮帶兵人洛陽,以威脅胡太后。胡太后知道后竟將兒子孝明帝元詡毒死,立臨洮王元寶暉的三歲幼子元釗為帝。爾朱榮打著為孝明帝復仇的旗號、舉兵南下。至河陽,立孝文帝元宏之侄、宣武帝堂弟、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孝莊帝)。然后渡河進入洛陽、抓獲胡太后及幼主元釗,送至河陰,將一老一小沉黃河而死。并以祭天為名,將拓跋氏宗室諸王及公卿百官兩千多人召至河陰,統統殺掉,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雖然是爾朱榮扶立起來的,但他無法忍受爾朱榮對他的內外控制,便與幾位近臣密謀,乘爾朱榮來朝時,在大殿內埋伏禁兵將他擒殺,滿朝振奮。爾朱榮的侄子、汾州刺史爾朱兆,得到爾朱榮被殺的消息,在晉陽另立長廣王元曄為帝,然后帶兵攻入洛陽,把孝莊帝抓到晉陽殺掉。
此后,北魏皇帝由爾朱氏、高歡、宇文泰三股勢力走馬燈似的隨意廢立。爾朱世隆廢掉元曄,改立廣陵王元恭(前廢帝)。高歡脫離爾朱氏,占據河北、山東,擁立勃海太守元朗為帝(后廢帝)。第二年,高歡又把前廢帝元恭、后廢帝元朗都廢掉,改立平陽王元修為帝(孝武帝),并將元恭、元朗、元曄三位廢帝都殺掉,以消除后患。
北魏在一片內亂中分裂成東魏、西魏。
東魏的創立者高歡,出身六鎮下級軍官,參加過六鎮起義,六鎮起義失敗后投靠了爾朱榮。爾朱兆殺死北魏孝莊帝后,高歡帶領已被改編的六鎮舊部開往冀州“就食”,在信都(今河北冀州),聯合當地的漢族豪強,起兵反對爾朱氏集團。高歡擊敗了前來征討的爾朱氏集團二十多萬大軍的進攻,控制了山東、河北。高歡扶立元修為帝,自任大丞相,在晉陽建造大丞相府,遙控洛陽朝政。不久,元修不甘心當高歡的傀儡,準備調動河南諸州兵力討伐高歡。高歡得到消息,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元修從洛陰逃往關中,投靠鮮卑族宇文部首領宇文泰。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高歡又改立元善見為帝(孝靜帝),從洛陽遷都至鄴城,史稱東魏。北魏至此解體。
西魏的創立者是鮮卑族宇文部首領宇文泰。
宇文泰的父親宇文肱是北方六鎮之一武川鎮的下級軍官,帶領兒子宇文泰參加了六鎮起義。六鎮起義失敗后,宇文泰父子隨六鎮流民進入河北“就食”,又參加了鮮于修禮起義。葛榮殺掉鮮于修禮,篡奪了起義隊伍領導權。當時只有十八歲的宇文泰,由于才干出眾,被葛榮任命為將領。葛榮失敗后,宇文泰和高歡一起投奔了爾朱榮,成為爾朱榮部將賀拔岳的部下。
賀拔岳又被侯莫陳悅所殺,賀拔岳的部下擁立宇文泰為首領,殺死侯莫陳悅。隨后,宇文泰率領部眾進入關中割據稱雄。
在高歡率軍南下進攻洛陽時,北魏孝武帝元修率領隨從逃往關中,投奔宇文泰。宇文泰迎孝武帝元修入關,恢復帝號,建都長安。當年年底,宇文泰鴆殺元修,改立北魏宗室元寶炬為帝,自任丞相,掌控朝政,史稱西魏。
北魏至此滅亡,傳十四帝,歷一百四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