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色彩,巧合的一生。24歲就離世的霍去病,以一個年輕英俊的形象永遠留存在歷史中,世人說他這一輩子,好像就是為了和匈奴人打仗來的。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稱元年,霍去病出生了;到了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而這一年恰好是大漢王朝扭轉對匈戰爭局勢的一年。
該打匈奴時他來了,打完匈奴后他走了。
究竟是什么讓這樣一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突然死亡?后世對此又做了哪些猜測?而這些猜測哪些可信,哪些又是無稽之談呢?
編輯 搜圖
(霍去病)
為什么說霍去病是古今公認的戰神?他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那就要從霍去病的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起了。
漢文帝時期,當時君王對匈奴采取消極防御的策略,對匈奴大單于委曲求全,匈奴囂張的氣焰也日益強盛
到了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將對匈政策改成積極進取,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大將軍都是漢武帝抗匈之戰中的得力干將,其中漢武帝統治匈奴的歷史上三次關鍵性戰役,有兩次都是由霍去病來完成的。
霍去病在軍事上有驚人的天賦,他擅長騎射,敢闖敢拼,敢于深入敵軍作戰,武藝高強,有多次以少勝多的戰斗經驗。
由于霍去病在西線戰場上的努力,給匈奴人造成很大壓力,匈奴人的人口損失達到數萬人,元氣大傷。
不僅如此,他還擁有一片赤誠的報國情懷,曾經有一次,漢武帝為他建造府邸,霍去病卻慷慨地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如此能干又忠誠的大將軍,漢武帝十分看重,于是任命他為驃騕教尉,公元前123年,也就是霍去病20歲時,漢武帝又下令封為霍去病為冠軍侯。
霍去病的成就之大,聲名之大,正如《漢書·霍去病傳》記載:
“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赍,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瀚海。”
漠北之戰后,對匈戰爭告一段落,原本這正是霍去病大業完成,功成名就之時,不用再辛苦征戰,高官厚祿的生活近在眼前。
或許是天妒英才,漠北之戰結束后不久,霍去病突然離世,年僅24歲,而不知為何,歷史上也沒有史料記載霍去病的具體死因。
榮譽滿貫的冠軍侯,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為他本就傳奇的一生更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于是也給了后人無盡的遐思。
之所以霍去病之死能夠成為歷史上的疑點,引得無數人猜測與爭吵,就是因為歷史上并沒有具體的關于霍去病死因的介紹,比如《史記》里,描述霍去病的死就非常簡單,僅僅用了一個“卒”字,而對于霍去病死后的人們如何祭祀,如何哀痛場面描述卻非常詳細。
關于霍去病的死因之謎,后世的說法很多,而且似乎都說得有理有據。
編輯 搜圖
(霍去病之墓)
比如有一種說法,就是衛青害死了霍去病,持這一說法的派別認為一山不容二虎,衛青認為霍去病太過優秀,于是心生嫉妒萌生邪念。
他設下一計,讓李敢刺傷,引誘霍去病一時沖動殺死李敢,然后就以霍去病殺人為把柄除掉霍去病,從而將仇人李敢和他的眼中釘霍去病一網打盡。
但是馬上有反對意見了,歷史上的衛青也是正直忠良的將軍形象,不至于這樣氣量狹小,設計陷阱加害他人。
持這一說法的人認為霍去病死前一年,李敢的堂叔李蔡因坐盜景帝園田獲罪而死,丞相位由太子少傅武強侯莊青翟接任。
而太子黨為了日后自己登基順利,只有將李氏和霍氏除掉,再換用自己的親信,才更有利于政權的鞏固。
再者她原本就心狠手辣,她很有可能為了保證自己家的政治利益,而害死霍去病。
以上這些說法,都是認為霍去病之死是受他人所害,也有人認為霍去病之死,是長期艱苦的軍旅生活帶來的。
編輯 搜圖
(霍去病像)
比如說,有個說法認為,霍去病是得了匈奴人故意施放的瘟疫,但是沒有治療而導致死亡。
這種說法或許出自古書《輪臺罪己詔》,此書中記載了一件事,說一個匈奴人坦白,說匈奴軍隊為了贏得戰爭勝利,竟然將染有烈性瘟疫的馬,牛施放給漢軍,污染他們的水源,使漢軍染上疫病。
還有人就單純地認為霍去病就是生病去世,沒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或許是軍中生活辛苦,或許是生了一場大病,他的死與任何人都無關。
我們要判斷這些說法是否合理,就要從多角度去考慮,并且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去分析。
比如政治陰謀論者,首先是衛青害死霍去病的說法,顯然不太可能,因為在郭解事件中,衛青就被朝廷警告過,此后他就不再參與政務了,害死霍去病根本沒必要。
而認為是衛太子害死他的就更加不可信了,政局上的詭譎多變的確很多,但是霍去病死的時候,衛太子才十歲,畢竟是有勇有謀的霍大將軍,被一個十歲小兒害死,簡直無稽之談。
而瘟疫的說法,也許有幾分道理,但是不要忽略了,如果匈奴的疫病如此厲害,那為什么隨霍去病打仗的這么多將士,全部都安然無恙,只有霍去病染病而亡?
因此這些說法,看似有理有據,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并非完全否認,只是對于這些邏輯漏洞比較明顯的說法,可信度并不是這么高。
編輯 搜圖
(劇照:霍去病)
霍去病最有可能的死因,應該還是疾病至死。因為仔細想想,大家其實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就只有22歲,霍去病24歲離世,甚至都已經比平均壽命更高了。
再加上霍去病一直是將抗擊匈奴的事業置于個人安逸之上的,對于打仗,他一直有一套他自己的獨立的理論。
有一次,漢武帝劉徹想教他常規兵法,霍去病并不領情,反而態度惡劣道:“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霍去病不拘泥于古兵法,而是看戰場實際情況。他“有氣敢任”,霍去病相信自己的獨立判斷,頗有大將之風。
高節奏的戰爭,非常透支人的體力,再加上霍去病還作為軍中的統帥,要管理軍中許許多多的大小事務,更是勞神勞命再者,匈奴所在的地理位置本就氣候比較惡劣,宜居度很低一支不熟悉地形的軍隊長期生活在這種地方,南征北戰。怎么會過得舒服呢?
因此,身體的勞累,征戰的費心費力,吃不好,睡不好,生活環境還不好,健康狀況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
霍去病死亡之謎,也許沒有這么多陰謀詭計,也沒有這么多奇怪的原因,因為身體健康下降而病故,或許就是最合適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