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就傳出濰柴要并購雷沃重工,起因是濰柴從雷沃的供應商處收購了大量的雷沃重工股份,成為雷沃第一大股東。是的,雷沃重工的部分供貨商持有雷沃重工的股份。 可沒多久,到2020年中旬時,濰柴無法左右雷沃的管理,傳言濰柴決定將買到手的股份轉讓。直到2020年底雙方簽訂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然后就是今年的1月,濰柴集團終于完成對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正式進軍中國農業裝備行業。 濰柴譚老總講,要將雷沃發展成行業第一,并運作上市。那么,我們猜一猜濰柴預計多久能將雷沃重工運作上市?會不會像徐工那樣員工持股呢? 濰柴這幾年發展的非常迅速,非常壯大,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做柴油機產品的單一公司了。 那么,今天,機械財經就挖一挖濰柴旗下到底有多少業務。雖然挖了很多,然而也只是濰柴業務中的主要部分,其它的業務無法一一例舉。 1 柴油機以濰坊濰柴的老底建立起來,目前也是濰柴控股最重要的部分,柴油機還有小排量的揚柴,2009年左右濰柴收購了揚柴,成為濰柴動力揚州分公司。2009年,濰柴以299萬歐元的低成本并購法國百年海上動力品牌博杜安,彌補16-33升高速發動機的空白,進一步拓展了全系列發動機產業布局。 濰柴柴油發動機產品系非常全,排量從2.3L到12L、功率覆蓋(60~338)kW
還有在2005年,濰柴通過收購湘火炬而得到的湘火炬火花塞和湘火炬機械制造,是發動機零部件供貨商。
2005年,湘火炬被德隆系拍賣,當年8月,濰柴動力以10.2338億現金,將湘火炬收入囊中。也就得到了湘火炬這兩個下屬公司。
2
上面提到的濰柴收購湘火炬,對濰柴來說另一個收獲是湘火炬持有的陜汽系的股份。2002年9月19日,陜汽集團和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49%和51%的股比,合資組建陜重汽。2005年濰柴并購湘火炬后,濰柴動力就成為陜重汽的控股公司。
濰柴進入了重卡行業,而且還是重卡的老字輩企業。
不得不說,濰柴接手德隆系最重要的一部分湘火炬,絕對是濰柴最明智的選擇,湘火炬旗下的法士特,漢德車橋都是非常優質的資產。
2016月7日,亞星客車發布公告,稱山東重工的直屬公司為濰柴揚州,劃轉股權達1.122億股,亞星客車的實際控制人將由揚州國資委變更為山東重工集團,最終控制人為山東國資委。對于濰柴集團而言,收編亞星客車,最看重的恐怕還是新能源客車,這也給了市場很大的想象空間。
濰柴進入客車領域,雖然亞星不火不熱,但是在濰柴的板塊中十分重要。
濰柴動力于2009年控股嘉川公司,并于2012年3月收購嘉川公司剩余股權,使嘉川公司正式成為濰柴動力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了濰柴重慶嘉川汽車公司(簡稱“濰柴汽車”), 2013推出了英致汽車。濰柴進軍了乘用車領域。
此外,濰柴旗下還有做礦卡的盛達特種車。
3
工程機械和農用機械有今年剛整合的雷沃,雷沃不僅農業機械非常好,裝載機和挖掘機市場占有率也比較靠前。
4
2001年陜齒總廠與湘火炬強強聯合成立法士特公司,2005年濰柴收購了湘火炬后也就接手了法士特;法士特是重型汽車變速器的主要供應商,年產銷量連續十五年穩居世界第一。
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于2003年3月23日由濰柴動力與陜汽集團共同投資組,其前身為陜西汽車制造總廠車橋廠。漢德橋在重卡市場口碑良好,市場上曾經一度將濰柴+漢德橋定義為重卡的標配。
2012年12月,濰柴戰略重組德國凱傲集團和林德液壓業務,徹底改變了我國高端液壓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此處不得不佩服濰柴的眼光,我國工業領域零部件液壓和軸承絕對是短板中的短板,未來也一定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濰柴通過并購方式一步到位。
通過各種并購,濰柴基本掌握了整車的全套動力傳動總成,從柴油機,變速箱,橋,到液壓執行單元,可以說在濰柴內部就能拼湊出一套重卡/非道路車輛底盤。
5
2018年5月,濰柴動力戰略投資英國上市公司錫里斯動力20%股權,布局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9月,戰略投資加拿大上市公司巴拉德動力系統19.9%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布局氫燃料電池。
至此,濰柴動力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的布局
2019年年初濰柴動力還完成德國歐德思公司80%股權,奧地利威迪斯公司51%股權的兩樁收購,進一步完善在新能源動力系統產業鏈上的布局。
6
2012年1月,重組世界最大的豪華游艇制造企業——意大利法拉帝公司,拓展了集團產業鏈條。
7
除了上面這些主要業務,濰柴通過并購和合資,在全球各大洲都有布局。有和俄羅斯卡瑪斯合作的企業,有印度企業,北美公司,歐洲技術中心。
還有一些規模不大但是比較有前景的國內企業,如2020年8月并購的盛瑞傳動主攻8AT自動變速器。
2019 年 11 月,濰柴與天津清智科技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計劃以 6.6 億元現金對價收購清智科技 55% 的股權,步入智能駕駛領域。
等等,濰柴通過一系列并購,生態鏈可謂非常健全,從動力到整車,從傳統柴油機到新能源,從硬件到控制,都有了非常不錯的布局。未來的濰柴會走的更遠
雖然列舉很多,但是還是比較片面,濰柴畢竟是個千億級別的大公司,幾千億級的銷售額單單只做發動機業務是無法實現,目前濰柴的生態鏈已經比較安全了,而且技術上濰柴也不差,就拿發動機的短板電控來說,濰柴是國內少有的幾個能對發動機控制程序說了算的公司,其它幾個柴油機廠大多都外包了。棋局已經布好,就看濰柴未來能不走好,發展好。
濰柴的大老板譚旭光目前兼任山東重工的董事長,論體量山東重工要遠高于徐工和三一,但是目前感覺山東重工還只是一個框架,還沒有完全整合框架里的公司。
如果有一天濰柴動力成為山東重工旗下動力板塊,山推+山東建機+雷沃成為山工旗下工程機械板塊,重汽+陜汽成為重卡板塊,中通+亞星成為客車板塊,法士特+漢德橋+林德成為傳動板塊,那么山東重工才真能算得上一個巨無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