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7 月又快過去一半了,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我們推薦優質開源項目的時刻了。
GitHub 社區有一點我很喜歡,就是它總能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全球科技熱點的各種新動態,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有風吹草動,上面便有相對應的優質項目誕生。
最近這段時間,我又在 GitHub 發現了幾個頗為優秀的開源項目,下面我將結合近期的一些科技熱點,給大家做下分享。
今年 AIGC 的爆發,不少大語言模型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但這里面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搞大模型的同學,大部分是偏研究型,對一些應用的搭建可能不太熟練。
一個單純由代碼堆砌而成的項目,可能質量很高,但是沒辦法在第一手便抓人眼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無論是個人創業,還是在 GitHub 上面發布自己的開源項目,本質上還是在做自己的產品。
在當下這個信息大爆炸時代,有一個核心點特別重要,就是怎么讓人能在最短時間內,發現你的產品亮點。
對應到大模型領域,其實就是怎么實現、打包一個開箱即用的 Demo,讓人能夠簡單直接的了解項目特點。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在 GitHub 上比較火的全棧開發框架:Pynecone(現已改名 Reflex)。
該框架可讓你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搭建一個 Web 應用。
GitHub:https://github.com/pynecone-io/pynecone
無需任何 Web 開發基礎,即可上手使用。
項目使用也頗為簡單。
用 pip 安裝項目包:
創建一個項目并進行初始化:
mkdir my_app_name
cd my_app_name
reflex init
運行應用:
通過以上幾步,即可完成一個項目的初始化,隨后你只需要再往里面加入模型的相關調用代碼即可。
該框架用來構建各種 AI 模型的 Demo 示例,簡直再好不過了。
上周,推特由于 AWS 服務器到期,馬斯克作為老板,硬是欠費不給錢,對外聲稱服務器速率激增,應對方法也非常簡單粗暴,直接一刀切,限制用戶每天可查看的推文,硬生生將推特搞成了朋友圈。
未認證的賬戶限制在每天 600 條推文,未認證的新賬戶限制在每天 300 條推文。
這波操作讓一大幫用戶用的很是不爽,許多人都在抱怨老馬(馬斯克)這是要將推特往死里整啊。
小札(扎克伯格)看到老馬這么搞,反手直接上線了一個跟推特類似的新社交平臺:Threads,將 Instagram 的一大波用戶直接導了過去,5 天注冊用戶破億。
這個騷操作,讓老馬怒火中燒,大罵小札不要臉,搞偷襲。
兩個互聯網大佬一來一回,互相掐架,讓一大班吃瓜群眾看得心滿意足。
這場鬧劇,也順帶讓 GitHub 上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源社交平臺火了一把。
這個開源社交平臺,就是 Misskey。
一個擁有豐富且可定制化的 Web UI 的開源系統,完美適配了 PC 與移動端界面。
GitHub:https://github.com/misskey-dev/misskey
該項目支持 Emoji 表情、在線筆記、云存儲、多主題、統計圖表、實用組件等多種功能。
從功能上看,它滿足了社交平臺的一切需求。你甚至可以用該系統,搭建一個私有化個人微博,將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上,不用再看他人臉色。
用戶產出內容,讓平臺受益,但每次平臺一干架,吃虧的卻總是用戶,這有點說不過去。
自從 ChatGPT 火出圈后,人工智能這個技術領域又開始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不少老板也開始挖人,尋找能力出眾的開發者,出手還頗為闊綽。
OpenAI 此前面向外界招聘工程師,抬手便給出了 30 萬美元基本年薪,以及價值 60 多萬美元的 OpenAI 股票薪酬。一些能力尤為出眾者,在 OpenAI 內部,甚至可達百萬美元年薪。
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夠進 OpenAI,拿高薪開啟逆襲之路。但是在接下來這幾年,人工智能領域的各種應用勢必會迎來一波大爆發。
機器學習作為各種 AI 應用的底層技術支撐,身為開發者,多了解這方面知識總歸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 GitHub 上一個比較不錯的中文開源技術教程:《矩陣力量》| 鳶尾花書: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
該教程主要面向開發者,講解數學的基礎知識。
按內容劃分為基礎、坐標系、函數、解析幾何、微積分、概率統計、線性代數等 7 大板塊。
GitHub:https://github.com/Visualize-ML/Book4_Power-of-Matrix
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有提供對應的思維導圖,配合大家更好的梳理知識。
在進行技術點講解時,還會有相關的 Python 代碼示例,讀者可以隨意復制粘貼,放到 Jupyter 上運行。
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深知識的吸收以及技術的應用。
如果你正在考慮如何上手學習機器學習,那這本書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以上,就是本期為大家推薦的幾個 GitHub 項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由于今年 AIGC 較火,為此我們也建立了一個 AI 社群,探索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景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