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圖教育
演說是公選領導干部面試的主要考查形式之一,主要考察應試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分析、邏輯思維、宏觀決策、組織協調、語言表達、臨場應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被考查者走上領導崗位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講話的能力。這種演說帶有演說和考試兩種性質。考生只有把握住這兩種特點和性質,在參加演說的過程中,體現出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和要求,才能取勝。
演講分為演和講兩部分。演是要進入角色,或者以領導的身份,或者是以一個政策制定者的身份來展開問題。這就要求演講者對于演講的主題相關內容要有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同時還要做好講話的功夫,講話要以演說稿為基礎。
演講有明確的目的,特別是演講者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而講,講的是什么,千萬不要泛泛而談,導致演講沒有針對性。演講者提出的問題要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針對不同場合的演講,要有不同的稱呼并設計不同的開頭。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同時,要注意演講的基本禮儀和要求。演說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間的交流。因此,演講者不僅要背誦演說稿,而且要結合現場情況進行創造性的運用。
同時,領導干部也是久經考驗的戰士,在演說的過程中要體現出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大局意識。按照公務員基本能力的要求,體現出自己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在演說的過程中要運用綜合和分析兩種思維方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生動的例子來說明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體現出辯證的思維方式,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看待和分析問題。這其中有些是需要圍繞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展開的,有些是圍繞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論背景來展開的。
語言表達方面要求演說者在謀篇布局上和敘述順序上能夠有效的表達出問題的重點內容。華圖建議,可按照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方式從敘述順序上體現表達的邏輯性。同時,可適當引用名人名言,運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不要用不適合“職位”,貶義色彩和與自己年齡不符合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