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未來的慢病管理要從根源上入手,需要大力推進預防,康復一體化的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單純地靠藥物來改善,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我提出慢病管理的五個處方:藥物處方、心理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戒煙限制處方...”在中國慢病管理大會上媒體采訪中心,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胡大一說道。
“未來的慢病管理要從根源上入手,需要大力推進預防,康復一體化的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單純地靠藥物來改善,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我提出慢病管理的五個處方:藥物處方、心理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戒煙限制處方...”在中國慢病管理大會上媒體采訪中心,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胡大一說道。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胡大一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是2.7億,糖尿病患者約有9200萬,接近一億的人。冠心病每年新增患者也有三百多萬。所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管理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面對慢病,為什么我們會束手無策?因為,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防護體系,碎片化式的服務鏈較多。公共衛生預防和臨床醫學還未緊密結合,形成一體化的醫療模式。
“我認為目前的醫療缺4S店,缺乏輕資產,體現服務的4S店。現在是重設備,技術很先進。實際上,醫療最核心的部分是服務。”胡大一說道,“我們知道汽車是有4S店的,人卻沒有治療后的售后服務,等于人沒有4S店。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來彌合裂痕。”
未來的慢病管理要從根源上入手,需要大力推進預防、康復一體化的服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單純地靠藥物來改善,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我提出慢病管理的五個處方:藥物處方、心理處方、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戒煙限制處方。全面的五大處方,是應對慢病最合理的辦法。
目前的健康教育,只是養生堂、健康大課堂等,健康教育沒有個體化。知識個性化后,可以變成個人行動的“處方”。由于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怎么體現藥物療效,也不盡相同。
在藥物治療方面,中國老百姓多數認為是藥三分毒,對食療與保健品很感興趣。但是,對部分慢病患者而言,不按醫囑服用藥物,會導致許多的意外發生。
“慢病越早控制,效果越好。我認為現在的醫療信息過于消極,應該告訴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慢病發展需要幾十年時間,但是致死、致殘只在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