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房產經紀人,其實有很多樂趣。比如,看到客戶通過自己找到了合適的房子,搬進了新家,客戶滿意的同時自己也是非常高興的。 當然,也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客戶跳單!總是有一些客戶,通過中介找房,回頭成交的時候又把中介甩掉,經紀人的辛苦付出就付之東流...
有很多跳過中介的例子,每當看到經紀人朋友被客戶跳單之后的無奈無助,甚至還會有人因為此類事件對行業失望而離職,真的感到特別氣憤,很想問問這些跳單的客戶:
如果,你是餐廳的老板,客人吃霸王餐不付費,你會怎樣?
如果,你是出租車司機,客人到達目的地不給錢就拉開車門跑了,你會怎樣?
如果,你的親人、朋友也在從事房產經紀行業,他回家告訴你因為客戶跳單而沒了收入,你會怎樣?
...
相信,你可能比我們還要憤怒,百倍、千倍。
總有很多人,自以為是:覺得房產經紀人只是簡單的帶他們看了個房子而已,甚至認為這個行業根本不應該存在...
如果真的房產中介這個行業沒了,你的購房風險會有多大?你的購房成本到底會不會更高?你的購買的房子會不會如你所意?
風險性:房產中介作為中間的環節,將為你保證業主的身份真假與否,包括審核及有風險的擔保。
簡約性:通過房產中介,你可以直接明了的找到你所要求的各種商品房、寫字樓、廠房等,不需要為一些不正確的虛假信息來回折騰。
速效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你不可能為了買房而不要工作,從而整天通過各個小區走訪及網絡來搜尋合適自己的房子而這些工作,中介都將為你做好。
可是,在房產經紀人背后又有多少一般人不易懂得的苦楚呢?
咨詢時
當客戶在咨詢經紀人有什么房源時,往往會質疑這個房源的真實性。因為當你看到房產公司外面所發布的房源信息有你感興趣的時,經紀人卻告知你,這套房子已經租(售)出。這個時候客戶往往會說,既然租(售)出去了,為何還貼在外面。
其實,一套房子租(售)后,所有資料信息的更新不可能馬上完成。 況且,外面的廣告只是起一種引導作用,要了解較為詳細的情況,還是由經紀人親自為你解說比較直接。
看房時
有些客戶是抱著看看的態度來到中介公司的,他們只是來了解一下行情而已。而中介方卻要為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一批又一批的客戶不厭其煩的打電話給業主,或是拿起鑰匙,跑上跑下。
而某些客戶在經紀人的帶領下看到了房子,由于不滿意,扭頭就走了。中介經紀人或許還是餓著肚子帶客戶看房的,從某個偏遠角落趕來的業主連汗水都還不停流呢,這下氣了業主,害了經紀人啊!下一次要再叫這個業主來看房子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的客戶看上房子了,就千萬百計聯系上業主。所以,看房前,經紀人都會要求客戶簽看房確認書,以保證雙方的利益。可是,有些客戶認為這樣會受到約束,就拒絕簽。
成交前
有意向的客戶往往會問中介方這套房產多少錢可以出售。當中介方說出價格時,某些客戶會說,他朋友等買了一套相似房產怎么價格沒有這么高, 并且質疑房產中介是不是想賺差價。其實,絕大多數并非如此。
首先,價格是業主定的,售價當然依據不同業主價位不同;其次,這一般只是報價,因為中介方一般不會同你說出大概了解的業主心中價格的底限,就算告訴你底價了,你還是想再少。
當然,當中介方覺得你確實有能力也有誠意想購買時,也會盡可能的讓你跟業主面對面交談,這對于顧客也是最理想的。但是,在成交前,很多顧客還是會將中介傭金搬上議題,這個時候,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經紀人能拿到手的也真的不多了。
成交后
許多購買方和出售方交易成功之后,他們雙方成了好朋友,中介這個牽線人卻永遠的出局了。就算經紀人幫客戶找到滿意的房子之后,客戶也不一定會完全信任他,畢竟,中介一直讓人感覺和“黑”字有染。在很多人眼中,都只認為中介不論做什么,都喜歡從中牟利的。這一點,也使得中介很難與客戶成為真正的朋友。
換位思考!各位客戶請換位為我們想想吧!
如果是不愿意付中介費,完全可以自己去找房子不必通過房產中介;既然選擇了房產中介,為什么不尊重人家的服務呢?就像打官司為了節省費用,可以不用請律師,既然請了律師又拒絕付費,這個道理怎么能說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