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論》12篇,基本上都是圍繞周期在講,論術的簽名,以及文章的開頭都是一句話:以周期為術、以規則為法、以人性為道。有一句話: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這句話中,把道放在了更高的層級上。在論術看來,術和道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炒股為什么難?最難的一點就在于無論你是什么路徑,無論你是否天才、無論你是否有極其厲害的理論、無論你是否有天下第一的師傅,如果想成功,最后一程都需要自己去走,只有過了自己那一關,才能走向勝利。
可現實是什么樣的?為什么炒股賺錢的人那么少呢?不是市場變了,市場從來都沒有變。變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參與者。這一批又一批的參與者,變得越來越浮躁,變得越來越只想要結果。沒有因,何來的果?誰會一直給你果,讓你不勞而獲呢?回歸正題:
那么,什么是龍頭,龍頭的作用是什么,龍頭的分類,以及如何抓龍頭是我們操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不妨帶著這些疑問,展開這次的龍頭教學。
一、龍頭的定義及作用
龍頭通常是行業的佼佼者,或是行情的領頭羊,在行業內或一波行情的炒作中具有一定的辨識度。
就是當一些熱點板塊走強過程中,上漲時沖鋒陷陣在前,回調時抗跌,能夠起到穩定軍心作用的“核心靈魂”。
龍頭的作用
龍頭是行業景氣度的標尺,通過他的表現可以看出行業的發展趨勢。
龍頭是市場的風向標,通過他可以看出市場資金的人氣興衰,他倒掉往往意味著題材炒作進入退潮期。
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只或幾只股票上漲時,能同時帶動同一板塊或同一概念,相鄰概念的股票跟著上漲,假如其回調,也導致板塊其他股票跟著回落,它能通過對板塊的影響而間接影響大盤指數的漲跌,從而形成板塊效應或熱點效應。因此龍頭股在市場行情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龍頭的分類
①行業龍頭:通常是盈利能力好、行業地位高、市值大的公司,機構介入為主、走勢穩健、但爆發力較弱;
②市場龍頭:指的是題材發酵時,啟動較早、漲幅巨大、引領市場的標桿股,其啟動時的流通市值通常100億元以下,多以游資主導;
③趨勢龍頭:基本面優良,兼具行業和市場龍頭的彈性,流通市值適中,機構游資共同打造,漲幅大、漲不停是其主要特征。
行業龍頭一般難以撼動,而市場龍頭/趨勢龍頭則會改變。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行業龍頭以及市場龍頭的具體案例來詳細說明:
貴州茅臺作為白酒行業的龍頭,每年盈利能力非常強,行業地位高,市值接近21900億,穩定性好,標準的行業龍頭特征。家用電器龍頭格力電器,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它們的市值均在千億以上,走勢穩健,行業地位較高,爆發力較弱等特點。
同樣我們可以看下,新能源汽車整車龍頭比亞迪和鋰電龍頭寧德時代的日線圖,同樣是千億市值的大公司,走勢穩健上行,大起大落的走勢會比較少,正是由于機構的集中度高和穩定性好。長期以來大家認可的行業龍頭地位一直是他們。
那么相比較而言,市場龍頭則具有啟動較早、漲幅巨大、引領市場的標桿股的特性。
從近期AI光模塊龍頭劍橋科技的日線圖中我們能看出:
個股從1月3日便開始啟動爆發,而光模塊概念整體的爆發是在2月中旬附近,足足早了1個月。其次短短5個月時間股價一路爆發從11元多漲到了77元多將近7倍的漲幅。啟動早、漲幅巨大,光模塊市場龍頭的標桿非它莫屬。
我們再來看下前期傳媒的市場龍頭中國科傳,個股從2022年11月22日開始啟動一直漲到了2023年的5月8日:
隨后龍頭地位發生改變,切換成了后期2022年12月1日啟動的人民網。因此市場龍頭/趨勢龍頭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后期則會發生改變。
三、如何把握龍頭股
①先學會識別龍頭股:
第一,從熱點切換中辨別龍頭個股。通常大盤經過一輪急跌,會切換出新的熱點,如去年2月中特估龍頭中船科技,一旦倒下引發是工程機械、中字頭個股的大幅調整。隨后熱點便切換到了人工智能概念,新熱點龍頭鴻博股份上位。
第二,用放量性質識別龍頭個股。個股的放量有攻擊性放量和補倉性放量兩種,如果個股出現連續三日以上放量,稱為攻擊性放量,如果個股只有單日放量,稱為補倉性放量,龍頭個股必須具備攻擊性放量特征。
②如何跟隨主力
1)何為關鍵位置
狡兔三窟,主力也是如此。對主力而言,在三個區間發動行情最為理想:
1、拐點區間,初期弱轉強,以突破下降壓力線為標志;
2、震蕩區間,第一次平臺構筑區間,以突破平高高點為標志;
3、大漲區間,經歷一波大漲后,個股構筑寬幅整理平臺,以突破平高高點為標志,參考下圖
2)何為關鍵K線
關鍵K線,就是主力現身的那根K線,以倍量柱作為重要線索。學過黃金切線的同學應該清楚,倍量柱就是在上漲趨勢中,每一根放量大漲的陽線,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可:
①成交量要求,超過前一根K線量能的一倍以上;
②漲幅要求,當日漲幅超過4%,越大越好。
3)使用方法介紹
一買、二買處于上漲初期,需要結合倍量柱;三買買在大漲后的寬幅整理末端,不需要結合倍量柱。
比如中國平安的走勢,一買突破下降壓力線,倍量確認后,股價上行;二買第一次突破箱體位置,同樣需要倍量確認;三買處于行情加速階段,主力已經深度持股,不再需要倍量柱確認身份,只需大陽線即可確認強度。
4)賣出要點和技巧:
1、連續漲停的龍頭個股,要耐心持股,一直到不再漲停,收盤前10分鐘賣出。
2、不連續漲停的龍頭個股,用日線SAR指標判斷,SAR指標是中線指標,中線持有該股,直到SAR指標第一次轉為賣出信號。
四、龍頭股操作風險控制
龍頭個股操作要遵循嚴格紀律:
1.根本要求是客觀化、定量化、保護化。絕對不允許有模棱兩可的操作情況出現,市場信號是唯一,也是最高原則。
2.給出精確嚴格的止損點并誓死執行,則風險已經被我們鎖定。并且用倉位去控制風險,把倉位整體控制在2成左右,不加倉補倉。
一、
周期1、
《術論》12篇中主要講了情緒周期和主線周期,這是兩個不同的維度,情緒周期是基于市場整體賺虧錢效應。而主線周期是基于某一板塊或某一類有共同特征的股票的賺虧錢效應。與主線周期對應的是混沌周期,也就是說某一個時間段,沒有符合主線周期特征的板塊。這個時候盤面就沒有大的賺錢效應。這里我們回顧一下主線周期的特征:聚焦性、持續性、賺錢效應,需要三者同時滿足。論術前些天在一篇文章中是這樣歸類的,一次分歧就死亡的題材是輪動題材、二次分歧死亡的題材是過渡題材,三次及三次以上分歧轉一致的題材是主線題材。這樣來簡單的劃分不夠嚴謹,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樣比較容易理解,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錯的。
2、
今天為什么會再聊周期,主要是因為發現了問題,尤其是最近半年的市場。會讓很多人容易誤解。雖然《術論》還沒有寫完。但是已經寫完的12篇,會給有心人很大的啟發,給一個方向。以后,再合適的時間里,會繼續寫的。當下會多寫一些觀念性的東西。在之前的12課里,情緒周期的部分沒有問題,但是主線周期的部分,這里要做一個更詳盡的闡述。主線周期的內容都沒有問題,之前的文章也做過解析,就按照簡單的,一次分歧死亡的題材是輪動,二次分歧死亡的是過渡題材,三次及以上分歧死亡的題材是主線題材。之前說過,有些特殊時機是可以行情剛啟動就上車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第一次分歧轉一致的買點。因為只有漲起來一些的股票,我們才更容易發現。這個點就是我們參與的點,而不是等這個題材確認主線我們才去參與。我們在這個點參與之后,至于這個題材能否扛過兩次分歧成為主線,這交給市場,我們無需去做預測。這只會影響我們的持股周期,并不影響我們的參與點。這里要搞清楚。
3、
《術論》中的周期理論不等于龍頭戰法,并不是只做龍頭。當一個板塊成為當下市場的主線題材時,前期肯定是要不斷聚焦,不斷像龍頭靠攏的。但是到了龍頭盤頂博傻階段,而非下殺階段,這個時候參與補漲是更有性價比的。但是這里要明確的是,只有大級別的龍頭才會帶出來大漲幅的補漲。比如CPO板塊,只有劍橋科技、中際旭創走出來了五六倍的空間,才會帶出來東田微、趙龍互聯、太晨光這樣短期能翻倍的補漲。但有一點是不變的,補漲的可操作性和確定性永遠都不及龍頭。因此建議初學這套體系的朋友,只聚焦龍頭股,龍頭給機會就做,不給機會就等待。這樣,會減少交易頻次,會更容易把握節奏。
4、
《術論》中的周期理論,目前所講的課程,都是講的一個標準周期的發育路徑。比如說,最近的中大力德、上海物貿,按照這套體系都是有參與點的。雖然他們都沒有走出來主線周期。再比如我們參與的腦機接口等等,這些都可以按照一個獨立的概念,獨立的主線周期發育路徑去參與。雖然我們明知道有些題材時不可能成為主線的,比如腦機接口。那么難點在于哪?也不是說難點,而是容易混淆的點。比如人工智能這種超級宏大的題材,第一波很好說,慢慢聚焦到海天瑞聲,海天瑞聲成為第一波行情的龍頭。操作過程是一樣的。可是到后來又很容易讓人混亂。這里先給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比如寒武紀、劍橋科技、中國科傳等等,每一個分支啟動,我們都可以把這個分支獨立當做一個主線周期的發育路徑來操作,這樣就會清晰很多。因為分支太多,每個分支之間的節奏是不同的,如果你統一來看,就會看不清,會很混亂。但是你分開來看,每一個板塊的節奏都會清晰很多。
5、
劍橋科技,單獨聊一下這個股,是不是說這樣的股就超脫周期之外了呢?那肯定不是的。但是這樣的股,確實不能用現有的12課去分析。就好比人工智能四五月份退潮的時候,我對劍橋科技的評價從來都是大概率后邊會新高。我那個時候的表述很清晰,人工智能階段退潮,但劍橋科技并不看見頂,未來大概率新高。當時我還提了一個股中際旭創,我說CPO板塊的兩個龍頭是劍橋科技和中際旭創。還記得那時候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說中際旭創啥也不是。相信到今天他能夠認可中際旭創是龍頭了。這個板塊其實漲幅最大的個股,目前來看是聯特科技。可是我從來沒說過聯特科技是龍頭。為什么?這個就留給各位老師自己給個答案。以后有機會了會講這些股票,我們可以暫且給他們叫做穿越股。會涉及到曾經直播時提過的一個詞,價值重估,也會提到龍頭股的特性。不是什么股都叫龍頭股的,不是漲的多,或者連板高就是龍頭股的。在一輪上漲的市場行情中,龍頭股往往是漲幅最為巨大,市場辨識度最高,資金最為集中的品種,因此投資者常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去把握到行業中的龍頭股。
最后:將模式雛形運用于實戰檢驗,將每天的交易數據進行記錄分析,找到有可能存在的漏洞予以排除,通過實戰中對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逐步完善交易模型,最終形成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交易模式,主要著力點是買賣信號,個股結構,大盤結構,題材輪動節奏。
大多數人的痛點不在于是否有交易模式,而在于日常操作能否堅持自己的模式,在遇到各種誘惑或交易遇到挫折的時候有沒有定力,堅持自己只做這一種交易模式,只要能堅持一種模式反復操作,這種模式就會越做越精穩定盈利也會水到渠成。
選擇一種交易模式,意味著放棄其他的也可能帶來盈利的模式,這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自己的交易模式也許不是所有模式中最優的。但是它是自己可以駕馭的,是符合自己性格的也是能夠長期帶來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