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致命”缺陷讓人憂慮不堪,優點讓人欣喜若,可燃冰是一把“雙刃劍”,如若泄漏對氣候可是“一劍封侯”,如若有人能妥善開采可燃冰話,明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一定會花落他家。
世界能源危機越演越烈,石油的價格居高不下,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產量是每況愈下,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制約著全世界前進的步伐。石油面臨著枯竭,急需一種新型能源來代替石油的“大哥大”的地位,可燃冰的出現,讓世界欣喜若狂,欣喜過后又變得愁云慘淡,面臨著重大開采難題,讓世界各國都知難而退,本來如獲至寶,但是不能為人所有,這種煎熬恐怕讓人難以釋懷。
何為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種存在低溫高壓下的白色固態結晶物質而水與甲烷則是它的組成部分。
可燃冰就是一種外形類似冰塊天然氣水混合物,見到明火可以燃燒,并且釋放大量的水,燃燒產生大量的熱量,燃燒的產物對環境無任何污染,是一種全新的潔凈能源,如若合理開發對人類百利而無一害,如若開采不善,對溫室效應可謂是一劍封侯。
可燃冰優點讓人驚喜不已
首先可燃冰可以燃燒,燃燒過后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比起煤炭來說可以獨占鰲頭,絕對秒殺的存在,煤炭,石油燃燒產生的污染讓人類頭疼不已,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對氣候都是致命的??扇急褪恰皾崱比灰簧?,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
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相當于170立方米的天然氣,能源密度是普通天然氣的2-5倍,小小一塊可燃冰的威力相當驚人。
其次,可燃冰的儲量驚人,可燃冰可以作為未來首當其沖燃料資源,儲備量是石油的幾百倍,可以讓全人類使用1000年之久,大家伙看到這里是不是心動不已,早就想躍躍欲試開采可燃冰了呢?如果大家這么想,那就把問題想的太簡單化了。
可燃冰的發現讓人類如獲至寶,是什么原因導致可燃冰無法大規模的開采利用呢?這么多優點及于一身,我們看看開采難度以后,大家伙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是什么樣的難題讓世界科學家知難而退呢?
首先由于可燃冰生成環境復雜、特殊,出身與石油千差萬別,大大增加了開采的難度,石油的開采石油是液體狀的,不僅容易抽取,也會形成噴涌狀,然而可燃冰是屬于固態的形式,可燃冰多處探明都在深海區,水下壓強是人類無法逾越的一道鴻溝,可燃冰的發現多數發現海底1000個大氣壓,這樣的壓強普通的設備會被壓成渣。從而大大增加了海底作業的難度。
其次海底世界,可不像陸地那么簡單,不僅要考慮水壓,還要考慮海底滑坡,從而引發的海嘯。8000年前在北歐造成浩劫的大海嘯,也極有可能是由于這種氣體大量釋放所致。
可燃冰的特點也是“致命”的
可燃冰存在狀態低溫,高壓的狀態下存在,在水下1000的大氣壓的作用下,如果把可燃冰從海底帶到海面,在常規大氣壓下,可燃冰會迅速分解,揮發,大量的氣體揮發,一旦遇見明火,爆炸威力不亞于一枚核彈的危力,如果揮發可能造成鉆井平臺發生井噴現象,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可燃冰的厚度一般為50_100米的厚度,一旦開采出來,會產生海底大滑坡,引起海底地殼運動,從而引發海嘯的這種可能極具存在,在海底幾千米深度取東西,這種復雜的環境下,難度可想而知。
可燃冰的泄漏對全球溫室效應都是一劍封侯的存在
大家伙都應該知道,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的致命殺手,大家伙只知道其一,卻不知道可燃冰的威力,它的威力是致命的。
大家伙知道為什么現在變成了無氟冰箱,空調了嗎?
主要是空調中的氟對臭氧層破壞都是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氟氯帶烴這類復合物不可分解,對臭氧層的破壞是致命的??扇急械募淄榫褪欠葞N化合物的一種。
這種化合物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倍之多,如果大量開采可燃冰的話,一旦泄漏,氣溫會急劇升高,導致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我們沒倒在能源危機的道路上,卻要生活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
收集海水中的氣體是十分困難的,底的多孔介質不是集中為“一片”,也不是一大塊巖石,而是較為均勻地遍布著。如何布設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決的問題。 海底可燃冰屬大面積分布,其分解出來的甲烷很難聚集在某一地區內收集,而且一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生噴井意外。
開采成本制約著大規模開發
目前可燃冰的開采成本高達200美元/立方米,折合成天然氣要1美元/立方米,而目前國內天然氣造價僅在1元/立方米,這是勘測、開采可燃冰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賠本賺吆喝的事情誰會去做呢?
常見開采可燃冰的方法有熱解法,降壓法,二氧化碳置換法
雖然開采可燃冰困難重重,中國從未有停止對可燃冰探索的腳步,在開采可燃冰技術方面,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國可燃冰儲量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中國不僅在南海發現大量的可燃冰存在,在中國的西藏,以及祁連山脈都發現了大量可燃冰,可燃冰出現,一定能成為21世紀的接替者。
可燃冰的開采涉及復雜的技術問題,所以目前仍在發展階段,估計需要10至30年的時間才能投入商業開采,中國人口眾多,石油資源每天消耗巨大,可燃冰的開采迫在眉睫,中國的“藍鯨2號”
藍鯨2號這個“巨無霸”早在2020年3月的時候,就在南海神狐海域開展了第二輪的可燃冰試采,對我們來說,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標志著中國實現了開采可燃冰技術性的突破,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可以完全征服這片海底世界,把這個“燙手山芋”變成我們真正的“幫手”。
可燃冰的開采涉及復雜的技術問題,所以目前仍在發展階段,估計需要10至30年的時間才能投入商業開采,中國人口眾多,石油資源每天消耗巨大,可燃冰的開采迫在眉睫,中國的“藍鯨2號”
藍鯨2號這個“巨無霸”早在2020年3月的時候,就在南海神狐海域開展了第二輪的可燃冰試采,對我們來說,可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標志著中國實現了開采可燃冰技術性的突破,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可以完全征服這片海底世界,把這個“燙手山芋”變成我們真正的“幫手”。
總結:
可燃冰這事不能急于求成,畢竟海底世界極為復雜,對勘探,開采都需要一套極為復雜的程序,稍有不慎對人來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從而引起海底世界的天翻地覆,引起巨大的海嘯,對人類都是滅頂之災
開采成本也制約著可燃冰的開發,種種原因制約著可燃冰走進我們千家萬戶,隨著世界各國逐步克服這些世界難題,可燃冰一定會接替過石油這個“接力棒”,成為人類真正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