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0日 00:30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報
“我不太想招年輕的,感覺抗壓能力差一點。”長春一家機械加工企業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劉女士說。
在長春,用工緊張已讓不少企業放低身段,部分企業用人年齡已放寬至60歲。
高齡不怕苦 年輕想輕閑
“80后”小伙范敬(化名)2年前畢業后,就職于一家企業做網絡傳輸,由于工作性質決定,出差已算是“家常便飯”。
“每個月都要全國各地跑,工作時間太不穩定。”于是,3個月前,他辦理了離職手續,成為求職大軍中的一員。
如今的范敬一身輕松,談到自己理想的職業,他笑著說,“喜歡在辦公室工作,能到點上班、到點下班,然后是輕松、高薪又別太費力的那種。”
而“4050”人員的求職意愿與范敬形成了鮮明對比。
來自公主嶺的盛守軍春節后回到長春繼續打工。對于43歲的他來說,這里依然有他的“用武之地”。
盛守軍沒什么學歷。“以前在工廠里就是干干零活。那時候,像我這樣的年紀不好進廠子。而現在感覺企業對年齡要求沒那么嚴格,就想找一份全職的工作。”“工資合理,臟點也不怕。”他說。
高齡員工有責任心肯吃苦
像盛守軍這樣肯吃苦的高齡工人,也正是長春某機械加工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劉女士想招聘的。
“我不太想招年輕的,感覺抗壓能力差一點。”她說,企業里五金銷售店員的職位,原來就招聘過幾個20歲出頭的女員工。后來因為男朋友的關系或者家里有事而相繼離開了。無奈之下,企業放寬了對員工年齡限制。
“銷售類人員要求在25歲以上,保安、保潔要求在40-45歲,會比之前有所放寬。”她說。
在一家藥業公司,企業對文員的要求由此前的30歲放寬至40歲。
放寬年齡是靈活用工的體現
60歲以下的鉗工、40歲以下的文員……春節后,長春市人才中心出現了部分“高齡”工作崗位。
“今年首場招聘會,我們就發現了這樣的問題。”長春市人才中心副主任李鳳岐說。
李鳳岐告訴東亞記者,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企業存在用工難題,例如,營銷、高級技工等崗位難招,企業會適度放寬年齡限制。此外,這種類型的人更有經驗,態度更積極一些。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分析,部分年輕人對自己有較高預期,但并不能“以偏概全”。
他認為,企業發展需要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才,根據自身情況適度放寬年齡限制是企業靈活用工的一種體現。
丁肇勇建議,企業招聘形式可以更靈活一些,比如對勞動密集型企業采用傳統模式,對于高學歷、高技術人才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招聘,縮減招聘成本。
此外,注重文化建設應成為企業的“必修課”,以“情”留人或有不一樣的效果。
記者 李穎 實習記者 李云洋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