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和對方處于一樣的環境和狀態下,體會對方在這樣的環境和狀態下會出現的心理、情緒和行為的反應。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個沒有“同理心”的心理咨詢師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
有很多人問我,心理咨詢師和街頭老大媽有什么區別,不都是做人的心理和思想工作的嗎?
我告訴他,這兩者有共性,也有很多區別。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是否具有“同理心”。
我們可以回憶或者想像一下,如果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女人跳河自殺,幸運的是被好心人救了上來。如果是街頭老大媽,她大致會這么說,“你看你這個孩子多傻,再怎么也不能跳河呀,你也不想想如果你死了,你的父母會多傷心,你的孩子怎么辦呢?你怎么就不考慮考慮他們呢?”。如果是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她一般會這么說,“我想你此刻內心一定非常痛苦、無助,而這種傷痛讓你覺得無法忍受,你才會這么做。你對這個家庭一定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你特別在意這個家庭,你無法想象如果這個家庭破碎了,將來的你會多么孤單。。。。。”。看到兩者的區別了嗎?前一個是教育和責備。后一個是理解和尊重。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就是同理心。
可以這么說,同理心是心理咨詢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這個基礎打不好,更不要談后續的咨詢方法和技術,那些都是空中樓閣。
同理心是需要訓練的。有些人說我這個人特別有愛心和同情心,看到別人不幸我馬上就會特別傷感,就像自己也正遭受著不幸,是不是說我的同理心很強,適合做心理咨詢工作?恭喜你,你確實有做心理咨詢師的潛質,但是還須進行職業化和專業化的訓練,要讓自己的同理心職業化。
所謂同理心的職業化,其實就像演員演戲一樣,職業化的演員和非職業化的演員在人物塑造方面是不同的。比如說哭,職業化的演員根據劇本需要,該哭就哭,要大哭就大哭,要抽泣就抽泣。而非職業的演員,如果情感豐富,可能很快就哭出來,但是一哭就無法控制了。如果情感不豐富,該哭的時候怎么也哭不出來,干著急。所以同理心的職業化就是指心理咨詢師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表達,根據需要與對方實現共情,控制共情的深度、廣度和節奏。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同理心的職業化不僅是善于控制,還要善于表達。說出來的每一個字都能夠準確的擊中對方的內心,和對方的情緒起伏同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的心理咨詢師一定是一個善于表達內心情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