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產業結構政策的衍生政策之一,也是區域政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政策包括國家產業布局和地區產業布局兩個層次。國家產業布局主要指:①制定全國產業布局的戰略規劃,確定整體布局的框架;②劃分經濟區帶,明確各地區的專業化發展方向以及在全國整體布局中的地位;③確定不同地區開發的先后次序;④確定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帶的布局。地區產業布局主要指:①根據全國經濟發展總目標和全國總體產業布局戰略規劃,針對本地區的條件和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產業布局戰略和規劃;②對本地區的重要產業進行具體的規劃布局;③選擇本地區的優勢區位,確定重點開發區;④確定本地區內各種類型、不同規模的經濟基地的布局。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政府通過直接干預政策,促進重點地區的經濟發展。如國家直接投資于重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重點地區直接投資興建國有企業,將政府有關的管理部門直接設置在重點地區,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②國家通過間接扶持方式幫助重點地區。包括制定和實施優惠的稅收政策來吸引各方面的投資,采用貸款差別利率、還貸不同期限和貸款政府擔保等優惠信貸政策,為重點地區提供金融支持,以提高當地的需求水平,并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產業布局政策往往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擁有不同的經濟發展目標,這既有利于改善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緩解社會矛盾,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個區域的經濟資源和比較優勢,促進國家整體經濟健康、持續和穩定發展。在經濟不發達階段,產業布局政策強調優先發展某些區域,通過這些區域的發展帶動其他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在經濟較為發達階段,產業布局政策則著重扶持經濟落后區域,以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