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于1980年在湖南大學舉辦的高等學校領導干部學習班上正式提出。1983年,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學講座》一書中對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的表述做了一定修正。
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指社會主義教育必須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或者說社會主義教育必須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因此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間的本質聯系是教育內部最為基本的關系。教育的外部關系規律指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具體可表述為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社會主義教育必須與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相適應。這種適應不是被動適應,而是主動適應。它包括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所制約;另一方面,教育必須為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服務。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和外部關系規律是相互起作用的。辦教育既要遵循外部關系規律,又要遵循內部關系規律,把內、外部關系規律很好地統一起來,不能把它們分割開。
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奠定了中國高等教育學的學科理論基礎,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圍繞有關教育“適應論”問題,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界展開過多次學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