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包括江、河、川、江河、河川、河道等。河流中的水主要來自流域大氣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和其他諸如地下水補給、泉及自然積雪與冰川融水。河流是水循環(hu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自然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自然形成的河流,按注入地可分為內(nèi)流河和外流河。其分界線北起大興安嶺西麓,經(jīng)內(nèi)蒙古高原南緣、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日月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向西直抵國界。此線以東,主要為外流河,以西,主要為內(nèi)陸河。①外流河。是直接或間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部及其以東地區(qū),如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海河、淮河等,它們分別注入東海、南海、渤海、鄂霍次克海、渤海和黃海。外流入印度洋的河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南部、南部和西南一角,如怒江、雅魯藏布江和印度河等,分別流經(jīng)南亞各國并注入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外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額爾齊斯河,流入喀拉海。②內(nèi)流河。是由內(nèi)陸山區(qū)降雨或高山融雪產(chǎn)生的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內(nèi)陸湖泊或在內(nèi)陸消失的河流。中國最長的內(nèi)流河是塔里木河
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中國最早的運河是公元前六世紀初楚國在今湖北沙市到沙洋一帶開挖的揚水,溝通了漢水和長江;吳國的胥溪和胥浦分別溝通了太湖與長江、太湖與東海,邗溝溝通了長江和淮河。戰(zhàn)國初期魏國開挖了鴻溝,溝通了黃河與淮河。以后各朝都陸續(xù)開挖了不少運河,如京杭大運河和靈渠。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長1794千米。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位于廣西興安縣境內(nèi),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鑿成通航。靈渠將海洋河(湘江源頭)和大溶江(漓江源頭)相連。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河流有:①長江。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長近6400千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千米。自江源沱沱河至湖北省宜昌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中游,湖口至長江口為下游。②黃河。中國第二長河。長5464千米,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河源至河口鎮(zhèn)為上游,河口鎮(zhèn)至花園口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是世界聞名的地上懸河。③黑龍江。又稱阿穆爾河。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位于亞洲東北部。有南北兩個源頭,南面起源額爾古納河,北面起源克魯倫河,在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峽。流域面積185.6萬平方千米,其中中國境內(nèi)流域面積89.1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松花江、烏蘇里江等。④松花江。黑龍江右岸的最大支流。面積約56.12萬平方千米。三岔河至哈爾濱市為上游,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為中游,佳木斯至同江是下段。⑤遼河。地處中國東北地區(qū)西南部。地跨冀、吉、遼和內(nèi)蒙古4省區(qū),河長1345千米,面積22.11萬平方千米。流域主要由遼河和渾太河兩大水系構(gòu)成。⑥海河。海河流域由海河、灤河、徒駭馬頰河三大水系構(gòu)成。面積31.8萬平方千米。以漳衛(wèi)河河源為起算點,長1090千米。⑦淮河。淮河流域包含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面積分別為19萬和8萬平方千米。豫皖兩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為上游,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的三河閘為中游,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⑧珠江。西江、北江、東江3大水系從西、北、東三面匯入珠江三角洲水系后始稱珠江,西江流域面積最大,北江次之,東江第三。面積45.36萬平方千米,其中44.21萬平方千米在中國境內(nèi)。⑨雅魯藏布江。長2057千米,面積24.2萬平方千米,下游通過印度和孟加拉國注入印度洋。從江源至里孜為上游,里孜至派鎮(zhèn)為中游,派鎮(zhèn)至巴昔卡為下游。⑩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河,長2179千米,面積102.7萬平方千米。三河匯合口肖夾克至英巴扎為上段,英巴扎至恰拉為中段,恰拉至臺特馬湖為下段。?黑河。中國西北第二大內(nèi)陸河。長821千米,面積約13.4萬平方千米。黑河以鶯落峽以上為上游,鶯落峽至正義峽為中游,正義峽以下為下游。?疏勒河。河西走廊第二大內(nèi)陸河。長670千米,面積4.13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黨河和榆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