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是一個與空間和地理相聯系的經濟范疇。從狹義上說,世界市場是世界各國相互間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或領域;從廣義上說,世界市場是指國際流通領域包括商品、資本、技術、勞務等各種交換關系的總和。從內容和結構來看,世界市場主要包括:國際商品市場、國際資本市場、外匯市場。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有賴于多方面的條件,主要包括: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交通運輸和通信業的發展、世界貨幣的出現等。
世界市場對世界經濟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世界市場對世界經濟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世界市場加強了世界各國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關系。“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1]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種相互依賴關系使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逐漸喪失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經濟附庸,成為這些國家工業資本剝削對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少數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剝削和掠奪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世界經濟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國際分工的日益深化,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長迅速,國際金融市場急劇擴張,世界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在此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分化,一部分發展中經濟體通過融入世界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取得了巨大成功,亞洲“四小龍”“金磚國家”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