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階段體系的概念最初是Holmes與Houtermans于1946年針對方鉛礦中的鉛同位素演化分別構想出來的,他們提出方鉛礦的鉛同位素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處于巖石系統中且自地球形成以來一直保持U與Pb的封閉,直到其分離出的物質形成方鉛礦(
圖中的地球年齡是對球粒隕石中球粒及基質U-Pb同位素系統分析得到的,年齡T為約45.60億年;地球形成時的初始鉛同位素組成以美國亞利桑那Diablo大峽谷中鐵隕石中含鈾量極低的隕硫鐵為代表,其206Pb/204Pb、207Pb/204Pb比值分別為9.307、10.294;如果所分析的方鉛礦為單階段體系,
(1) |
(2) |
式(1)、式(2)中的λ238、λ235分別為238U、235U的衰變常數,當測定出方鉛礦的206Pb/204Pb或207Pb/204Pb的比值時,因現今238U/235U在地球中均為137.88,式(1)、式(2)兩端相除可解得
與方鉛礦單階段體系類似,大陸地殼巖石147Sm/144Nd比值多數分布于0.09~0.13,假定它們最初起源于虧損地幔,進入地殼后演化到現在,而由其147Sm/144Nd、143Nd/144Nd比值可計算出單階段系統的Nd虧損地幔模式年齡或地殼存留年齡。對于全巖Lu-Hf同位素系統,大陸地殼巖石的176Lu/177Hf比值多數分布于0.009~0.015,與Nd虧損地幔模式年齡類似,由其176Lu/177Hf、176Hf/177Hf比值可計算出單階段體系的Hf虧損地幔模式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