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林可勝任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長兼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所長;知名內科專家張孝騫任湘雅醫學院(在筑期間)院長;原北平協和醫院熱病學家李宗恩任貴陽醫學院院長;林學家皮作瓊任貴州省農業改進所所長;原清華學校校長周詒春任貴州財政廳長;音樂家馬思聰任貴州省藝術館館長;文學家
謝六逸、李青崖,翻譯家曹未風,史學家翦伯贊、周谷城,社會學家吳澤霖,社會教育家馬宗榮都是大廈大學(在筑期間)教授;浙江大學數學家蘇步青在花溪青巖辦微分幾何訓練班;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烏當來仙閣研究貴州地質。曹未風在
貴陽文通書局出版《莎士比亞全集》,巴金在花溪與蕭珊結婚并寫《憩園》《生與死》《婦與夫》《第四病室》等小說,茅盾過貴陽撰《貴陽巡禮》,蕭乾過貴陽撰《貴州書簡》《湘黔道上》。遵義著名鄉土文學作家
蹇先艾也在此間來到貴陽,與謝六逸、李青崖、齊同、張夢麟等在貴陽創辦《每周文藝》。畫家豐子愷、黃堯在貴陽創作許多漫畫。戲劇家田漢在貴陽導演吳祖光的話劇《少年游》,熊佛西舉辦抗戰劇展,鄭君里帶領“孩子劇團”在貴陽演出,音樂家任光在貴陽舉辦講座,徐悲鴻、豐子愷、趙少昂、尹瘦石等在貴陽舉辦畫展,
吳鼎昌在花溪舉辦詩會并撰《花溪筆談》。抗戰期間到過貴陽的文化名人還有文學家葉圣陶、沈從文、謝冰瑩、林蒲、王亞明、穆旦,戲劇家安娥,書畫家關山月、吳冠中、葉淺予、沈逸千、趙少昂、高承祚,音樂家王慕理,電影演員胡蝶、謝添等。文藝性刊物和報紙文藝副刊達70多種。文通書局延攬了大批學術泰斗和社會名流,進入最輝煌時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