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一種類型,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臨床表現為突發胸痛、長時間不緩解,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性損害,但不伴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特征:ST段突然顯著壓低,并逐漸加重,持續數日或數周后可逐漸恢復至原有狀態。ST段壓低的導聯上出現T波對稱倒置,呈冠狀T波,并逐漸加深,持續數日后倒置可逐漸變淺或恢復至原有狀態。無顯著的QRS波群變化。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高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是由于不穩定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隨后局部血栓形成,或者存在斑塊病變部位的冠脈血管痙攣,引起冠脈血流量突然嚴重下降導致的臨床后果。
也有少數患者沒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可能屬于外傷、大動脈夾層、動脈炎、導管操作并發癥等。
如果患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建議及時就診,遵醫囑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