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綜合征是臨床的常見病癥。 2005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代謝綜合征的全球新定義為:中心性肥胖(中國人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加上以下4個因素中的任意2項即可診斷,TG水平升高150mg/dl(1.7mol/L)、HDL-C減低:男性<40mg>40mg><50mg l(1.3mmol/l)、血壓升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空腹血糖="" (fpg)="">50mg>
01
2002年Kenchaiah在N Engl J Med中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超重及肥胖的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衰發病率逐漸遞增。同樣,2010年Hu在Circulation中發表研究示,隨著腰圍的增加,心衰風險亦升高。糖尿病可通過引起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肥胖,左室肥厚等,從而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Kannel與NicholsGA分別在Am J Cardiol和Diabetes Care中發表的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與心衰發生發展與年齡及性別相關。
另外,Stratton I與Erqou S在BMJ和EurHeart Failure中發表的文章示,心衰的發生率隨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而升高,蛋白尿亦是心衰的危險因素。2006年Butler在J Am Coll Cardiol發表文章顯示在老年人中,代謝綜合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Aune在Circulation發表的Meta分析了體重指數,腹型肥胖與心衰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的關系。
02
心衰患者要注意心源性糖尿病的發生,其機制概括為心功能障礙減少胰腺的供血,增加腎上腺素,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導致胰島素抵抗,損傷空腹血糖,引起糖耐量異常,最終導致糖尿病。有研究顯示心衰患者發生糖尿病的預測因素,包括糖化血紅蛋白、體重指數、降脂藥物、肌酐、利尿劑、地高辛、谷丙轉氨酶和年齡,提示心力衰竭的治療藥物利尿劑、他汀和地高辛的長期使用可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心衰患者CRT治療(心室同步化治療)則可降低HbA1c和血糖水平,但體重及體重指數升高。
03
2001年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糖管理的不當是心衰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2009年Diabetologia發表了一項大型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的試驗表明,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亦升高。但2009年JACC的一篇文章顯示糖化血紅蛋白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關系,其中,糖化血紅蛋白在7.2-7.8%之間,患者死亡率最低。2011年AJC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也顯示糖化血紅蛋白在7.3%以上的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比低于7.3%的患者要高。在心力衰竭生存率的研究卻觀察到不同的結果(或稱之為“悖論”)。
2001年Horwich 于J AmColl Cardiol發表的研究顯示了肥胖(BMI)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相關,顯示肥胖和超重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遠高于正常體重和低體重的心衰患者,另外,Hassan于2008年在JCardial Fail發表研究分析了代謝綜合征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關系,發現有代謝綜合征的心衰患者,其生存率高于無代謝綜合征的心衰患者。
2001年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糖管理的不當是心衰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2009年Diabetologia發表了一項大型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的試驗表明,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亦升高。但2009年JACC的一篇文章顯示糖化血紅蛋白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關系,其中,糖化血紅蛋白在7.2-7.8%之間,患者死亡率最低。2011年AJC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也顯示糖化血紅蛋白在7.3%以上的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比低于7.3%的患者要高。在心力衰竭生存率的研究卻觀察到不同的結果(或稱之為“悖論”)。
2001年Horwich 于J AmColl Cardiol發表的研究顯示了肥胖(BMI)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相關,顯示肥胖和超重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遠高于正常體重和低體重的心衰患者,另外,Hassan于2008年在JCardial Fail發表研究分析了代謝綜合征與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的關系,發現有代謝綜合征的心衰患者,其生存率高于無代謝綜合征的心衰患者。
04
與目前心衰指南推薦的治療藥物相比較,PARADIGM-HF研究顯示ARNI(LCZ696,諾欣妥)較ACEI進一步降低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風險20%。另外,PARADIGM-HF回顧性分析提示:諾欣妥治療HFrEF合并T2DM患者降低HbA1c療效顯著優于依那普利,諾欣妥較依那普利顯著降低啟動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比例29%。提示諾欣妥除了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風險獲益之外,也有利于改善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2016年歐洲心臟學會心衰指南建議二甲雙胍為T2DM合并心衰的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不建議使用格列酮類藥物進行治療,因其可增加心衰惡化及再住院的風險。
2016年CVD-REAL研究提示SGLT-2抑制劑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衰住院和全因死亡風險,與其他降糖藥相比,SGLT-2抑制劑降低心衰住院風險39%、全因死亡風險51%。近期一些研究表明SGLT-2抑制劑在降血糖的同時也可使糖尿病患者血壓下降2-3mmHg,體重下降2-3kg,使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的風險下降14%。EMPA-REG研究和CANVAS研究分別恩格列凈和坎格列凈可降低T2DM患者心衰再住院風險35%和33%。另外CANVAS研究也顯示坎格列凈對降低心衰患者心衰再住院風險明顯優于非心衰患者(39%v.s. 13%)。
◎
(1)代謝綜合征是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代謝綜合征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2)指南推薦的一般人群中代謝綜合征的防治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適宜于心力衰竭伴代謝綜合征患者。
(3)心力衰竭患者血糖增高、肥胖和代謝綜合征治療的目標值和治療藥物靶點的選擇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4)在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ARNI(諾欣妥)、二甲雙胍和SGLT-2抑制劑初步顯示了有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