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真是太難了。
表面上看著好好的,實際上分分鐘崩潰。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本文內容整理自豆瓣話題#成年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老子不想被搭理
把自己活成一根管道。
萬物都可來,萬事也都會走。我不容納任何人,任何事,所有的人和事只是在我這里穿過,穿過的瞬間,我沒反應,它也別想留下什么痕跡。
我也懶得說我自己無堅不摧,也不再追求什么刻骨銘心的體驗。在一切都可以過去的前提下,我會專注于每一個當下,但是又并不在乎任何當下。
因為一切都會過去,所以計較沒有意義。
因為一切都會過去,所以珍惜此刻很有意義。
@可愛著樂
多讀書,在你沒辦法發泄自己的情緒時,就使勁看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以前我覺得這只是一句有點夸張的玩笑話,但是當我現在開始花很多時間去做這件事情時,我發現它能給我帶來的收獲遠比很多快餐式的娛樂活動要高,這段時間我時不時的會和自己較勁,在我想不通的時候,打開一本自己想看的文章,或許里面就是答案了。
不管在何時何地因為某事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請給自己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或者是一篇文章。
@改邪歸我
好的情緒管理,是尊重自己所有的情緒。
尊重情緒不是縱容情緒,是允許自己生氣,失望,傷心。但同時請問一下自己,這件事為什么會使你產生那樣的情緒呢?
如果問完了,分析完了,還覺得這個情緒一定要發出來,那就是有必要的發泄情緒了。如果覺得沒必要,那就不要困擾自己了。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是被戳到痛處了,才會吱兒哇亂叫。
或者,別人做錯了使你受到了牽連。
@章魚頭
@蘭斯洛特
一,手腕上綁根強力皮筋兒,感覺情緒要失控時—不論是要歇斯底里還是得意忘形—就拉起彈自己一到五下,直到情緒穩住;
二,手機鎖屏壁紙設置“制怒”書法圖片,字要大而黑,有觸目驚心效果,這樣可以每天提醒自己無限次。(實測有效哦!親)╮(╯▽╰)╭
@weiwang
用宏觀的視角取代微觀視角,將自己從事件中抽離出來看當下。
據說學文史的人情緒都比較平和,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審視的眼光看世界,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曾經發生過無數回,就像是反復觀看一幕不斷重演的戲劇,不同的只是演員,將自己從演員變成觀眾,想帶入角色時就置身其中,該抽離時就置身世外。
@我今年22歲
凡事無所謂一點,凡事多忍耐一點。你要想到,這世界上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受苦有負面情緒,大家都有的,一下子就釋然多了,要允許它的存在。
@Soblue
忍到家,打開電腦,選出自己喜歡的瑜伽音樂,鋪好瑜伽墊拿出兩個5KG啞鈴。從拜日式到高腳杯深蹲折騰個把小時。然后洗個熱水澡,給自己煮一杯卡布奇諾。再崩潰的情緒也能平靜下來,理智重新登場,分析,反思和自省。
@清和未暑
目前研究生在讀,生活中最多的情緒就是看論文看到想吐,發論文卻希望渺茫,這種無力感。慢慢發掘出緩解這種情緒的辦法,買了一個卡林巴,情緒上來的時候,就學一首新的曲子。專注記譜子的時候,會忘掉其他事情,腦子里只有旋律,很純粹。音樂會讓人沉浸在一個隔絕俗世的世界,而且,學會了一首新的譜子的成就感會沖淡那種無力感。
@flytomyheart
課題分離,不要對別人抱有期待,不要試圖改變別人,老板和同事怎么對你是他們的事情,他們喜不喜歡你是他們的事情,他們的喜怒無常都是他們的,你只需要做你認為對的事情,誠實面對自己;如果我們帶著憤怒去交流,我們是想控制、征服他人,而不是在交流事實。
@偷瞄隔壁胖橘
冥想,這個真的很有用,也有點難掌握。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將自己的注意力都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有個小訣竅,可以數自己的呼吸,數到10再繼續從1開始數,當你突然發現自己數到了十幾,就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時候走神的了。
@ChinnChinn
首先,陰郁或絕望或憤怒或壓力山大跟快樂一樣,都是人的情緒的必然組成部分,人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一種情緒里,所以好的壞的都必然到來和必然離去。有耐心可以坐著感受它們的到來離開,沒有耐心或者不想長時間耽于其中,那就試試用多巴胺分泌得比較多的方式去覆蓋它。
1,打掃,整理,丟掉一些無用之物。
2,寫出來。擁有一個私人賬號或者個人可見,把整個事情前因后果或者當下感受一字一句寫出來,推薦沒有熟人的私人賬號,寫出來讓陌生人看到也會有傾訴感。不要跟身邊人傾訴不要跟身邊人傾訴不要跟身邊人傾訴。
3,運動(時而有用,非必選)
4,洗澡,洗澡時哭或者唱歌。
@Annoying fig
快速在心中默念: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Forever
年紀大了,也學了一些心理學的皮毛,越來越容易跟自己和解。心理學里教給我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接納自己、放過自己。
1、學業、事業,有追求是好事,但是盡量追求過程,不要追求結果。
2、想好一切可能性,做好一切準備,面對現實,不要僥幸,僥幸帶來痛苦。
3、察言觀色、巧言令色、低三下四,這些技能并不難,適當的時候可以按場合使用,如果實在太痛苦,就不要為難自己。
4、感情里不要有過高的期盼,不愛你的你別碰,看上去很愛你的也離遠點,都不理智,當真了會傷人傷己。
5、所有的關系講究的都是平衡,不能只索取不付出,也永遠不要只付出不求回報。如照鏡子,關系是互動。
6、子女是責任,不是負擔,放輕松,沒有完美的父母,盡力就好。不溺愛、不放縱、不壓抑、不控制。親子時光很美好,享受它,經營一段幸福的親情比培養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重要的多。
7、接納自己,原諒父母。每一個原生家庭都各有痛點,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放棄超量的情感幻想,該斗智斗勇就斗智斗勇,該溫柔以待溫柔以待。
8、最后一招:忽略是個好東西,逃避現實沒什么不好,偶爾允許自己逃避,但不妨在逃避之前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制,一天、三天、一周、一個月、幾年。時間有時很慢,有時也很快!
@已注銷
網上看到的,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