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又稱為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指的是胰島素不能有效地促進周圍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及抑制肝臟葡萄糖輸出。 胰島素對血糖的調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促進骨骼肌、心肌及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二是抑制肝臟的糖原分解及糖異生。因此,肝臟合成的胰島素不能有效地促進周圍組織攝取葡萄糖及抑制肝臟葡萄糖輸出,就會出現胰島素抵抗。此時,如果胰島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代償胰島素抵抗,血糖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反之,如果胰島功能不足以彌補胰島素抵抗的缺陷,血糖就會升高并逐漸發展為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機體對能量過剩的一種代償反應機制。胰島素主要作用是刺激合成代謝,抑制分解代謝,當機體儲存過多能量而超重或者肥胖時,胰島素就不能發揮正常的效應,脂肪合成受限,尿糖出現以排泄多余的能量,使機體在過度攝入食物與體重增長之間達到一個平衡。胰島素抵抗并非完全的病理概念,正常人特定的生理狀態下也會存在,如青春期和妊娠中后期。隨著青春期啟動,兒童也會出現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至青春期結束可恢復正常。這可能與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大量分泌有關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疾病中。因此,對于以上人群,在臨床上需要關注胰島素敏感性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