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日漸復雜的生活里
保持讀書觀影的習慣
學會極簡主義生活
3個步驟,教你如何快速理解一本書
這是簡族第57篇文章
周六主題是“讀書觀影”,我是簡淺
閱讀是需要技巧的,需要主動地閱讀,才能獲得我們想從書中獲得的東西。
我們閱讀,有著不同的目標:一是為獲得資訊而讀,二是為求得理解而讀。眾所周知,盲目地大量閱讀所帶來的益處微乎其微,不求甚解的書呆子是愚蠢的,所以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今天,我說明三個對于閱讀工具書、專業書的閱讀技巧。
(摘下隱形,戴上框架,深呼吸,閱讀吧)
1
第一步,在閱讀每一本書前,我們要先提問四個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
(2)作者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記住,在完成第二步的檢視閱讀時,你試著回答這四個問題,在完成最終閱讀后,再試著去回答這四個問題。同時,要在書上隨時做筆記,最好的筆記本永遠是書本本身。
(閱讀時,一杯咖啡或許有些幫助)
2
第二步,檢視閱讀,即在閱讀前要先做到有系統地略讀或粗讀,不應花太多時間。
(1)先看書名頁,如果有序先看序
(2)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理解
(3)如果書中有索引,也要檢閱下
(4)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
(5)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6)最后,將書打開,隨便翻翻,念個一兩段或幾頁,不要太多
這是檢視閱讀的第一個步驟。第二個步驟是粗淺閱讀,即快速閱讀全文,在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時,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只需注釋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閱讀就像工具,你要有工匠精神)
3
第三步,分析閱讀。共三個階段,十五個規則。
第一階段:整理內容
規則1:分類,知道自己在讀哪類書
規則2:用單句或幾句話敘述整本書內容
規則3: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組成整體架構
規則4: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第二階段:詮釋內容
規則5:找出重要單字,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規則6:將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規則7: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規則8: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三階段:評論內容
規則9:在發表看法與觀點前,一定要充分理解
規則10:當不同意作者觀點時,要理性表達,不要無理辯駁
規則11:為與自己的不同意見找到理論基礎去反駁
當你站在對立角度來評論一本書時,應使用第三階段另四個規則。
規則12:證明作者知識不足
規則13:證明作者知識錯誤
規則14: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規則15: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閱讀讓你在浮躁社會里保持清醒)
4
在以上閱讀過程中,應獨立思考,難以理解時,可借助外在輔助,一是相關經驗,二是借讀其它的書,三是閱讀導論與摘要,四是使用工具書如字典、百科全書。另外,在每個篇章完成閱讀時,試著用自己語言總結該篇章大意。
在閱讀時,要學會做筆記。筆記可對應到不同層次的閱讀而不同,檢視閱讀時做結構筆記,即做出全書構架,分析閱讀時做概念筆記,即個人觀點去總結書籍概念。工具準備白紙、筆記本和幾支顏色不同的筆。
本文結論來自于我閱讀1940年初莫提莫·J·艾德勒與查爾斯·范多倫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以上文字是我閱讀這本書后的讀書筆記總結摘選。
晚安,愿你養成讀書觀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