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古詩文中常常出現(xiàn)許多建筑意象,如亭臺樓閣、軒榭廊舫等。肇慶城區(qū),七星巖、鼎湖山景區(qū)內(nèi)都有許多中式建筑。
中國古建筑之美不言而喻,但樣式繁多、名稱各異的建筑,如亭、臺、樓、閣、軒、榭、廊、舫你分得清嗎?
亭
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場所,通常在地面直接平起。亭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在建筑形態(tài)上的特征是“有頂無墻”。在《園冶》中,亭“造式無定,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即是說,這許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只要平面確定,其形式便基本確定了。
七星巖-五龍亭
圖 | 理睬
七星巖-北海碑亭
圖 | 吳勇強
七星巖-摘星亭
七星巖-后樂亭
七星巖-十友亭
七星巖-南華亭
七星巖-佶閑亭
鼎湖山-榮睿碑亭
鼎湖山-半山亭
鼎湖山-補山亭
鼎湖山-忠烈亭
牌坊公園-蔭梓亭
臺
高而平的建筑叫臺,一般筑成方形。臺是最古老的園林建筑形式之一,臺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沒有建筑。
七星巖-待月臺
樓
樓是指兩層以上的大型建筑物,樓在建筑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處于建筑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guī)恢谩!墩f文》中,樓的解釋為:“重屋曰樓”。
閱江樓
圖|梁劍峰
麗譙樓
圖|葛化田
披云樓
圖 | 謝永平
閣
重屋為樓,四敞為閣,閣四面皆有窗,且也設有門,四周還都設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環(huán)閣漫步、觀景。
“樓閣樓閣”,閣與樓似乎總是連著出現(xiàn)。閣與樓近似,體量較小巧,可以看做架空小樓層。其特點是通常四周設隔扇或欄桿回廊,供遠眺、游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天柱閣
圖 | mei
圖 | 追
榭
多指水榭,是臨水而建,人們在此倚欄賞景。榭不但多設與水邊,而且多設于水之南岸,視線向北而觀景。建筑在南,水面在北,所見之景是向陽的;若反之,則水面反射陽光,很刺眼,而且對面之景是背陽的,也不好看。
紅蓮水榭
軒
與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納涼,避雨與觀賞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于高敞或臨水之處,用作觀景的小型單體建筑。
軒的古意為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多為高而敞的建筑,但體量不大。軒的形式類型也較多,形狀各異,如同寬的廊,是一種點綴性的建筑。造園者在布局時要考慮到何處設軒,它既非主體,但又要有一定的視覺感染力,可以看作是“引景”之物。
圖 | 天馬
廊
廊是連接兩個建筑物之間的通道,上有頂棚,以柱支撐,用以遮陽、擋雨,便于人們游走過程中觀賞景物。
七星巖-桂苑走廊
圖 | 許慶彬
七星巖-亭廊
舫
似船而不能劃動,故而又稱之為“不系舟”,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種建筑,大多三面臨水,一面與陸地相連。
七星巖-蓮舫
亭臺樓閣軒榭廊舫,你都分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