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 最早于2002年由 David Allen 提出,自他撰寫的暢銷書 Getting Things Done 出版以來,“GTD” 已經成了一個術語,影響了大批致力于推動時間管理的圖書及博客作者、企業管理者,甚至因此誕生了一批基于 GTD 的效率工具。它的內容從不過時,與時代發展同步行進,影響著全球成千上萬的效率實踐者。
人們之所以對此樂此不疲,是因為 GTD 與[我想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希望得到尊重與回報][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能著眼未來]關聯密切——它并不僅僅解決工作問題,它試圖幫人們理順每一個日常,從全局角度審視人生。就像一個精密的神經系統,從任何角度喚醒神經元,都有對應的觸發路徑與反饋。
正在譜寫樂曲的巴赫,正在向歐洲行軍的拿破侖,正在創造藝術品的安迪沃霍爾,他們都需要處理大量信息并轉化為自己的行為決策,以此體現自我意志。一個處理紛繁信息并無時無刻不在作出正確決策的人,在今天被稱為專業人士。
毫無疑問,從 GTD 中獲利最大的是專業人士。這里有一個虛擬形象,或許你見到過與他相似的人——前一晚工作了很長時間,他選擇把工作帶回家,結束已經是凌晨3點。他感到自己很少有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比起這一點,沒完成工作會更讓他有負罪感。大部分時間他應對自如,但仍然感到重重壓力。有些時候,他會把工作拖到最后時刻,再靈感迸發地完成它,每當這時候,他總后悔沒有早點進入 aha moment.第二天早起趕到辦公室,辦公桌上堆積了許多很久沒觸碰過的文件。處理郵件到一半,同事拿著合同過來打斷他,交談完畢日歷正好彈出5分鐘后的會議提醒。結束后已經是中午,他和同事們在辦公室一起用餐,想到自己上周忘記了一個重要約會。他感到很難讓自己停下來,保持忙碌有一種安全感。他的勤勉為自己換來了尊重,在成功又瑣碎的氛圍中,他無暇著眼未來,他需要 GTD 來管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通過行動讓自己感覺良好,要比通過讓自己感覺良好來實現更好的行動容易得多。”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把事務分為四種優先級: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大部分時候,人們最優先處理第一種事務,把第二種事務作為長線供養,后兩種被視為歸檔事務被忽略。這些事永遠客觀存在于生活中,人們無法如同精密儀器時刻不逾陳規。GTD 建議把所有事務不計前嫌統歸到一起。有時候,正是一些前置的關聯事務,讓我們真正開始解決問題時毫不費力。另外 GTD 的兩分鐘法則認為:如果采取某項行動最多需要兩分鐘,就應該在作出決定的一剎那實施行動,這可以有效解決部分緊急任務。
“提升個人工作效率低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擁有你樂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養成收集的習慣至關重要,匹配的管理工具能夠安放所有收集到的事務。找到一款項目與任務管理工具,梳理所有引起注意的事務和信息。Teambition 的任務管理功能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在這里,你可以創建任何主題的事務,在下一步,我們將進行進一步歸納整理。
進一步梳理經上一步統計到的所有事務。事務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行動解決方案的,比如一個想法或者一個軟件升級提醒,把這類事務安排到未來的日程,在日程下做好附注。另一類需要進一步行動解決方案的事務,比如參加會議、回顧工作或者洗車,設定每一步具體動作的完成時間。有時委派他人代勞也是完成事務的方法,如果你自己不是最佳的執行人選。在 Teambition 中,你可以指派任意任務給最適合完成它的人,無論他是你的同事、合作伙伴、學習搭檔還是家庭成員。
到這一步事務開始變得明朗,大部分事務已經在時間線設定好位置。現在需要做的,是根據不同的情境,把事務歸屬到不同類別的清單。比如,“立即執行”清單,里面都是在2分鐘內就能完成的簡單任務。“等待”清單,指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的事,比如等待預定的電影票、用戶對新提議的回復、等待新購買的空氣凈化器等。“外出事宜”清單,出門前看一看清單,能有效提升一路上能解決事務的數量與效率。Teambition 的自定義任務面板可以隨心所欲地設定為不同主題的清單,你只需要在使用時重新打開他們就能一目了然。你有什么關于清單的好主意,請留言或郵件告訴給我們。
將所有任務在進行優先級排期與清單歸納后,進入回顧階段——查看事務被著手解決的合理性。首先查看日程表,再看一看行動清單,根據情境選擇恰當的回顧內容。人們總會放任自己的大腦糾纏于大量超過自身承載能力的任務數量。回顧的優點在于,盡可能冷靜地重審自己的計劃,重新奪回主動權而不至于疲于奔波。
終于到了執行階段,根據4種標準確認下一步的行動:情境、時間、精力、以及優先級。優先執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再處理突發事件。有突發事件時,判斷它是否值得你停下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一旦被打斷工作,重新進入工作狀態將付出較高時間成本。實際上,并不存在被打斷工作這回事,只是對新事物管理不善。
三個原則的 Getting things done 精髓:
GTD 強調收集、思考并行動的重要性,五個步驟的最后一步才是真正的執行,前四步無一不是在確保事務解決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剝離開或關聯或疏離的事項,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沉浸通常伴隨對特定任務的全身心關注,而且你通常會有掌控感,感到目標清晰。處于沉浸狀態的個人通常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并能在執行整個任務的過程中得到及時反饋。”——認知科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沉浸:關于最佳體驗的心理學》
初入 GTD 的實踐者,隨著習慣的養成與方法的熟悉,會逐漸形成一套以自己為中心的地圖,包含自己的角色、職責和興趣,基于個人發展方向和需求而不斷迭代,最終形成綜合的全面生活管理系統。在任何情況下,用 GTD 的方法輔以匹配的工具,應對不同屬性的事務,提升工作與生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