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港灣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鐘兆民
一、價值投資者必須思考的五個問題(5W):理清似是而非的觀念,才能堅定信念
二、長期投資不是價值投資全部,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三、市場的兩種階段:可知階段和不可知階段
四、市場的兩類金錢:我們想從資本市場賺哪類金錢?
五、投資的兩種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六、兩類“高拋低吸”:背后不同的分析邏輯
①Why(為什么選擇價值投資)?哲人說,如果我們一輩子保持嬰兒般的好奇心,不斷地問“為什么”,要比不斷地問“是多少”的人會成功而且幸福許多。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早已在理論上證明了價值投資的可行性;巴菲特、芒格、紅杉基金的比爾·魯安尼等投資大師證明了在國際市場上價值投資十分有效;我們的團隊成員自從業以來“有幸”嘗試了多種投資方法——技術分析、程式交易,基本面分析等等,我們十數年的從業經歷證明,價值投資方法在中國同樣有效。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追隨價值投資,是明智的選擇。
②Where(中國可以價值投資嗎)?巴菲特近期一再表示,目前中國是全球投資經理的首選,我們十分堅定地相信這一點,盡管很多人還在懷疑。我們認為,全球的商業規則有其共適性和普遍性,在中國也可以像在其它國家那樣,可以進行一場偉大的價值投資實踐活動。
③When(現在可以開始價值投資嗎)?我們認為,價值投資越早開始越好,更何況,現是金融危機所提供的極好的歷史性機會。那些現在還不開始的人,相信幾年后一定會追悔莫及。
④What (什么樣的行業公司可以價值投資)?我們認為,中國的民族特色產業(例如中醫中藥、品牌白酒)、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有網絡優勢的商業和品牌消費品等等,非常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⑤Who (誰來執行價值投資)?社會分工——讓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是社會進步的標志。除非你想成為專業人員,否則請找專業人員幫忙。投資就像打乒乓球,易懂難精。我一直認為,巴菲特固然偉大,但四十年前他的早期投資者(包括他的鄰居)也非常聰明!
以上的5個問題是我過去一年里的部分思考,“假如我是對的,相信你是會接受的,因為你是聰明而智慧的”。(芒格)
讓我們不斷地提問別人或自己吧!因為世界上沒有傻瓜的問題,只有從來不問問題的人,才可能會變成傻瓜。理清了似是而非的觀念,才能讓信念更加堅定!
二、長期投資不是價值投資全部,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前幾年,我們有將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等同的傾向,對價值投資的理解是不全面、不系統的,但是,我們仍然堅信,長期投資是價值投資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理論上,假如一個人能夠悉數掌握市場的短期波動,持續地成功進行短期波段操作,那么,無需多久,他就會成為世界首富了。然而歷史經驗證明,人類對宏觀經濟、企業盈利和股票市場三者的短期波動都是難以預測的。
另一方面,對一家優秀的企業而言,其內在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時間是有價值的(正如母親必需用十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孕育出寶貴的生命一樣)。投資者以合理的價格購入一家優秀企業的股份,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企業的價格一定會隨著價值的增長而增長,這是長期投資的基本邏輯,也被無數歷史經驗所證實。由于短期內企業的利潤和股價都難以預測,而長期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長期投資是價值投資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當然,當市場極度恐慌或極度瘋狂時,企業或行業出現明顯的周期變動時,或者有突發事件發生時,企業價格可能會嚴重脫離合理的價值區域,這是市場給予我們增持或拋售的良機,我們也應該果斷行動。有時,基于估值判斷的“高拋低吸”,是長期價值投資必要的輔助策略。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三、市場的兩種階段:可知階段和不可知階段
關于股市的短期走向,芒格在股東大會上回答時說:“98%以上的時間,我們是不可知論者”,言外之意,只有在2%的極端情況下投資者才能對股市走勢作出預言,其他大部分時間水晶球都是模糊不清的,巴菲特也補充道:“市場十分高時和十分低時,我是知道的,其他大部分時間我也不怎么知道市場會如何演變”( When things get very cheap, I know it. When they get very high, I know it. And in between, I really don't know much about what's going to happen.)。我們認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短期股市的走向是處于不可知階段,是難以預測的,也不重要。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是智慧的開始”。我和我同事都曾追逐市場波動十余年,從商品期貨、外匯到股票等等,無不涉足,最后,我們終于認識到自己無法預測短期市場波動,從而放棄了“短炒”念頭,開始“死心塌地”地追求價值投資。
一個發人深省的現象是,連投資大師們都表示,除非市場處于極度瘋狂和極度恐慌階段,其它時間無法知道市場的走向,而大部分投資者卻并不知道他們正在“熱衷地”從事著——連大師們都認為不擅長的投資(或投機)工作。
四、市場的兩類金錢:我們想從資本市場賺哪類金錢?
巴菲特兩位導師之一的費雪爾說:“資本市場有兩類錢可賺,一類是市場波動的差價,另一類是企業盈利帶來價值的增長。”
企業有三種價格:賬面價值(book value),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和市場價格(market price),內在價值通常與賬面價值成正比,而市場價格總是圍繞著內在價值上下波動,下圖可以清晰地表明了價格和價值的的關系。
圖:資本市場的兩類賺錢方法
具體來看,投資者從股市賺到的錢可以分兩類:一,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賺取從價值低估到價值回歸的錢(從a到b)和從內在價值到價值高估的錢(從c到d);二,長期持有,賺取內在價值增長的錢。
格雷厄姆有句名言:“對待價格波動的正確態度和精神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資的試金石。”我們認為,多數投資者都在忙于賺取前一類錢,因為理論上能長期做好高拋低吸,賺錢又快又多,(懂得初等數學,參考兩條曲線的斜率就明白了);但我們知道,持續做到“高拋低吸”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所以我們主要精力專注在尋找高增長的企業方面,以合理的價格進行長期投資,希望獲得企業利潤增長帶來的價值增長。我們更喜歡芒格的“無所事事式”的投資——“當你因為某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買入它,那么當它的價格接近你所認為的內在價值時,你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這太難了。但如果你購買一些偉大的公司,你就可以坐享其成,那真太棒了。我們準備將大量資金投向我們無須作其它決策的地方”。投資有時越主動,結果可能越被動!
五、投資的兩種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投資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多年的實踐使我們更加深信巴菲特的早期名言:“真正的大錢是靠定性分析賺得的,而定量分析是可以賺得一些確定無疑有把握的錢”。誰能精確地計算出30年后的中國經濟將達到什么量級呢?而即使是我們所投資的企業,我們也難以準確地計算出其20年后的盈利數據,這正如20年前我們也無法精確地計算出該企業今天的盈利一樣。但沒有精確的數據,不等于就不能投資,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我們作出明智的決策。關于定性與定量的辯證關系,愛因斯坦的警句闡釋得再清晰不過:“并非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計算清楚,也并非所有能計算清楚的東西都重要”。
六、兩類“高拋低吸”:背后不同的分析邏輯
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者基本可以分為兩類:趨勢交易者和價值投資者,表象上,二者都在做“高拋低吸”,其實,他們背后的分析邏輯是截然不同的。以拋出股票的交易行為為例,預期市場會下跌,拋出手中股票,這是趨勢交易者的分析邏輯;而基于公司基本面,通過估值計算,認為企業目前的市場價格高估而失去了投資價值,從而拋出手中股票,這是價值投資者背后的分析邏輯。因為市場狂熱與企業價值高估經常會同步,因此有時可能出現趨勢交易者和價值投資者同時拋出股票的現象,但貌似一樣的舉動,背后的邏輯迥然不同。
以上,我們對價值投資的五個問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關系、市場的兩種階段、資本市場的兩類金錢、投資的兩種分析方法、和兩類“高拋低吸”進行了簡單分析,介紹了我們對價值投資的一些新體會。希望我們這些率先“拋”出的“磚”,可以“引”來出投資者更多的“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