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家姓之孫姓
孫姓簡介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3位;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12位,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
孫姓來源
1、源于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
3、源于媯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媯滿于陳國。
4、源于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于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并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于冒姓,屬于因故改姓為氏。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
孫氏家訓
明宗法;立宗長;修宗譜;
重喪祭;謹墳墓;供子道;
勵臣職;篤友愛;宜家室;
端蒙養;來教訓;序尊卑;
敬師長;擇交友;定生理;
重婚姻;別內外;明善惡;
禁爭訟;睦宗族;和鄉鄰;
恤孤寒;嚴舉行。
孫姓圖騰
你姓孫嗎?
為了姓孫的人
傳下去吧!
你身邊有木有姓孫的人?
家人?
親戚?
戀人?
朋友?
同學?
知己?
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