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Araceae)花燭屬(Anthurium Schott)約550種,原產(chǎn)熱帶美洲(主產(chǎn)南美),中國無分布,引進(jìn)種植,本期收錄1引進(jìn)種。
注:花燭數(shù)據(jù)少,本期數(shù)據(jù)加入了筆者的個(gè)人描述,僅參考,有詳細(xì)數(shù)據(jù)的朋友可提供給我們,非常感謝。
另:目前栽培的花燭多為哥倫比亞花燭(栽培品種),原生種難以考究,不必深究。
一 . 花燭(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 ex André)
花燭(紅掌、火鶴花、安祖花)是天南星科花燭屬下的一種,原產(chǎn)哥倫比亞、厄瓜多爾,中國無分布,引進(jìn)種植,大量盆栽。
花燭屬于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高30-50cm,莖短,近無莖,須根肉質(zhì),具氣生根,常見附生于樹木。
葉從根頸抽生,一個(gè)莖節(jié)上常有多片葉,葉柄圓柱形,綠色;葉革質(zhì),上面具高亮光澤,下面稍粗糙,長橢圓心臟形,長20-30cm,不同栽培品種葉片大小有差異,全緣,邊緣先端銳尖,主脈清晰,基部兩條主脈之間呈小于90°的銳角。
花葶自葉腋抽生,直立,常一葉一花,花葶一般高出葉柄1至2倍(不同品種有差異),佛焰苞片心形或橢圓形,表面波狀,平展或略反卷,常見品種的佛焰苞為紅色,肉穗花序圓柱形,長6-8cm,常見種的花序?yàn)辄S色至乳白色(花具體性狀不詳)。
果實(shí)形狀不詳。
全年可開花,不同地區(qū)有差異(熱帶植物在溫帶的共性)。
另:花燭看起來像花的部分是佛焰苞和花序的組合,真正的花很小,密生于肉穗花序上,肉眼難以看清。
▲氣生根
▲氣生根
花燭有大量栽培品種,早期主要培育地是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共和國),目前歐美培育較多,常見變異有佛焰苞顏色變異,花序形態(tài)變異以及葉片顏色變異。由于經(jīng)過多代雜交,栽培品種的學(xué)名不再使用種名,使用“屬名”+“品種名”,如Anthurium 'Pink Frost'。
紅花燭(筆者譯)
Tropic Fire
佛焰苞大紅色,花序淺黃色至乳白色,是最常見的品種之一。
該品種只是紅色品種中的一種,還有其他紅色品種。
粉花燭(筆者譯)
Marian Seefurth
佛焰苞粉紅色,花序黃色至乳白色。
該品種只是粉色品種中的一種,還有其他粉色品種。
白花燭
White Forest
佛焰苞純白色,花序黃色至乳白色。
注:白花燭不是白掌,俗稱的白掌是“白鶴芋”,以后會(huì)有介紹。
該品種只是白色品種中的一種,還有其他白色品種。
橙花燭
Orange Hot
佛焰苞橙色,花序綠色至乳白色。
阿瑪利亞公主
Princess Amalia
佛焰苞白色,先端粉紅色,有明顯的粉紅色脈,花序粉紅色。
潘多拉
Pandola
佛焰苞桃心形,基部綠色,其余部分粉紅色,花序也具有多種顏色。
除上述品種外,還有許多未收集到名字的品種,主要是佛焰苞的形態(tài)和顏色變異,如下。
二 . 相關(guān)運(yùn)用
花燭在南方園林景觀中較為常見,由于是熱帶植物,中國適合露天種植的城市很少,大部分均為溫室種植或盆栽,其花期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非花期也可作為觀葉植物,終年常綠,是很受歡迎的一種盆栽植物。
其喜半蔭,需避免強(qiáng)光照射,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氣溫在20-25℃,低溫低于14℃生長緩慢,植株矮小,有較強(qiáng)的耐高溫能力,喜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不耐旱,適宜PH5.5-6。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