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一切正常,為什么還是被檢查出冠心?。?/div>
心電圖正常,照樣有患心臟病的可能,甚至是心肌梗死的可能。心電圖對心臟病的診斷僅為參考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心電圖對即時的心律失常診斷確診意義更大。
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就是心電圖。心電圖主要反映的是心臟生物電的活動情況,所以對心律失常的診斷有意義最大。同時通過心電波形振幅的變化提示心腔的大小、有無缺血壞死、有無電解質紊亂等,但是這些變化僅供參考,絕對不是確診或者排除。
特別是對于冠心病患者,心電圖正常絕對不能排除冠心病。冠心病患者更應關注的是心電圖的動態變化,而不是單純一份心電圖是否有缺血表現。即使患了嚴重的冠心病,在不發作心絞痛時可能是完全正常的心電圖;即使是正在發作的心肌痛,甚至心肌梗死,也可能表現的是“正常”的心電圖。有研究顯示,冠心病者非發病期間表現為心電圖正常者占50%,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發現率也僅為80%-90%,甚至心肌梗死也可能表現的是“正常”的心電圖。
冠心病患者在安靜狀態下可能不發作,這時心臟冠脈的供血可以滿足心臟的需氧和能量,此時做心電圖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的。而對于正在發作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患者,臨床上也確實有部分患者的心電圖表現為“正常”的現象,所以冠心病的診斷不是單純依據心電圖,而是根據臨床癥狀+心電圖+輔助檢查(心肌酶及冠脈造影)。
另一方面,即使心電圖提示為心肌供血不足,也不一定代表有冠心病,在健康人中也有10%-30%的可能性出現ST-T改變。
總之心電圖除了對即時的心律失常診斷有確診意義,其他對心臟病的診斷僅供參考,臨床醫生需要根據臨床癥狀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綜合評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